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构针灸触诊连载(一)

面对来诊患者,如何快速判断病位?笔者根据多年学习成果,总结如下:

 结构针灸之判断病位:

1.望姿势

2.看动作

自此,大致判断出致病的部位

3.触诊定层次

4.结合问病史和影像推理解释症状

5.治疗验证

 

结构针灸触诊连载(一)

 

结构针灸,按结构分析决定治疗部位,用触诊确定治疗层次。所以触诊是关键。

 

以大腿前侧为例

1、皮肤:捻皮法,比较松紧度和滑动度。

2、皮下:推皮法,皮下可以感知厚薄不一。最佳比较部位:大腿前面(皮下组织厚)和小腿前面(皮下组织薄)

3、深筋膜:透过皮下感觉到的第一层阻力

4、肌外膜:先让其下的肌肉收缩,手指可以轻易可以感觉到这层筋膜的存在。

5、骨膜:推到骨面,可以感觉到局部紧贴骨的筋膜,有的地方比较增厚。

6、骨:要知道骨其实也是结缔组织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运动解剖】参与人体运动的结构--筋膜触诊
一文读懂寒湿性筋膜炎
一个统一的针灸理论是什么?(中)
整体诊疗思路
林两传伤科阐微
按摩触诊诊断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