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楼梦》写的是曹雪芹的恨,也是脂砚斋的恨

在书前的“锲子”里,当空空道人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时,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那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石头在人世间所经历的一段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故事。

就在书中“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八个字的一侧,有一则甲戌本批语【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惭恨】。这则批语是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这段经历是作者一生的惭恨,是既惭愧、又悔恨的意思。由此可见,《红楼梦》一书所写的恨就是作者曹雪芹的恨,是既惭愧又悔恨。

说到这里,似乎已经回答了标题所问的问题——书中所写之恨是作者曹雪芹的恨。但是,书中至少还有两个地方也提到了“恨”字,而且还像不是作者的“恨”。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书前第五则凡例的末尾有一首诗——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有批语提示这是“第一首标题诗”,就是第一回的标题诗,是作者所作。这首诗里面有“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这么两句,意思是,别说书中那些妙龄女子们哭得伤心裂肺,那痴情的男主人公贾宝玉更是抱恨终生。那贾宝玉为什么会抱恨终身呢?其实答案就在前四句诗里。

作者说,我的这一生是虚幻不实的,却一直在苦苦地奔忙不停,到头来就像一场盛宴散了场,唯余狼藉一片。我经历过无数大喜大悲的事情,都像是在做一场大梦一样,真是荒唐可笑至极!

这就是书中的情痴贾宝玉所抱恨的内容,也就是作者所抱恨的内容,所以说贾宝玉的原型就是作者本人,贾宝玉的经历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艺术化写法。

在第二十一回的回前还有一段批语,里面有一首诗——

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

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

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

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

这首诗里面的“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这两句是说,贾宝玉的柔情无限,脂砚先生悔恨多多。为什么书中所说的“恨”到这儿又变成“脂砚先生”的恨呢?作者曹雪芹、书中的茜纱公子贾宝玉和此处的脂砚先生是什么关系呢?

通过研读书前的第五则凡例和锲子可以看出,书中所写的故事都是石头“幻形于世”的经历,也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又是以贾宝玉的形象出现的,这里又说是脂砚斋的经历,那么他们之间就可以用一个等式联系起来——

石头=作者=曹雪芹=脂砚斋=贾宝玉

正如“锲子”末尾的那首五言诗所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石头记》首先表达的是作者曹雪芹的恨,他最了解“其中味”,而作为批语作者的脂砚斋却“深知拟书底里”,也深懂其中味,那么脂砚先生岂不就是作者曹雪芹的一个分身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众说纷纭话红楼----有关红楼梦研究的各种文章(二)
红楼梦》的阅读与文本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
《红楼梦》中石头神话的问题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曹雪芹借石头讲述千秋万古之情事
[转载]一木解红楼:脂砚斋之迷(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