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毋自欺
   孩子小时候父母没有在身边,被叔叔带大,无论脾气还是性子,都有些不正,比如,父亲在信里面常教给他的圣贤经典,一开始有那么几个刹那,他是真心觉得自己了悟了,然而,一但被身边不良环境熏染后,他又把知和行分开,觉得知就好,知了也可以不必行,知了总比不知好。遇到不良的事情发生时,他很容易入相,被假象迷惑,以至于机心重重,争斗不断;遇到不良之人对他不义时,他不能“分定”,无法“仁义礼智根于心”,他亦还之以不义,以恶制恶成了他的日常。

  “人家不仁,你就不义?你难道没有个自己吗?天刮风下雨,你难道也要跟着大发雷霆?你难道没有一个自己的心之主吗?没有自己的独立持守吗?没有自己的圣明信仰吗?”父亲这样教诲孩子时,孩子仍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长叹一声,父亲默然不再言语。

     若干年过去,孩子自己做了父亲,有了自己的孩子。导到这时他蓦然发现当年自己身上的毛病孩子竟全然传承下去了。孩子在学校考试中把孝悌道理说得分分明明,文章写得漂亮至极,然而在生活中他一不和睦兄弟姐妹,二对父母有爱而无敬,做的全是给人看的表面功夫。父亲恨不过,终于在他成人礼那天,忍不住直接跟他道:“孩子,你这样对我倒是小事,只是,你不彻底改造自己的话,以后你的后人都会遗传这个不良基因,代代相欺,没有止境,永无出头之日。

  《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王阳明先生启示弟子的语录,你该好好再读一读了,不然的话,小时候教你的《大学》全白教了,比如'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你果真如言行之了吗?——
  
    徐爱说:'现在,世人都明知对父母应该孝顺,对兄长应该尊敬,但往往不能孝,不能敬,可见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

  先生说:'这是被私欲迷惑了,再不是知与行的原意了。没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没有真正明白。圣贤教与知和行,正是要恢复原本的知与行,并非随便地告诉怎样去知与行便了事。所以,《大学》用“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启示人们,什么是真正的知与行。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一个人如果鼻塞,就是发现恶臭在跟前,鼻子没有闻到,根本不会特别讨厌了。亦因他未曾知臭。又如,我们讲某人知孝晓悌,绝对是他已经做到了孝悌,才能称他知孝晓悌。不是他只知说些孝悌之类的话,就可以称他为知孝晓悌了。再如知痛,绝对是他自己痛了,才知痛。知寒,绝对是自己觉得寒冷。知饥,绝对是自己肚子饥饿了。知与行怎能分开?这就是知与行的原意,不曾被人的私欲迷惑。圣贤教人,一定是这样才可以称作知。不然,只是未曾知晓。这是多么紧切实际的工夫啊!今天,世人非要把知行说成是两回事,是何居心?我要把知行说成是一回事,是何居心?倘若不懂得我立言的主旨,只顾说一回事两回事,又管什么用呢?’

    好好反思一下吧,人要想活得无愧于生命本身,终究只有自个儿觉醒自个儿,自个儿完善自个儿,自个儿成全自己个儿,自个儿升华自个儿,除此以外,真的没有他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圣贤 孝心 淑女 立身 本末 一体
尊师重道,言传身教
教子必读:让孩子一生遇贵人(2)
明德讲堂第十讲之十二:孝悌越深厚的人越厚道
我读《论语》(2)
孝道[233]- 王阳明的“孝悌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