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史话简编25

二五  韦编三绝孔子勤学  周游列国圣人碰壁

有个典故叫“韦编三绝”,说的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苦学不辍、勤于读书的故事。

孔子是鲁国人,生活在春秋末期。他姓孔名丘,字仲尼(古人除了名字以外还有一个与名字相关的“字”或“号”;谦称自己常用名,尊称他人常用字或号)。“孔子”是人们对他的尊称。他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备考:《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纥读hé),年轻的时候尽管生活很艰苦,但他却非常喜欢礼仪活动,十分注重各种礼节和仪式。长大成人后,他在鲁国做过小吏,虽然办事认真,得到提拔,但他还是离开鲁国出去闯荡,结果在齐国遭排斥,在宋国和卫国被驱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受困厄,一事无成才回到鲁国。后来,鲁国派他到周京洛邑去学习周礼,学成归来他就开始创办私学,给学生讲授礼仪程式,并且组成了一个职业班子,专门为达官贵族们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那些卿相大夫们不论谁家有了婚丧大事,都要请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按礼节仪式来办理,从而显得更加豪华和庄重。由于他们特别对丧事办得很讲究,人们就把他们称为“儒”,“儒”就是人人都需要的意思,作为人谁能不死呢?谁死了不需要人们为他办丧事呢?孔子从此成了一个很有名的礼仪学问家,后来人们就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那时候,天下已经纷乱很久了。诸侯们你争我夺,攻伐不息。就是在一国之内,也常常发生那些杀父弑君、争权夺位的事情。孔子认为,所有这些,都是因为违背了周礼的结果,弄得国君不像做国君的,臣子不像做臣子的,父亲不像做父亲的,儿子不像做儿子的。因此,他极力主张恢复周礼,以图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思想,遏制人们的欲望,规范人们的言行,从而达到国家的治理和社会的安定。

他首先在鲁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因为鲁国当时由上卿(卿为诸侯国国君之下的最高官阶,又分为上中下三级)季氏的家臣阳虎(又称阳货)把持国政,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才不管什么礼不礼的,所以孔子在鲁国很不得志。他只能待在家里,专心研究和整理《诗》、《书》、《礼》、《乐》这些古代典籍,并且用它们讲学授徒。虽然有强烈的参政愿望,但命运的大门多年没有为他打开。

一直到50岁时,孔子才被执掌了鲁国国政的鲁定公任命为中都(今山东汶上)的宰官(即长官)。干了仅一年,便很有成绩,四方的官员都学着他的样子去做。因此他被提拔为鲁国司空(主掌工程建设的最高官员)。不久又升为大司寇(主掌政法刑狱的最高官员)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56岁的孔子正式代理鲁国宰相职务(备考:《史记·孔子世家》上说,鲁定公十年,齐鲁两国国君约会时,“孔子摄相事”,其实是陪同国君赴约且兼办会晤典礼事宜。四年后,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这才是正式代理鲁国宰相职务)。一掌权,他就杀了鲁国大夫少正卯(少正是官名,卯是人名),罪名是“扰乱鲁国政事”。这时,商人不敢哄抬物价,男人和女人都分开了走路,人们普遍遵守各种礼节和法度。

相邻的齐国看到这种情形,就担心起来。他们说:“这样下去,鲁国就会强盛起来,我们最靠近他们,到时候他们就会欺负我们。”于是就想办法进行破坏。他们挑选了许多能说会唱能歌善舞的美女和一些名马,把他们送给鲁国国君,鲁国的国君和上卿们便从此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成天寻欢作乐,不务政事。孔子因此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继续推销他的政治主张。

因为周王室太衰弱了,国家没有统一的法度和政令,诸侯们各行其是,争相称霸天下,所以谁也不肯听从孔子的主张。在外游荡了14年,碰了许多钉子,吃了不少苦头,最后还是回到鲁国,继续讲学。他的心里,还是希望最终有一天天下都能实行他所主张的仁政。

孔子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教育方面。据说他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有72人最为能干,最有出息。他说:“不要以向不如你的人虚心请教为耻辱”,因为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也许你的短处,正是人家的长处。他又说:“学习不能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别人不能有厌倦的时候。”他还说:“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啊!”所有这些,都是被后人奉为经典的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至理名言。孔子还十分注重因材施教。一次,他的学生子路问他:“一个人如果听到了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实行呢?”孔子说:“先问问长者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实行。”不久,他的另一个学生冉有向他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应该马上去做。”两次提问时都在场的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公西华听了老师的回答感到很困惑,问孔子说:“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不一样啊?”孔子就说:“问题要看谁问,要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回答。子路这个人谨慎不足,冒失有余,我就教他遇事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冉有恰恰相反,我就鼓励他行事果断。”公西华听了很是佩服。

除教学外,孔子还编定了《书》(后世称为《尚书》)、《礼》(后世称为《仪礼》)等古代文献,使它们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他还删定《诗》为305篇(后世称为《诗经》),并根据鲁国保存的史料编成了《春秋》一书。这时,他的思想和学术,都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

成绩来源于勤学。孔子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是与他苦学不辍、勤于读书分不开的。据说,他读书时经常翻来覆去地看,把串简的皮绳都磨断了。“韦”就是熟好的动物皮革,把它们切割成丝,用来串联竹简或木简,就叫“韦编”。那时还没有发明出纸,所谓的“书籍”,就是用皮绳串联起写上或刻上字的竹简或木简。阅读的时候把它们展开,读完之后再把它们卷起来绑扎成捆。可想而知,比起现在来,那时人们读书多么不方便!

孔子活了73岁,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鲁哀公是鲁定公的儿子)。他活着的时候并不怎么得意,但他死后,却备受人们尊崇。这缘于他的学生根据他的言行,整理编成了《论语》一书,被读书人当作“经”长久地诵读。《论语》由此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孔子由此被称为“圣人”。贯穿在《论语》中的孔子学说和孔子思想,其核心是宣扬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和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因而成为历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也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被后世统治者逐步加封为独一无二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虽然如此,孔子仍不失为我国古代很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当然,我们应该对孔子思想和孔子学说进行扬弃,摈弃其封建糟粕,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精华,创建更加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

后人有七绝一首云:

         本是高才失意人, 无从救世验雄心。

         只缘权贵崇遗教, 遂使声名重古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孟懿子问孝(2—5)
素说论语:八佾篇(10、11)
一张图看懂“礼仪之国”鲁国795年君主传承
山东曲阜尼山胜境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劝君千万莫越轨(一)(3—1—1,讲于2021年5月6日)
论语孔子小传(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