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中的处理协热利方剂有几个?
柯韵伯(柯琴)是天才,没有伤寒论他也能成才。关键在于他对药性和方剂的作用理解的非常深入。

你链接的这段言论,里面的论述摘抄增删的是有问题的。其实柯韵伯的原文写的非常清楚。跟你给的链接有几个关键的地方不一样。建议你看柯韵伯原版的《伤寒论注》。或者买一本学苑出版社的“伤寒来苏集”。

下面是柯韵伯的原文: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桂枝症上复冠太阳,见诸经皆有桂枝症,是桂枝不独为太阳设矣,葛根岂独为阳明药乎?桂枝症,脉本弱,误下后而反促者,阳气重故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所谓暴注下迫,皆属于热,与脉弱而协热下利不同(这句话是重点,静风注)。

此微热在表,而大热入里,固非桂枝、芍药所能和,浓朴、杏仁所宜加矣。故君葛根之轻清以解肌,佐连、芩之苦寒以清里,甘草之甘平以和中,喘自除而利自止,脉自舒而表自解,与补中逐邪之法迥别。

上条脉症(指桂枝人参汤的脉症,静风注)是阳虚,此条脉症是阳盛;上条表热里寒,此条表里俱热;上条表里俱虚,此条表里俱实(桂枝人参和葛根芩连汤之区别 ,静风注)。
同一协热利,同是表里不解,而寒热虚实攻补不同。补中亦能解表,亦能除痞,寒中亦能解表,亦能止利,神化极矣。
-------------------------------------------------------

桂枝人参汤和葛根芩连汤的辩证要点在于:前者是真寒假热,后者是确确实实的里热。

从实际症状上分析,因为桂枝人参汤症胃寒,故病人下利的大便颜色应该是黑色,褐色,可能还会有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或者饭后不久就会大便。

葛根芩连汤是肠胃俱是实热,故下利的大便应该是黄糜状的。而且这个肠胃俱热,也不应该算作协热下利。因为这个症状表症其实是很轻微的,对病情根本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这是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

曹颖甫的意思是,葛根芩连汤原文这个地方历来的注家都断句断错了,原文真正的断句应该是这样的: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也就是说:“医反下之”后面断做冒号,“表未解”这个地方应断做分号!

“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这是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下,应该用上面的葛根汤。

而 “桂枝证,医反下之,喘而汗出者”是和“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症状。这种症状用葛根芩连汤。这种症状表症不大,因为已经“汗出”了。

我觉得这个注解比较精当。根据这个注解出来的葛根芩连汤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桂枝证,医反下之,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另外,这个症状也算太阳阳明合病了,根据上面的第一句,故也有下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根芩连汤
只讲重点难点!《伤寒论》34条葛根黄芩黄...
《伤寒论》中“热利三方”的辨别运用
方剂之清热剂之清脏腑热之葛根黄芩黄连汤
举一方,当以三方反——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条文T034
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之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