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亚草原文化
8.欧亚草原界线大兴安岭以东与匈牙利平原以西地区,因雨量比较多,植被变成以森林为主,不再是草原气候。北方草原界线大致到西伯利亚南部,南方则呈弧形,东亚约在北纬45°,欧洲约55°,中亚一带则向南伸展到35°。草原周边的森林地带仍属于游牧民族的活动范围,而且提供他们避冬与木材资源。

9.欧亚草原之路欧亚草原为迄今人类所发现最早欧亚之路,新石器时代就已是东西往来的通道。原产于西亚的小麦等作物,以及后期的铁、马都是透过这条路传播到中国。

10.游牧民族的经济状况游牧民族的生产力并不低,以平均每个人拥有的牲畜价值来算,游牧民族比农业民族还要富裕得多。但游牧民族在许多生活必需品上必须仰赖农业民族,过剩的畜产品也必须外销,因此十分重视与农业民族的贸易,一旦贸易中断就不惜采取掠夺手段,因此造成游牧民族生产力低落的刻板印象。

11.专业化游牧专业化游牧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才形成。在此之前欧亚草原民族为半农半畜牧的生活方式,但当地环境不适合农业发展,造成农业比例下滑,畜牧越来越重要;当畜牧增加之后,一地的草场不足以供应,于是再变成游牧。

12.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对抗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在欧亚大陆上形成南北对抗。虽然游牧民族的南侵经常造成文明的破坏与毁灭,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贡献,他们不断的冲击,将新的文化、血液注入农业民族中,结果是农业民族不断壮大,最后吞食了游牧民族。

13.东南迁的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往东南迁徙时有一部分留在阿富汗(Afghanistan),称为巴克特里亚人(Bactrians),后来希腊人到此地后就与其融合,建立大夏。继续往南迁的阿利安人,经长期与土著达罗毗荼人混血后才变成今天的印度人。

14.南迁的印欧民族南迁的印欧民族还形成了摧毁巴比伦王国的卡赛人(Kassites),以及两河流域上游的米坦尼人。

15.西南迁的印欧民族往西南迁的这一支还形成佛里几亚人、色雷斯人(Thracians)。再往南一支则摧毁迈诺安文明,建立迈锡尼文明。

16.西迁的印欧民族这一支对今日欧洲影响最大,现今欧洲国家大多数都是其后裔。原本这一支以塞尔特人分布最广,后来罗马征服西欧,日耳曼人则在中欧壮大,塞尔特人的活动范围被压缩,现在只剩爱尔兰(Irish)、英国与法国部分地区还在使用塞尔特语。

17.印欧民族迁徙时间印欧民族迁徙历时超过一千年,最早应该是往西南方的一支,西迁和南迁约在公元前2,000年开始,往东南方向最晚,约在公元前1,500年才进入印度。

18.斯基泰人斯基泰人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来说,从阿尔泰山到黑海北岸活动的族群都包括在内,其下有几个大分支,东部一带被称为塞克人(Saka),中国古代称为塞种。狭义的的话只包括黑海北岸的族群。

19.斯基泰的衰弱公元前200年之后,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被同源的萨尔马特人(Sarmartian)征服,东部先为大夏所占有,后来被贵霜帝国占领。公元四世纪日耳曼人大迁移时,阿兰人(Alans)这支即为斯基泰人后裔。

20.匈奴中国古书说匈奴是夏朝后裔,有人认为商、周时北方蛮族即为匈奴先祖,但也有主张匈奴是从西方迁来,目前尚无定论。另外,日后欧洲的匈人(Huns)到底是不是匈奴人,至今也无法判定。

21.冒顿单于冒顿单于音为「莫独禅于」,「单于」全称为「撑犁孤涂单于」,意思是「像天之子一样广大」。早年单于之位是部落与氏族会议产生,冒顿之后成为世袭,由挛鞮(luan di)氏掌握。

22.汉朝征匈奴的代价汉武帝征匈奴虽然取得胜利,但史书称当时「海内虚耗,人口减半」,武帝末年帝国几乎快陷入动乱。中国为了讨伐匈奴,直接与间接付出的代价至少有一千万人,而当时匈奴总人口才不过百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在史书中的匈奴帝国,去了哪里?又留下怎样的传说与困惑?
阿尔泰山冰冻干尸的神秘纹身和陕博金怪兽指明了匈奴文化的源头
上古和华夏交战频繁的“鬼方”,到底是什么民族
三分钟了解鲜卑族如何成为第一个统治黄河流域的游牧民族
游牧民族对农耕地区的3次大入侵
纪要:欧亚草原的游牧民族:铁器时代和中世纪早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