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65)
userphoto

2023.04.11 河南

关注

阳明病总结串讲(上)

一、阳明病的实质

六经来自于八纲。六经的本质是三个病位、两个病性构成的六个诊断。表有阴阳、里有阴阳,半表半里同样有阴阳。这六个诊断,在八纲看来,分别是表阳证、表阴证,里阳证、里阴证,半表半里阳证、半表半里阴证。在六经看来,张仲景称之为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

六经八纲对应关系表,是胡希恕经方医学核心的不能再核心的表格,通过这个表,阳明病的本质就是病位在里、病性属阳。阳明病即病位在里的阳证。阳证多实多热,故阳明病也是里实证、里热证,即里阳实热证。里阳证,在六经辨证体系下,仲景称之为阳明病。

二、阳明病的诊断

六经的诊断有两个方法:

1、患者症状典型时,依据提纲条文来诊断。如患者具备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则判定为太阳病;如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的时候,判断为少阳病;胃家实属于阳明病。

2、患者症状不典型时,不能依赖提纲条文来诊断,则依据八纲辨证。因为六经来自于八纲,把八纲辨别清楚了,六经诊断也就能够确定了。

再强调一下阳明病提纲条文,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要注意,胃家不是胃,而是胃肠消化系统和消化功能。实,一方面指的是胃家有实邪,如大便难。一方面说明胃气实。

胃家实,邪实、正气也实,更多指的是胃家(胃气)实,即正气实。如林黛玉属阴证,也有可能存在便秘,胃肠有实邪,但因林黛玉本身阳虚、胃气虚,机体功能沉衰不足,属太阴病的大便难,不是阳明病。胃家实,邪实正亦实,正邪交争剧烈,胃肠功能兴奋、亢进,机体功能亢奋,属于里阳证。

阳明病也可以认为是胃肠道的功能亢进,所以提纲条文称之为“胃家实”。反之,也可以说里阴证太阴病的本质是“胃家虚”。胃家的虚实,更多指的是胃肠道功能的虚实。

在表证篇提出过表证的诊断标准,下面归纳总结里证的诊断标准:

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阳明病提纲条文的胃家实,强调了胃肠功能的邪实、正亦实,邪实在胃肠。太阴病提纲条文,强调太阴病的症状是腹满、吐、食不下、自利、腹自痛,也都是胃肠道的症状表现,所以我们明确,经方的里指的是胃肠消化系统,症状反应于胃肠道的,出现了胃肠道的症状反应,就是里证。

可以归纳凝练里证的常见症状表现,即诊断标准如下

1、大便的异常。如大便便质的异常(便秘、便溏等)、大便排便频次的异常(便秘、下利);2、小便的异常。如小便不利、尿频、小便短赤热痛等;3、月经的异常。如月经量、周期、痛经等;4、胃部的症状:纳差、呕吐、呃逆、胃胀、胃痛等;5、腹部的症状:腹痛、腹满、腹凉,或者腹诊的异常,如拒按疼痛等;6、脉:多沉;7、重视腹诊。因胃肠道在腹部,所以容易合并腹部症状,除了问诊腹部症状的腹胀、腹痛外,需要重视腹诊的应用。如见到心下(胃脘)的痞满,可以加以腹诊,感觉手下是濡软还是鞕痛,见到腹痛,可以用腹诊去判断喜按还是拒按等。

临床上只要见到二便、月经的异常,同时伴有胃部、腹部症状,就能确定是里证。若同时伴有它经症状,则属合病或并病。如表证未解的太阳阳明合病,合病半表半里的少阳阳明合病等。

三、阳证的诊断标准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表面来看,是发热恶寒,属于阳证,无热恶寒,属于阴证,其实发热恶寒、还是无热恶寒,决定因素不在于邪气,而在于机体正气的虚实。

假若张飞、林黛玉一同外出淋雨着凉,感冒了,张飞表现为发热恶寒的太阳病,而林黛玉表现为无热恶寒的少阴病。二人感冒的外因邪气一样,却为何二人表证不一样,一个表阳证,一个表阴证呢?

胡希恕先生讲,机体功能亢奋有余者属阳,机体功能沉衰不足者为阴。正邪交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决定机体功能亢奋、沉衰的不是邪气,而是正气。机体正气足,则正邪交争有力,症状则表现为亢奋、有余,为阳证;机体正气不足,则无力抗邪,症状则表现为机体功能沉衰、不足,为阴证。

因为张飞正气足,正邪交争有力,机体功能亢奋,所以表现为表阳证的太阳病,发热恶寒;林黛玉正气虚,正气无力抗邪,机体功能沉衰不足,所以表现为表阴证的少阴病,无热恶寒。这里的正气,经方更强调阳气,所以决定因素,不在于邪气的外因,而在于正气的内因,在于正气(阳气)的虚实,张飞是阳气足,林黛玉阳气虚,决定了二者发病后,前者为阳证,后者为阴证。因此辨阴阳的时候,更关注正气(阳气)的虚实。

我们在表证篇,强调过世间疾病的病性,不是阴证就是阳证,所以阴证、阳证共用一个诊断标准,非此即彼。阳证的诊断标准如下:

1、精神状态:有神,亢奋,烦躁,甚则谵语。

2、口渴。口渴喜凉饮,饮后舒服。如白虎加人参汤的口大渴、欲饮水数升者。

3、二便不利。热伤津耗液,往往大便干燥、便秘,小便热痛短少不利等。

4、舌诊:舌苔干燥,舌苔的润燥比黄白更重要。

5、脉诊:正气(阳气)的虚实决定了寒热,决定了阴阳,因此更强调脉诊沉取有力者为实,为阳证。

从八纲角度来诊断,八纲确定了,六经就明确了,因此辨八纲就是辨六经。正邪交争,症状反应于胃肠系统的为里证。机体功能亢奋者为阳证。无论何种疾病,只要同时符合里证、阳证的诊断标准,从八纲角度来看,是里阳证,仲景称之为阳明病,可以作为阳明病的诊断标准。

四、阳明病的分类与治法

阳明病为里阳证,热证、实证归属于阳证,所以里阳证的阳明病,具体又分为里热证、里实证。

里热证,强调是里有热邪,但无实邪,即无形之热,如阳明经证的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并无大便难等实邪。里实证,强调的是里有实邪,热与邪实狼狈为奸,形成了有形之热,如大便难的阳明腑实证、血不下的蓄血证、水热互结的陷胸证。

太阳病分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即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论中把阳明病分为阳明外证、阳明里证,后世把阳明病分为阳明经证(阳明外证)、阳明腑证(阳明里证),其实就是里热证、里实证。

论中有“阳明外证”,但没有“阳明里证”一词,之所以提出阳明里证的概念,基于以下两点:1、论中明确提出阳明外证,与此对照,当有阳明里证。2、条文中多次提到“热结在里”一词。基于以上两点,我们认为阳明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型:阳明外证、阳明里证。即里热证、里实证。里热即无形之热,里实即里有实邪、有形之热。代表方分别是白虎汤、大承气汤。

阳明病的两大类型

阳明病分为里实证(阳明腑证、有形之热)、里热证(阳明经证、无形之热),前者以邪实为主,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如大便难、腹胀、腹痛等。但后者为无形之热,无邪实,往往并无明显大便难,如何确诊阳明病?

阳明病本质是里有热邪、里有实邪,其实根本在于里热证。热证是功能亢进的表现,所以胡希恕先生提出热证必然属于阳证,寒证必然属于阴证。热证的热属于无形之热,不一定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此时,虽然无里实,但存在里热,依然属于阳明病。如胃肠道功能亢进,表现为机体代谢功能增快,经口饮水增多、小便黄等,也属于胃肠功能亢进的表现,即里热证、阳明病。

三阳证的热

表阳证太阳病的热,是阳气、津液郁遏,欲汗不得汗所致,不需要清热,只需要辛温发汗解表即可,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太阳病的恶寒,也可以理解为阳气郁遏、不展而形成的类似于阳虚的恶寒,但本身阳气不虚。

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的热,并不实,是半表半里的郁热,表现为人体上半部孔窍为主,如口苦、咽干、目眩、胸闷、心烦等,同时存在血弱气尽的病机,治法为和解半表半里,并不是以清热为主,如小柴胡汤的清热力量是不足的,柴胡、黄芩的清热,配合人参、生姜、甘草、大枣的补益,构成了和解法。因此,小柴胡汤证基础上,热象明显的时候,不是单纯少阳病,就是少阳阳明合病,往往需要加入生石膏。

里阳证阳明病的热,是机体功能亢进的表现,就像摩擦生热、钻木取火一样,邪实正也实,正邪交争剧烈,形成了功能亢进的热,这个热是多余的,同时阳气不虚,所以不伴有恶寒,反恶热。阳明病的热需要祛除,用清热的治法。

也可以这么说,需要清热的,就是阳明病。需要用汗法的,就是表证。需要和解的,就是半表半里证。如老百姓常说的上火,表现为口舌生疮、心烦易怒、痈疽疔疮等,需要清热,因此老百姓用金银花、菊花、栀子等清热解毒来治疗,就是阳明病。

阳明病的基础是里热,需要清热。在里热的基础上,伴见有邪实,如大便难、血不下,就形成了里实热证,属有形之热,用下法。

因此,阳证基础上,若有二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或月经异常,可直接诊断。若无二便异常,只要属于里热的,需要清热的,皆属于阳明病范畴。所以阳明经证的症状,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出、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干、脉洪大等。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一些临床也比较常见的症状,如能食、心烦、眠差、谵语、鼻衄、喘、汗出不恶寒等。

 按照合病,具体又分为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

太阳阳明,即太阳阳明合病或并病,治法为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表里双解代表方如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杏苡甘汤、葛根芩连汤,也归属于太阳阳明范畴。

正阳阳明,即单纯的阳明病,又分为无形之热、有形之热,即里热证、里实热证,治法为清法或下法,前者代表方为白虎汤,后者代表方为承气汤。邪实在胃的,用吐法,代表方为瓜蒂散。

少阳阳明,即少阳阳明合病或并病,治法为和解半表半里兼以清热或攻下,代表方分别为小柴胡加生石膏汤、大柴胡汤。

阳明病的治法

阳明病为里阳证,机体功能亢奋,因阳证具体又分为实证、热证,所以阳明病具体又可称之为阳明里热证、阳明里实证。阳明病的基础为里热,所以里实证实际上是里实热证。

阳明里热,无形之热,并无邪实,治法为清法,以生石膏、芩连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为代表药物,代表方分别为白虎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栀子豉汤。

阳明里实,实一方面指阳明病的时候正气实,一方面邪气也实,属有形邪气,因此针对里实证的治法是祛邪,具体为吐法、下法。有形邪气在胃和胃以上,用吐法,代表方是瓜蒂散。有形邪气在肠,用下法,代表药是大黄,代表方是承气汤类方。若有形邪气为瘀热,即阳明蓄血证,代表药依然是大黄,代表方是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若有形邪气为水热互结的结胸证,代表药依然是大黄,代表方是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阳明病的核心药物及代表方

阳明病可以归纳为三个治法,分别是吐、下、清。四个核心药物,分别是大黄、生石膏、芩连柏、栀子。因为黄芩、黄连、黄柏都属于苦寒清热,性味近似,我们称之为芩连柏,当成一个药物来看待。

吐法的代表方是瓜蒂散。

下法的代表药是大黄。大黄代表方证又分为三种:1、阳明腑实证,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麻子仁丸;2、阳明蓄血证,桃核承气汤、抵挡汤、抵挡丸;3、水热互结的陷胸证,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清法代表药有石膏、芩连柏(黄芩、黄连、黄柏)、栀子。1、生石膏代表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太阳阳明合病,有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少阳阳明合病,有小柴胡加生石膏汤。2、芩连柏代表方: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黄芩汤、黄连阿胶汤、小陷胸汤。3、栀子代表方: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枳实栀子汤、栀子厚朴汤、栀子干姜汤。

黄芩汤,我们曾经在太阳病篇《太阳阳明合病的下利》章节讲过。

172.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以方测证来看,本方并无解表作用。以黄芩为主药,黄芩苦寒清热坚阴止利,芍药、甘草、大枣属于益气养阴,因此属于热性下利,当属于阳明病。热利的同时,伴有津伤、腹痛症状表现。当然本方证内热不如白头翁汤方证。若热重,需要合入黄连,甚则白头翁、秦皮等。后世芍药汤(芍药、黄芩、甘草、黄连、槟郎、大黄、当归、官桂、木香)也可以看做是本方变化而来的。

阳明病篇,仲景同时重点关注了四个症状。

第一个是下利,有三个方证,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前面也讲过葛根芩连汤和白头翁汤的鉴别,阳明病下利伴表不解,用葛根芩连汤,单纯阳明病下利,用白头翁汤。热轻且伴有津伤腹痛,用黄芩汤。

第二个是咽痛,伤寒论中咽痛方证有五个,属于阳明病的是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热轻用甘草汤,再重用桔梗汤,当然临床上热重的时候常用小柴胡加桔梗、生石膏汤。猪肤汤属于阴虚燥热。苦酒汤、半夏散及汤属于阴证的咽痛,苦酒汤属寒热错杂,半夏散及汤属阴证且表不解。

第三个是发黄,也就是黄疸。有三个方证,茵陈蒿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栀子柏皮汤。

第四个症状是结胸证。大陷胸汤、大陷胸丸、小陷胸汤。攻逐水热力量最大为大陷胸汤,缓之用大陷胸丸。痰热互结于心下用小陷胸汤。

阳明病也可以从病机上来归类。

1、无形之热,不伴有实邪,用清法,如生石膏类方、芩连柏类方、栀子类方。

2、邪实在胃。用吐法,瓜蒂散。

3、邪实在肠,多伴有热,更常见为里实热证,大便难,用下法,大黄类方,承气汤类方。

4、蓄血证,血不下,瘀血与热相结,表现为实热,用下法,大黄类方,桃核承气汤、抵挡汤丸。

5、结胸证。水热互结,大陷胸汤、大陷胸丸,痰热互结,小陷胸汤。

6、发黄,多为瘀热在里。治法为通利二便,给邪以出路。多用大黄、茵陈、栀子等。伴有二便不利,以大黄为主,用茵陈蒿汤。表不解,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热轻、无明显表证、无明显大便难,用栀子柏皮汤。

7、咽痛。轻者甘草汤、重者桔梗汤,再重小柴胡汤加桔梗、生石膏汤。

8、下利。以芩连柏为核心方药。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黄芩汤。

这样一来,阳明病的治法、药物、方药,基本概括全了。

 湿  2006广西广西广西

广西

2021线

西尿尿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第三
伤寒心法要诀(收藏版)
小儿发疹下利,必治以本汤,良佳
伤寒心法要诀
大道至简古中医,人人都能读懂的“伤寒论”,白话注解,连载65
常用经方的使用攻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