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5天内连续2名马拉松跑者猝死,正确赛道急救该如何做?


面对运动中突发心脏骤停者,我们该如何应对?


作者丨文烈心、急诊夜鹰

来源丨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据多个媒体报道,11月19日,重庆半程马拉松中,一33岁男性跑者在19公里处突然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最终抢救无效身亡。


11月5日,河南省新乡马拉松中,一选手在2公里处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猝死”成为跑圈2017年终话题。



马拉松猝死,怎么预防?




连续的噩耗,让不管是跑步爱好者、赛事组织者还是普通大众,在各地马拉松的热情高涨中都开始关注,如何预防马拉松猝死。


从医疗上,主要是三关。


1. 赛前体检但目前体检规范尚不统一。且据说参赛者出于省事或其他目的,造假者不少,赛事组织方限于人力投入等原因也存在把关不严。


2. 赛中,现场急救人员待命,配备足够的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在逐渐改善。11月11日湖北咸宁和11月12日江西南昌马拉松中,现场CPR心肺复苏加AED除颤,成功救回两位心脏骤停跑者。


3. 获救人员的评估,避识别隐匿的心脏疾病和避免再发心脏骤停。逝者死亡分析以积累资料,改进防治措施,这方面国内做的还远远不够。


运动员,要注意赛前训练准备,量力而行。



运动相关猝死研究,且看NEJM




运动中的猝死大部分为心源性


11月16日NEJM发表了一项关于竞技体育中的心源性猝死的研究。该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运动中猝死的发生率;第二,筛查体检虽被用以识别高危心跳骤停运动人员,但其有效性存疑


研究人员调查加拿大安大略省一具有约300万12-45岁人口的地区,其中运动人员约35万,回顾2009-2014年1850万人口*年的数据,测算所有人员总运动时长为210万年。期间该地区共发生3825例心跳骤停。


筛选后,发现74例为运动中或运动结束1小时内发生的心跳骤停案例。其中16例为竞技性运动中发生,7例获救,9例死亡,余58例为非竞技运动中发生,26例获救,32例死亡。


16例竞技运动中的猝死案例逐一分析。按运动项目,跑步、足球各4例,篮球、冰球、柔道各2例,棒球、橄榄球各1例。死亡9例中除1例外都行尸体解剖,获救者中3例行基因检测,其中1例发现一处意义未名突变。


猝死病因分析,其中3例为心肌缺血,3例为冠脉异常,6例为原发心律失常,2例为肥厚型心肌病,2例为心脏震荡(Commotio cordis),肥厚型心肌病2例都死亡,其中1例既往曾行心超、心电图检查,另1例心肌缺血和1例冠脉异常者曾行心超、心电图检查,以上3例前检查都为正常结果,余13例未曾行以上检查


统计得出,每10万年时长的竞技运动中,发生0.76例心脏骤停。其中猝死案例中,具有心脏结构异常者比例较低,筛查不一定能发现心脏异常。


根据中国田协的相关数据统计,在近三年时间里,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中已经有超过16人猝死。期盼国内类似该NEJM文章这样的严谨调查研究。


当然各方做好预防工作,主办方严格执行《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等级评定标准》等规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拉松赛道急救,AED移动救护流程

 



对于马拉松赛道急救,“急诊夜鹰”发文指出在早期阶段就地实施按压、除颤、用药,然后再考虑转移,从而抓住急救的黄金时间段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在此将“马拉松赛道急救AED移动救护流程”分享给大家。

 



1. 识别心脏骤停


当遭遇或者接到急救呼叫,到达患者身边时,首先要通过反应、呼吸(和脉搏)来确认倒地者是心脏骤停,判断方法要对、判断时间要够。不可贸然开始按压。


2.  使用AED


一旦确认心脏骤停,就马上使用AED,打开AED,黏贴电极片,让机器分析心律、按语音提示实施除颤 。若有其他人配合,可以在操作AED过程中保持胸外按压(仅在AED分析心律和按下电击按钮时暂停按压)。


3. 在AED分析心律同时,呼叫指挥中心。


此时位置定位可以汇报周边志愿者号码(每100米一个志愿者)。


4. 在AED电击前或者电击后,使用单纯胸外按压,省略人工呼吸步骤,此为延迟通气策略。


适用于这种赛道目击下的心源性心脏骤停,将主要力量放在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和除颤上。国内马拉松赛道上,大部分被救活的案例都是在这个阶段,胸外按压加AED除颤1-2次,就活了,甚至爬起来要接着跑。


5. 急救车医护到达(急救车每2公里一部,计划中会在5-6分钟内到达),继续就地心肺复苏,继续使用粘贴好的AED,就地建立静脉通道,并使用首剂量肾上腺素1mg 静脉推注。


此时,距离患者倒地时间过了5-10分钟,患者已经接受了2-4次AED电击除颤,大部分赛道心脏骤停将会当场心跳呼吸恢复。而那些在10分钟内仍没有恢复心跳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存活希望将明显减低。


6. 经过早期现场高效的急救,若患者心跳恢复,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若心跳没恢复,就需要转移到医院采取进一步的高级生命支持手段甚至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为保证转运途中的急救质量,建议在救护车内(不要开车)给予气管插管和安装自动胸外按压机,然后救护车开动,紧急送往医院。这样在转运途中,心肺复苏质量仍然良好。等到达医院之后,就是院内急救了,此处不再赘述。


再好的预案也需要强力高效的指挥体系,良好的团队共识、协作和执行力,反复实地演练,才能更好挽救赛道心脏骤停者的生命。

 

随着国内马拉松的蓬勃发展,赛道急救越来越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课题,今分享此急救预案设计,与诸位有志者共享,希望能避免类似遗憾发生。


特别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两个乌龙丨上周厦门马拉松,急救员被AED带沟里去了
马拉松跑者突发心脏骤停,幸亏现场有它帮忙捡回一命!
重庆马拉松33岁跑者猝死,抢救无效的原因可能是“第一时间送往医院”
17岁的游泳冠军为何猝死?解密运动猝死的原因和预防
如何让跑者「避免猝死」数10万跑者推荐阅读!
“救命神器”,普及要下大力气|急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