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潮祖教授从气津论治便秘


陈潮祖:便秘一证,是大肠传导异常成为不通的病变。仅从表面来看,只需投以泻下之方,即可达到通便目的。但临证却又不然,每见庸医今日下之而通,明日又秘,实因不明其理使然。须知大肠传导全凭津气不虚、不滞才能保持正常。津气能够升降出入,有赖肺脾肝肾功能正常,才能升降不失其度,出入不停其机。水津亏损引起便秘,易为庸医理解,若因水津出入异常,不能反渗入肠,成为便秘,则不明其理,故唯施泻下而不计其他。

综合便秘机理,不外水津亏损、水津不布、三焦气郁、传导无力四种。

【水津亏损】

水津亏损,其理不外两端。

一是外邪相侵,气郁化热,热盛伤津,肠失津濡。

可用承气汤、苦寒泻下,润肠通便。

二是禀赋阳旺,阴津暗耗,肠乏津濡。

可用麻子仁丸、增液汤类增水行舟。

【水津不布】

是指水津不能反渗入肠,全身均无津虚证象唯独肠燥而呈便秘

导致水津不布机理,肺脾失其宣降者,有之;

肾阳失其气化者,有之;

肝气失其疏调者,亦有之。

故肺脾肝肾功能失调都能令入便秘,非独肠也。

若因肺脾之宣降失常而使水津不能下输大肠,当宣降其气而使津随气降,此即所谓肺与大肠为表里,肺气得开则腑气通调,胃气和降,则肠道通调之义。如一加减正气散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方中配伍杏仁宣肺,陈皮、厚朴畅中,即是此意。

若因肾阳不足而气化不及,水津不布而呈便秘,是水湿停滞三焦唯独不能反渗入肠使然,可用五苓散、真武汤类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使其水津化为水气伴随卫气反渗入肠, 则大便自调。

(补充医案)

某,女,50余岁,1982416日初诊。

自述大便困难,57日解便1次,服药无效有6年。询知曾服上清丸麻仁丸等药,常服之即通,次曰又秘,治疗数年,终未痊愈。现除四肢乏力外,别无所苦,观面色淡黄,舌淡苔白滑,切得六脉均缓。遂书方如下:

桂枝15g白术20g茯苓20g猪苓12g泽泻12g

上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

4月23日二诊:服上方1剂,大便1日解2次,连服6剂后,11行。

编者按:本案病人面色淡黄,四肢无力,舌淡苔白滑,脉缓,显系水津不布之征。便秘之成,系水湿内停,水津不能反渗入肠,虽有湿滞体表证象,肠道却见燥涩,与水肿而兼便秘同理。湿滞之因,当为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责之于脾,乃病者面色淡黄,四肢无力也。责之于肾,一则肾司二便;二则病者年逾50,肾气始衰;三则大便困难数年,是久病及肾。故方用辛温的桂枝直达下焦,温肾助阳,恢复肾的气化功能;白术健脾输津,恢复脾胃运化水湿功能。津停为湿,又宜淡渗利湿,通调水道,故用二苓、泽泻通调三焦,利已停水湿。五药相合,令其水津四布,内渗肠道,大便自然正常。

【三焦气郁】

三焦气郁也属水津不布范畴,常呈大便不爽或秘结两种证象,是因气滞其津所致。此证只需疏畅三焦气机,使津随气布则大便自调。仲景用小柴胡汤治疗舌上苔白而大便不通,即属此种机理,还可用可用柴胡疏散加细辛、当归、桂枝、半夏、木香、乌药、厚朴以疏畅气机,津气能从肠壁进入肠道,则大便可通。此外便秘或大便不爽兼见胁、腹、腰、骶胀痛,余(陈老)用调肝散去牛膝、酸枣仁加柴胡、白芍、枳壳、台乌药、厚朴、槟榔治疗,投之彻效,即属三焦气郁机理。

 (补充医案)

徐某,女,47岁。2003年11月4日,以便秘数年,前来(宋兴)就诊。

自述:数年来,大便或三五曰一行,或五七日一行,但便质不燥,条细而涩,排出不畅,口苦咽干不思饮,两眼胀涩。

问诊:因家事烦扰,平日多心情郁闷,每生气则食欲立减,且胁下胀闷走窜,常爱叹气;望诊:舌红,苔薄黄板滞,余无特殊表现;切诊:六脉细而弦。

诊断:便秘。

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行气。

方药:小柴胡汤化裁。

柴胡5g 川芎5g 黄芩3g 法半夏5g 大枣10g 红参10g 生姜10g 青皮5g 佛手10g 藿香15g 炙甘草5g 桔梗10g

上方服1剂,排便即畅,患者惊喜,遂连服10余剂,便秘少有复发。偶发,仍以原方服用,一服即愈。

宋老按:

[1] 苔板滞、脉弦细是本病重要辨证依据。

[2] 小柴胡汤升降相因,寒温同用,补泻兼施,最能升发三焦郁闭之气,启肝疏泄之机,助膜腠津液流行,故最能通气郁之便秘。

【传导无力】

此是因三焦元气亏损,无力促进大肠螭动所致。病变中心在脾肺两脏。脾虚则肠道气机推动无力,肺虚则肃降之机衰减。治此不仅不能妄用通下,而且要塞因塞用,以益气举陷法,助其推运之力,行其肃降之机。可用补中益气汤加益母草,使其卫气得补,胃肠蟠动动力有源,则大便自调。

(补充医案)

吴某,男,63岁。19931024日,以便秘4年,前来吾师(陈老)处就诊。

自述:4年多来,排便一直不畅,每次登厕,小腹肛门均感十分胀迫,但却解出不多,大便呈细条状,先硬后软,排出却异常费时粍力,解后仍有便意。曾自服上清丸、黄连素无效。亦曾投中医治疗,医以通下、润下之剂治之,疗效仍不显著。

问诊:青年时曾患空洞型肺结核,愈后一直心累短气,动则汗出;望诊:形瘦,面灰青,舌胖苔润;切诊:六脉皆软弱无力。

诊断:便秘。

辨证:脾肺气虚。

治法:益气举陷,佐宽肠行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枳壳。

升麻10g柴胡10g红参15g黄芪30g当归6g白术15g陈皮10g炙甘草5g枳壳15g

上方水煎服,两日1剂。服1剂,解便时腹胀肛坠感消失,排便不甚费力,心累气短亦大有好转。原方续进3剂,诸症悉愈,精神倍增。嘱以补中益气丸再服1个月以巩固疗效。

上述四种便秘机理,若再追本溯源,皆因津气虚、滞使然。

若肾不化气行水与三焦气滞两种机理并存,成为便秘。可以胃苓汤与四逆散同用,既可温阳化气,疏通气机,又可利用枳实、厚朴促进胃肠蠕动,达到通便目的。

如果水津不布,三焦气滞,传导无力,三种机理并存,而呈便秘,则可再加人参、干姜,成为理苓汤、胃苓汤、四逆散三方同用的配伍形式。明白一切便秘机理,均与少阳三焦津气虚滞有关,即可将其机理联系起来分析,灵活变通,应用自如。

编辑|袁韬

校对|任珂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潮祖:治便秘的经验,用之即效】
陈潮祖讲《十问歌》(五):问大便
呕吐、眩晕、心悸、口苦、口渴问诊要点
中医辩证论证:口渴
问渴
大小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