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

【转载】叶老圣陶论语文教学(选录)  

2012-12-26 15:11:14|  分类: 学习在线 |  标签: |字号 订阅

语文科目的任务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语文教育书简》上  P11

语文能力

要了解学生看看他的实际的语文能力怎么样,他们说话是不是清楚明白,有条有理;能不能透彻理解跟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当的书籍报刊(不光是文科方面的,还有理科方面的);能不能写日常应用的文字,做到文从字顺,没有大毛病;会不会使用适合他们程度的工具书,自己解决读书和作文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等等。——中语研会成立书面发言 1979.12

语文学科的思想教育

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的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之效果,宜于此求之。舍本文而大讲一通,不克臻此也。——上  P11

扶,导,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上  P12

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至深。而学生时常听老师提问,受老师指点,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入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此如扶孩子走路,要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上  P12

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是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上  P13

语文教学之提高,与教师之水平关系至钜。教师辅导学生者为阅读与作文二事。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下

教学有原理,有方法。原理需体现于实践之中,方法须灵活运用,不陷于构泥,以故任课教师之不断提高,实为真正致效的主要途径。——一下

如何给学生启发,使他们自觉地动脑筋,我看是老师备课时候极其重要的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解决得好,老师才真起了主导的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教学 阅读教材

教课文本旨,亦非教师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能自观其他类似之文章。既曰引导,自须令学生有所事事。使彼练习,向彼提问,皆其事也。若此之练习与提问,当不致流于形式。——上  P14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

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明晓。课外更读选本,用意亦复如是。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篇之影响,不必有意模仿, 而思绪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上  P15

入选之文,必以“质文并美”为准。—一上  P16

语文教学之一个目的,使学生练成读书之本领。此种本领不能凭空练,故令阅读课本而练之。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目的,教学成功。——课本中有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文章与文学作品,皆须善读,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故凡篇中之内容,决不可随便放过,此其一。又不可脱离文篇,作不相干之发挥,致违循文求义,练成读书本领之旨,此其二。——而前此数年,一般教者有置课本于旁,另外发挥一通之习惯。今纠其弊,乃提出‘不要教成……’之说。——一上  P16

我以为教师教语文,无非是引导学生练习看书作文的本领,主要一步在透彻理解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须反复玩味课文,由字句章节而通观全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都宜求之于本文,不宜舍本之而他求。——中  P74

诵读得其当,于理解语文内容,于养成学语文的习惯,关系皆要重大。

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中  P75

教师之主导作用在就学生已有之能力水平而适当提高之,使能逐步自己领会课文之内容与语言之运用,最后达到不待教师之讲解而自能阅读。阅读教学循此为之,学生写作能力之提高亦非甚难事矣。——中  P76

马马虎虎地读是不值得鼓励的。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就是说,写作能力不容易提高。

改进教学,不识其具体内容何如。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本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 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中  P26

尝谓语文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之能力。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学生离校而后须阅读各类各体之文,故教材须兼收各类各体之文。学生诵习教材,赖教师之指导,而领会其质与文。领会教材质与文犹未已也,非最后之目的也。必于教学之际培养起自动性,终臻不待教师指导而自能领会之境,于是可以阅读书籍报刊而悉明其旨矣。此则阅读教学最后之目的也。——中  P77

我觉说明文极重要,说一种机械,说一种操作方法,说一种原理,皆学生必须学会者。此类文章首须准确,次须明白,而选材至不易。报刊所载,类多不耐仔细揣摩,准确明白,两皆有违。语文以外之其他课本大多为说明文,似可选少数章节入语文课本也。——中  P78

……这样指点文章的脉络,揭示作者的用心,旧时有所谓‘评点’一派,做得好的对于读者很有帮助。今时语文教师若能继承这个传统,运用在教学过程之中,要言不繁,启发几句,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略,自必使学生大有受益。……教学的时候,似可多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待他们真答不出,然后明白告之。

据往时接触及近时间接通知,语文教师以讲解为务者尚不乏其人,以为学生鲜能自览,必为之讲解始能明晓。鄙意则谓今言教育革命,此一点首宜打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教师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俾学生逐步增益其知能,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苟能若是,犹未足以言教育革命,然教育革命殆莫能外之。

读书亦为目的,宜熟读,虽不求其能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较之仅仅看一二遍好得多。——上  P13

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故讲读之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裨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果能不为死讲乱讲,而养成学生读书之良好习惯,不知不觉之中自能影响作文,固不必喋喋言作法,言技巧也。

所以阅读教学本身自有其重要性,并非作文教学之辅,而善于指导阅读,虽不喋喋言作文,实大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之培养。我有时应邀作讲,辄言及以上两点。听者似皆首肯,而是否遽付诸实践,尚不可知。行与知固未必常随也。

至于多诵文篇,固有裨于作文,然目的不仅在练习作文。

若谓阅读教学纯为作文教学服务,则偏而不全也。——上  P15

阅读得其方,写作能力亦即随而增长。——中  P28

我看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写作基于阅读,教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同上)

阅读课要讲得透。什么叫讲得透?无非是把词句讲清楚,全篇讲清楚,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发展的,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表达的,诸如此类。

必须好好教阅读课。譬如讲文章须有中心思想,学生听了,知道文章须有中心思想,但是他说:‘我的作文就是抓不住中心思想’。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理地表达中心思想,学生熟习了这些,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阅读是作文的基础》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要追问那些较难以捉摸的阅读程度。

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也就是多方面地养成写作习惯。习惯渐渐养成,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的毛病自然渐渐减少,以至于没有。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对语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作文教学

为学生改易文稿,令探索所以改易之故,此一举尤堪称美。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今责全探索,彼必将用心而自得之矣。——上  P16

布局谋篇,我想是一个意义就两方面说。譬如造房子,某室放在东南角,某室放在西南角,此是布局,而现有多大地皮,意想中要造成如何用途,如何样式之房子,我希望教师练习写文章,并不是来指练习写文艺作文而已。尤其重要的是写一般文章。一般文章是文艺作品的基础。一般文章是实际工作中随时需用的,谁都要能写好,所以尤其重要。教师要指导写作,不能空讲些作法,一定要有写作的切实经验,才能随机应变,给学生真正有益的帮助。——中  P74

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而学生作文系属练习,势不能不由教师命题。学生见题而知的,审题而立意,此其程度与实际作文违异。故命题必如学生所自发,彼本无所为,示之以题,彼即觉有所为,欲罢不能,非倾吐不可:如是乃可使练习与实际一致,见题作文,与自发作文无殊。而作文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之技能,非语文教师强加于学生之作业,学生亦可历久益明,习之益加勤奋。——中  P75

作文必有可写之材料,材料之来源为真经验,真知识,真感受,此类皆由‘自得’,不宜求之于辞典。既有材料,发而为文,用语务求明确,缀语必有伦次。此则平时锻炼思想方法之功,学习语言运用之效,而善听他人之谈话,善读他人之佳作,亦复有助。辞典(指“作文辞典”)唯列语句,无上文不文,莫由知其承贯,即或略资启发,究未免近乎枝节。我谓未能信其至切于用,盖在此耳。——中  P76

我意修改之要,在材料之取舍,观点之斟酌,组织之当否,逻辑之顺否。若此之类,较之一词一句之推敲尤有关于文章之优劣。——中  P77

写作知识短文不列在单元末尾,甚好。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于写作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际之想。

凡是套语笼统语坚决不说,只要随时留心,是容易办到的。至于语言形式,当然要用明确的干净的现代汉语。文字虽然写在纸上或者印在纸上,要顾到口头上念起来顺当,耳朵听起来清楚。(象这篇稿子,放在口头是没法念的,用耳朵来听是无论如何听不清楚的。)

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中  P78

通过写作关,大概须在思想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没有质料,如何能写?质料有了,还要求其好,不好的质料当然写不成好的文章。平时学习理论,学习多种学科,关心国内外形势,阅读书籍报刊,参加生产劳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丰富和提高思想认识的途径,从中有所得,就是文章的质料,练习写文章就可以利用这些质料。

写文章是运用语言来写的,因而语言方面也须下工夫。正确、明白、有条有理,首尾贯通,大概是起码的要求。经常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及笔下写的语言,经常观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是好的对的,哪是不好的不对的,都仔细辨别,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要紧的当然是多练,就是勤于动笔,每逢动笔决不马虎。……同时也是勤于动脑筋,……多练才会熟。      

文艺作品当然应该读,但是为要通过写作关,就不宜只读文艺作品,其他东西也应该读,因为所谓通过写作关,目的在能顺顺当当的写好一般文章,记事记得一清二楚,说理就说得明白晓畅。文艺创作是另外一回事,先要通过写作关。才谈得上文艺创作。在中学阶段,语文课教学生作文,并不希望学生从事创作。就是大学语文系,也是如此。文艺创作不是人人必须办到的,写作关却是人人必须通过的。读一些文艺作品就学习写作这方面说,也无非有助于写好一般文章而已。——上  P13

我想有可批才批,无可批即不批,不一定眉批、段批、总批一应俱全。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多指出优点……——P14

关于批改,无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必须使学生明晓教师之用意,且能用之此后之实践,乃为有效。尤须所批所改无不中的,悉得其当,学生所受乃为真正之实益。如何使学生真正明晓,此教学方法之事,未可忽视。如何使所批所改无不中的,此系于教师之业务水平,尤关重要。

……于全班改之外,兼采其他办法,既节教师之劳,不损学生之益,似亦未尝不可试行。此所谓其他办法,教师可以本其经验而为创造,轮流改、重点改之外或更有他途。如以某一学生之文为材料,书于黑板,师生共改,而教师于此际起主导作用。全班学生如真能人人用心,其受益必不鲜矣。

至如本本修改,而所批所改或当或不当,询之学生,学生又不尽明晓教师之用意,如此者即属劳而少功,我未能同意者也。——上  P14

习作一课,我谓宜认定标的,师生全力以赴之。标的为何?文理通顺而已。学生明乎此,认真练习,教者明乎此,认真指导,终必有成。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其文成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果臻文理通顺,习作课即为成功。至于思想之高深,意境之超妙,皆关系于学养,习作课所不克任也。——上  P15,叶集  P724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苟题意所含非学生所克胜,勉强成篇,此于其兴味及推理力催残殊甚。

文题取材应广博。不特学校中之所诵习所闻所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事事物物,与学生接触的而起其思想情感者,均可为文题之材料……不知此义,弊即随生。——叶集  P347

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唯在理真情切而意达。——P349

作文是我们生活里的一件事情。——P404

在写作上,“诚实”是“有什么写什么”,或者是“内容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这个解释虽浅显,对于写作者却有一种深切的要求,就是文字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  

文言文教学

“性词不可选”——上  p12

“教材仅是教学的凭借,学文言在领会文言之词义句式以及表达方法,教师指导有方,学生潜心修习,只从一书中选材能有长进,固不须五花八门也。”——上  p12

从前注重读,此致有道理、古文与口头语言殊异。读之至熟,实即学习古文之语言。必熟乃能写,亦如今时儿童熟习口语,乃能说连贯之一段话也。今时教古文,自亦宜熟读,虽不求其能写,而熟习其语言,乃能深味其意义,较之仅仅看一二遍好得多。在此意义上,现代文亦须熟读,即不能篇篇熟读,亦宜挑若干佳篇读之。——上  p13

文章深浅恐不能以时期分。我思读文言,最宜令学生明白同一个字,而意义有古今之别。次则须熟习常用之文言虚词,熟习常用之文言句式。……自己能读《资治通鉴》。若是为高中毕业之标的。——上  p17

古籍简要,如需采取,似宜作简要之释解,乃可使学生通期意而应乎用。

书法教学

练字要认清目的。目的在应用,叫人看起来方便,觉得顺眼,照我那篇短文所谓的就够了。用哪种笔都一样。目的在学习传统的书法,自然要看看碑帖,下功夫临摹。看碑帖无非要看出它间架行款的好处。临摹可以挑几种跟自己的字相近的碑帖,讲究执笔法,目的在做到运笔灵活。死死拿着笔,运笔不灵活,字就不容易写好。临摹只是初步,进一步要求有自己的独到处。真有独到处,就是书法家了。

至于每天写多少,什么时候写,我想并不一定。总之,一要不间断,二要每写必认真。

教师下水

……颇感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一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割分。去年尝写一短文曰《教师下水》付《文汇报》,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深知作文之甘苦,盖即添本钱之意。……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苟非然者,学生即或终臻善读善写,断非老师之功。——上P12

我谓教师宜勤于动笔,不专指与学生同作一题。出题之先,为学生设想,自属必要,每次与学生同作,似可不必。教师另作他文,第须认真为之,皆于指导学生有助益。 ——上P13

师院学生将来为师,教其学生学习语文,鄙意以为先宜做到自己“通”。通亦不必求之甚高。善读善写即可。而所谓善写,非为饰美,务切实用,工作所需,生活所遇,咸能畅达,斯为善矣。苟此想不谬,则语文教学法宜当着力于此。愧并无经验,言多空想,聊为书之,乞审其然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高中实效性读写结合模式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作文教学自能序列训练
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培养语感
如何提高中高年级学生作文水平
初中语文小课题开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