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规范管理反流性食管炎,7问7答不要错过!【医学】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常见病,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周至少发作1次GERD症状的患病率为13.3%1。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3,每周至少发作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7.0%。其中,反流性食管炎(RE)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破损,约占GERD的37%4。R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经过初始治疗后,为了进一步控制症状、防止复发、预防并发症,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维持治疗中,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来做一份简单的测试题吧!

1、R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急性期治疗后停药半年,食管炎与症状的复发率分别为_____?

a  50%和60%

b  70%和80%

c  80%和90%

正确答案:80%和90%5

答案解析:RE黏膜损伤、反流症状越严重,越容易复发。既往研究显示,基线GERD问卷得分较高(GERDQ≥8)者的复发率更高 6;食管炎LA-C/D患者的复发风险是LA-A/B者的1.937倍 7。然而,接受维持治疗的RE患者,其复发率低于未接受者 8。因此,维持治疗在RE的长期管理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国内外指南建议 9-12:RE患者初始治疗后应承接维持治疗。

2、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和质子泵抑制剂(PPI)用于 RE 初始治疗的疗程分别是多久?

a  4周;4周

b  4周;≥8周

c  均≥8周

正确答案: P-CAB 为4周,PPI ≥8周

答案解析:PPI或P-CAB是GERD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疗程却不同。2021 DDW会议上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13,对于所有级别的RE患者,P-CAB,伏诺拉生(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治疗4周与PPIs标准疗程8周的疗效相当。另外,日本一项Ⅲ期研究结果显示14,伏诺拉生治疗4周的黏膜愈合率与兰索拉唑治疗8周相当,分别为96.6%和95.5%。因此,对于RE患者,P-CAB的疗程为4周。

一项meta分析15,比较不同PPI治疗RE的效果,结果显示无论使用何种PPI,治疗8周的食管炎愈合率(77.5%~94.1%)高于治疗4周(47.5%~81.7%)。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PPI治疗8周,黏膜愈合情况仍不乐观。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组研究16,纳入581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LA A-D级RE患者,随机接受泮托拉唑40 mg(n=288)和艾司奥美拉唑40 mg(n=293)每日1次治疗,于第4,8和12周进行内镜检查。结果显示,两种药物治疗8周时的黏膜愈合率也仅为86%和83%(ITT人群)。

3、RE的治疗中,哪项更具有意义?

a  缓解症状

b  黏膜愈合

正确答案:黏膜愈合

答案解析:黏膜愈合、缓解症状,是国内外权威指南一致推荐的RE治疗目标 9-12。黏膜愈合是RE治疗的重要目标,是症状缓解的基石。黏膜损伤可能导致食管溃疡、狭窄和食管腺癌等并发症。数据显示,RE患者发生巴雷特食管(BE)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5倍,而BE患者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增加至30倍 17。此外,黏膜损伤加重易导致出血,患者住院和ICU的比例更高 18;存在黏膜损伤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合并症 19。因此,黏膜愈合在RE的治疗中意义重大。

4、“症状缓解”是否等同于“黏膜愈合”?

a  是

b  否

正确答案:否

答案解析:“症状缓解”不等于“黏膜愈合”,“症状缓解”是一种临床表现,“黏膜愈合”是内镜下表现。既往有问卷调查研究显示,超过70%的RE患者无反流症状20;另有研究显示,RE患者接受PPI治疗8周,75.8%患者症状缓解,其中仅有48%的患者在8周时黏膜愈合 21

这意味着,症状缓解≠黏膜愈合,因此,内镜下黏膜愈合应得到重视。

5、为了提高RE黏膜愈合率,降低复发风险,24 h 胃内pH4 HTR值要达到多少?

a  24 h 胃内pH4 HTR≥50%

b  24 h 胃内pH4 HTR≥60%

c  24 h 胃内pH4 HTR≥75%

正确答案:24 h 胃内pH4 HTR≥75%

答案解析:24 h 胃内pH4 HTR,是指pH>4持续时间所占的比例(%);pH<4被认为是胃食管酸反流的证据。以pH 4作为阈值有其合理性:首先,当pH>4时胃蛋白酶失活;其次,患者相应症状的出现多和pH值低于4相关 22。24 h 胃内pH4 HTR是RE黏膜愈合率良好的预测因素,24 h 胃内pH4 HTR≥75% 8周后,黏膜愈合率预计达100% 23

6、可引起RE症状缓解不佳的原因有哪些12?

a  不遵医嘱服药

b  抑酸不充分

c  未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d  食管高敏感

e  精神心理因素

正确答案:以上都是引起症状缓解不佳的原因。其中,“不遵医嘱服药”、“抑酸不充分”与药物治疗有关。

答案解析:PPIs是用于RE治疗最广泛的一类药物,但是PPIs的药学特性决定其在RE治疗中存在局限性。首先,半衰期短(0.5~2 h)、pKa低、酸环境不稳定、仅能抑制激活状态的H ,K -ATP 酶且结合过程不可逆 24,这些均与PPIs不能持久抑酸、夜间胃内pH<4持续时间长、夜间症状控制情况不理想有关。我国GRAND CHINA研究显示 25,在真实临床实践中,RE愈合率仅为40.4%,并且有超过半数患者使用高于标准剂量,1/3的患者使用频率为2次/日。

其次,PPIs需酸激活,应在餐前半小时服药 24,导致患者依从性差。食管阻抗-pH监测有助于分析PPIs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策略。

以上均预示PPI治疗下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7、对于初始治疗改善的RE患者,应该选择哪种维持治疗方式?

a  按需治疗

b  长期治疗

正确答案:长期治疗

答案解析:国内外指南推荐基于抑酸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策略。维持治疗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

有研究显示26,LA A-D级RE患者治疗6个月,长期治疗组中约81%的患者仍可以维持黏膜愈合状态,而按需治疗组仅为58%。2020年,JAMA发表综述建议 27,RE患者应长期使用抑酸药物治疗,因为停药往往会导致复发,一旦临床有效,剂量应为日最低耐受剂量。由此可见,对RE进行长期规范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小结

RE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维持治疗是预防其症状及食管炎复发的重要手段。目前常用的维持治疗方案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目前证据表明,每日1次的维持治疗,黏膜愈合比例更高。在RE维持治疗中,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的严重程度、药物疗效、患者依从性等方面,选择合理的维持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Eusebi LH, Ratnakumaran R, Yuan YH, et al. Gut, 2018, 67(3) :430-440.

2. 潘国宗, 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消化杂志, 1999,19(4):223-226.

3. 熊理守, 等. 广东省社区人群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4):239-242.

4. Labenz J,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04; 99: 1652-6.

5. 姜元喜, .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9; 29(5): 311-313.

6. Lei W Y, et al.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 2019, 12: 1756284819864549.

7. Fujimoto K, Hongo M.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 45(12): 1193-1200.

8. Pilotto A, et al. 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 2002, 9(4): 295-300.

9. Hunt R,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7; 51(6): 467-478.

10. Philip O, et al. Am J Gastroenterol. 2013; 108: 308-328.

11. Iwakiri K, et al. J Gastroenterol.2016; 51(8): 751-67.

12. 2020年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专家共识. 中华消化杂志. 2020;40(10):649-663.

13. DDW ePoster Library. Zhang X. 05/22/21; 319972; Sa169.

14. Ashida K,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6; 43(2) :240-51.

15. Gralnek IM, et al.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6; 4(12): 1452-1458.

16. Bardhan KD,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7;25(12):1461–1469.

17. Roark R, et al. Dis Mon. 2020; 66(1): 100849.

18. Nguyen AD, et al. J Clin Gastroenterol. 2019; 53(1): 9‐14.

19. Bilgi MM, et al. Dig Dis Sci. 2017; 62(4): 984-993.

20. Zou DW, et al. Scand J Gastroenterol. 2011; 46(2): 133-41.

21. Cheung TK, et al. Digestion. 2007; 75(2-3): 128-34.

22. 主编 樊晓明.《酸相关疾病》. 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 2011.

23. Jenkins H,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15; 41(7): 636-48.

24. 何金杰,.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19; 28(3): 219-222.

25. Xiaoyun Y, Lu D, Li X, et al. Poster. ISPOR 2021.

26. Sjostedt S, et al. 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5; 22(3): 183-191.

27. John Maret-Ouda, et al. JAMA. 2020; 324(24): 2536-2547.

获批时间:2021-07-28

过期时间:2023-07-28

审核编号: VV-MEDMAT-50173
声明: 本资讯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站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武田不承担相关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流性食管炎的全程管理
症状缓解≠黏膜愈合,反流性食管炎如何加快黏膜愈合?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又快又好?PPI 做不到的,它做到了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黏膜未愈合?优选这个治疗方案!
胃食管反流,有新药了!——伏诺拉生
优效持久抑酸: 缓解夜间反流症状不再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