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幸亏有他,大清国避免了一场比甲午战争后果更严重的失败

今天脑洞老师跟大家聊聊李鸿章跟左宗棠。

这一对是清末重臣,他们对大清国的局势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两位还有一个重大的分歧。就是大清国的防卫重点应该在哪里。

李鸿章是海派,官方说法叫海防,就是现在西方列强都是从海上打过来,我们要国防安全,就应该造舰船,御敌人于海上。

这个说法有道理啊,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到后面的抗日战争,敌人都是从海上来的。

但是,左宗棠说,不行,西北这块也不能不管,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到西北这一块,这个说法叫塞防。传统的边关要塞防守法。这个提法也有现实的意义。就是沙俄正在积极东扩,先在东北那块搞事,后面又在新疆搞事。他们都是从西北来的。

左宗棠认为,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时候,都是强力控制西北的时候,控制了西北,我们就有战略安全。敌人从海上来,我们还可以把他赶回海里去,但敌人要是从后面杀过来,居高临下,我们就要跳海啦,这个也有道理,元朝灭宋就这样的啊,南宋皇帝就是跳海了嘛。

那么,他们谁争赢了呢?可以说,分别赢了上下半场。一开始左宗棠赢了,左宗棠争取了军费,带着湘军子弟远征新疆,把当时侵入到新疆的沙俄佬打了出去。这个功劳是很大的。

下半场是李鸿章赢了,争取到了军费,买了大船,当时大清国的海军也是亚洲一流啦,至少从吨位上比日本要强。但是,装备是一回事,交战是一回事,甲午战争一打,大清国输了。李鸿章的海防政策失败。

有的人认为,要是把左宗棠平新疆的军费全部给李鸿章就好了,李鸿章可以多造十多条大船,说不定甲午就赢了。

这个就是数字历史了。要是新疆丢了,都用不着甲午了,沙俄趁机东进,日本再一夹击,各取一块,大清国就被左右撕裂了。新疆保住 ,沙俄才到东方跟日本抢我们的东北。也因为这两位开撕,我们夹缝里收生存,才勉强保住了东北。可以说,因为左宗棠的存在,中国避免了一场比甲午之败更严重的失利。

好了,这是左宗棠的北边论,其核心就是:中国的山川形胜,皆起自西北。弃西部即弃中国。

他这是从国防安全的角度去考虑,其实到后来,同样有人认为西北也是中国的战略要地,这位大神就是孙中山。

孙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视其规模远近而已.'

什么意思呢,就是定都哪里,得看你有什么想法,如果只是想保住大本营,我们就在武昌立都,这是中国之中。如果要让周围这些国家臣服,那就定都西安,而如果想成为世界第一国,谋大州则必须是伊犁。

孙中山先生是什么时候说这个话呢?

大概是1905年,孙中山到日本避难。

在日本,孙中山先生跟章太炎谈讨中国的形胜,比如将来革命成功了,应该在哪定都,有点大雁没打下来,先讨论是煮是烤的意思。

孙中山就说了上面那句话,此外,孙中山还说,中国也可以一京四都,京城是武昌,四都是南京、广州,北京跟重庆。

但这里面,孙中山尤其提到,南京可以当陪都,但一定不能当首都,是谓金陵犹不可以宅。为什么呢?因为南京离上海这些地方近,容易受到外国人影响。而且太富了,人住在这里没有进取精神的,像太平天国,到了南京,洪秀全住到天王府里,十多年只出过一次门,去东王府看生病的杨秀清。

可是,孙中山后面自己主张把总统府定到了南京,这是为了牵制袁世凯,想用大总统的名义把他请到南京来。袁世凯没上当,在老巢北京不动。

说回伊犁,为什么孙中山先生这么看重伊犁呢?

这也是有世界观的,伊犁这个地方是亚洲核心,南下可以抵达印度洋,西去可以到欧洲。东面又俯视广大的中原。说定都这里,可以争大洲,确实不是一时的妄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左宗棠和曾国藩、李鸿章为何闹翻了:晚晴两条路线的斗争
大清顶级名臣
1872年,新疆危险!李鸿章认为新疆未被开化,被侵占不要紧,提议
大清硬汉左宗棠
清朝末年,左宗棠与李鸿章的一场大争辩后,清廷乃决定收复新疆
1875年,李鸿章说:新疆那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左宗棠大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