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着我便有着你,我们天荒地老也好,绝未离弃...心理学最深层真我探索与共享--哲学心理咨询前传

哲学心理咨询前传--终极方向预告

有一天

那天一口气的思维训练课程后,过半的学员反馈,那最难最烧脑的,竟然是自己是谁。也就是这过半的学员,他们不断在过去的事情、经验、回忆、创伤和别人怎么说之中,摡括出自己,结论就是三种经典的心理、思维、语言防御系统:哑口无言、围魏救赵、声东击西。这些模式与形态的专业用语,有时候有体会的自己对号入座就好了。


曾经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导师,有时最难受就是学员们,总是在自己防御系统去表现和反应、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纠结。因为我总希望受训的咨询师,能够主动去解决个案的困惑的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可是咨询师本身也在自己的困惑当中的话,能够帮助的范围就非常之少。当然这行业有流派、有系统技术、有套路可以跟从,来有效地帮助个案;然而咨询师自己的困惑、自己的对自己感受到的存在价值,就会积累出很多的心理问题,帮助了别人自己却可能疯了



防御系统好像过去这二百年,都被认为是保护自己、调和自己的心理机制。但是长期在防御底下,其实是危害与步向死亡的趋势,不仅仅是不开心、不幸福、压力山大等。


过去的冰割暗示实验、今天的PSE肉肉都可以证明,防御并不是好事;可是我们的文化却不断高举防御,我们的颜面问题,更让我们在每件事情反应上,都习惯性地去找出防御的合理原因和理据。严重的,把事情了结,并不是应对和解决事情,而是讨一个让抱怨舒服的说法。


进入有关你你我我的关系题目,在防御下思维是内向混乱的,根本是说不明和听不懂。所以我们的分享开始,有需要先停一下去分析和归纳,先去听,先去用自己的感受去感受、去体会,到了最后,再回个头来,分析和归纳你会得到你自己的理解和实在的意义。或者有人会认为,自己的理解是不客观的,的确是不客观、又是最客观,因为你是咨询师的话,你可以在你眼前的个案确认中得到客观的认证;若果,你不是咨询师,你可以在你们的关系中,对方的肯定、关系的融洽中获得客观。如果你一旦听到你和我两个字,心底里就马上架起了防御,那么你最好放弃客观这个概念,回复三五分钟童年的幼稚和直观,可能这世界就不是那么可怕。


神学中有个比上帝更复雑的词组出现,那就是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照我们的样式造人。当中我们...样式,到底是什么,到底是谁,是那些人或者那些上帝?



当然神学系统中,上帝只有一位,而且唯一的一位。所以流入坊间,就是很多矛盾和混乱的说法。我们也不辩各家各说,因为上帝是最大方的,祂会认为和能够,你信是什么,就是什么。后来哲学开宗立派跳出了神学、除了不多说信的问题外,说智慧说理性等罢了。另一方面,这个我们的样式也渐渐压缩成为我的样式,我思故我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哲学跳出的同时,科学的分析和辩证也自成一派,今天所谓的经典物理。说的也是为了笑的,物理就把这个我的模式完全排斥在学科以内,所以物理一度是没有人性的学问。


也可能太没有人性久了,心理学也开始跳出来了。用的方法学角度,也是保留着科学的分类、分析、归纳...等。这些方法有时,也很没有人性,因为他们把我分割开,把零碎的独立进行理解、研究。作为针对群体,应用在社会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或者能提供一个较普遍的客观参考之用。然而针对个人的话,就是把一个人分裂,形成与他人的比较,产生内耗的冲突和矛盾。自我的存在、意义、值价甚至责任都受到排斥和否定;而成长也并非在实践自己、而是客观的标准和规范;所谓的我的样式,真实的我到底是什么,基本就是个迷,被压抑得不知所踪。



我们这一代很好玩,你想吃饭吗?不知道。先吃一点吧?没所谓。吃什么呢?随便。吃面吧?你很烦。真的知道谁会肚子饿、谁需要吃饭。这种死去活来的供应是爱的倾向,也是所谓我的样式的倾向。这倾向包括有我想什么,当中的想,也就是意念;我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当中的喜欢,也就是自由选择;我相信什么,什么就是好的,当中的信;我要什么就有什么,当中的要,也就是期望和信念。而且,这倾向也内涵能量与动力,支撑整体生存、生活的延伸与拓散。然而,爱只能才关系当中流动、才是真正爱。如果你和我都没有关系的连结,彼此互相排斥,你的爱有可能被成为强迫思维了;你强迫的要供应,也会让成我强迫的排斥,结果就是爱的本源、形成了今天否定和排斥世界。所谓关系的连结己经不容易存在,有的关系只是名份上、契约上的关系而己。


如果我们考虑一下,这样样式调教出来的下一代,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可能一生出来没多久就有着严重的忧郁倾向,因为爱不出去,就打压回头,恨自己有爱,生存与生活也没有意义和价值。也说不定,以后自残自杀等会成为最好的享受...。也许有部份人,有意无意地意识到这倾向,所以他们选择当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学、从而帮助别人走出这困局。他们的方法也就是有意无意地,聚焦在把破我们刚才说的防御系统。其实打破以为是防御系统的某个点或者某件事,结果还是在一个少了某个点某件事的防御系统内。例如:少年时穷,怕人家看不起自己难受。现在家财万贯了,他依然可以,怕人家看不起自己难受。防御不在于富或穷,在于怕人家;怕本身就是激活和连带防御系统。要彻底的改变和成长,就要有我和我们的样式。其实就是爱的样式。



说回头,神说的我们...样式。首先好奇的事,那时候世界还没有人,到底说给谁听?也只能说给自己听,就象是今天我们自己跟自己说;我要发才、我要考第一名差不多。然而哲学一点、或者是形态和模式一点,我们可以把这个我理解为真我、自我、或者存在。这个并不是是什么,而是去做什么,当中的做;做是动态、是什么是固态。有些人常问自己的自已是什么,常说没有自我,其实一直是搞不懂动态而己。简单直接的说,动态就是爱,做什么呢,不断地探索如何连结与维持关系;透过对遇到的事物、反应、行为、感受的深层体会,这根动态的路径或者脉络是可以意识得到。


例如:我整天都生气我妈妈做菜难吃。为什么会有生气的反应,其实如果我妈做菜好吃的话、我就会很愿意和她连结,尽情去爱他了。这逻辑跟我们平时用的理性逻辑会很不一样,爱与恨、供与求有时候会和平时的相反。所以探索存在、真我、自我等,会有特别的逻辑才能理解。如上例,越去批评和否定妈妈,越是去索求爱,其实就是越想去爱妈妈。也所以生活中,越是批评和否定的人,可能就是最爱你的人,只是在爱的过程中有点古怪和混乱而己。


存在既然是动态,发展有方向。或者生存就是比较容易想到,另一点就比较复雑,是往价值和好的方向,也就是动态发展整体是往价值好的方向而发展。这好又跟我们平时理解的好,也有很大别。上帝在做每种生物后,都会自己跟自己说这是好的;意思是活的,那些生物会自然自由发展的好。这跟问都不问一句,做了一系列决定后,解释都是为你好的好,是完全的两码事。就是没有了自由,那些习惯听到这些解释的人,又何来有自我可言。除非他对着干,否定和拒绝那些决定才显出自我。结果,反叛的孩子,可能错在磨灭他存在的人身上。



还是模式,从我中生出我们。凡是存在,是自我好、是东西好,都需要有空间,不然送来的放不下,创造的出不来,思想和意念也是一样都需要空间。当然自由也需要空间,可伸展的空间、可能空间。跟关在大牢的人说:你有自由去那里玩都可以:这样看来就没有空间、也没有自由了,只是话是这么说而己。常听到那些控制欲特强的人,总是说他给孩子很多的自由,也可能是这种话是这么说而己罢了。


空间接下来,也就是空间存在的空间,也就是边界。没有边界也就是没有空间。例如:你去那边玩都可以,但是不能离开房间。房间就是边界,在房间内玩些什么就不限。说到边界,总会有些人认为,无边也有空间,例如法力无边。也就是法力要多少有多少了,怎么会没有空间和有着边界呢?其实法力本身就是边界、因为魅力、财力、电力...的力都没有在无边当中。法力本身就是固步自封,而且没法更多空间延伸。常说你是个乖孩子,这个乖就是没有边界、所以也没空间发展得更乖。在动态的体会和发展下,相对这个乖,其实只是个标签,是固态。


空间来说也只有半种的空间是真没有边界,那就是否定和拒绝。无论任何东西、模式、关系、空间、也怕就是边界,能说的出都能够被否定和拒绝,真是否定无边。有时候强迫思维的产生,其实都是由绝对的否定和拒绝而洐生和拓散,存在本身就是我想要去,一旦被否定和拒绝,又不知或者不会转弯,那么就成了一个要、一个不要的恶性循环和范化,最终会逼使关系破裂和分离。所以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建议非否定和拒绝不可的话,可以用量化词去做,有些不好,有时不可等,留下相对的空间,让动态有可能性的发展。



除了空间、边界、自由,存在得到发展还要有选择的模式,有就是有东西、有方向、有接受和拒绝可选。在心理和思维中,选择有时会跟存在不自觉地混淆在一起,否定一件事就等如否定一个人的存在一样。这往往就是心理冲突的主要成因,情绪波动的基础。简单来说,一般人如果他并没有意识到存在,也就感觉不到自由,也会觉得被逼、被动、没有选择可言。例如,只是举例而已,在临床咨询的话,不能直接这样去做的


个案:人生很痛苦、很累、处处都是被逼、被动、没有选择可言。

咨询师:你干什么选择还活下去?

个案:...我不活下去我的孩子怎样?

咨询师:你就是选择为了孩子而活下去,对吧?

个案:是的。


这个是的,其实个案就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自由和选择,他会马上感受到人生他说那么难受的。有时我们对一些不可改变的离合关系时,就会引导个案去意识自己的存在和自由选择。在思维或者理性的方向,大部份人的预设的反应都会是二元的,要么就是、要么就是非。例如:我是黄天扬。大部份都会想你是黄天扬、或者你不是黄天扬。其实这二元、其实不是二元,它是否定和拒绝,应该是“无元”。简单来说,“元”是关系到存在的另一层意义,即有、还是没有。或是或非本身都不能让黄天扬存在或消失;当然也不能让我变帅或变丑。那么所以存在,才是真实的一元。如果一个人的思维和理性,能够与存在作一元的话,他们的思维会特别的自由、活跃,是非对他来说存在不了影响。



不过,马上会有人反应,存在不就是为所欲为,爱干什么就什么,这还得了。这样一定要清楚,思维和行动那是两件事,最少最终做不做还有自由的选择。不然范冰冰的丈夫,又怎么会是马农呢?这种存在是自由意志在存在空间的体验,也就是我在们中的自由,还记得上面的上帝自己跟自己聊天的样式吗?我们....样式?一个人爱不爱自己、能否感到被爱、就是关系到他的存在能否在存在空间内自由延伸、拓散。习惯按套路和流程走的思维,可能就很难把握这种存在的自由。


因为什么呢?没有存在、就是空;明明是存在而空的就是分离,丢出空间以外。这会让人感到最原始的心理状态之一的恐惧,恐惧激活防御如上面说过的,防御又影响了思维的预设模式和推算格式。生活上可以随便找个人,问问一件事为什么而做连续三次,你很可能会发现这种恐惧。


A:你为什么结婚?

B:因为到年纪就要结婚。

A:为什么到年纪就要结婚?

B:因为年纪大了就很难嫁?

A:为什么年纪大了就很难嫁?

B:谁会要大年纪的人啊?

A:也就是怕没以后没人要,所以要婚姻对吧?

B:当然啦。


上面这些对话很正常,没什么奇怪;如果大家都同样觉得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问题已经很严重了。缺爱、缺存在、缺关系、缺价值、缺意义了。想想如果你有一个爱你爱的死去活来的丈夫或者太太;他或她知道或者听到,你是因为怕没有人要,才跟他或她结婚的话,感受如何、未来如何、关系变得如何?保重。我们把这种因怕什么而弄成的关系,叫凑合;当中可能没有存在、可能没有连结的关系、可能也没真实有爱。这是理性上而言而己,如果是相信、期望、信念等,那就另外一回事,也不过思维和理性建基于恐惧,也很难走上相信、期望、信念等层面和方向。


在心理咨询、思维困惑、事情冲突中、其实都可以找到恐惧同时,也可以找到存在,引导存在延伸与拓展是唯一彻底解决精神压力的自然方法。其实精神压力本身就是生存的能量和动力,想不通、有阻碍才会不断有膨胀、泛化和极端的感觉,才会有被动的动力感觉:想通了、或者咨询师引导好了,这精神压力又会成为正能量和动力。所以思维、理性和哲学咨询等角度来看,精神压力、心理困惑、恐惧、强逼思维、忧郁、焦虑...等,都不是病态,只是想不通而己。说到这里,倘若概一下,就可能会体会到,这想不通更接近是存在的空。近日也有相关存在真空的概念发报、有兴趣可参照一下,体会一下异同与高低。


如果对存在已经有一定些体会的话,那刚才所说的思维的预设反应,就不只是非了。如果我们把一件事情、或者一个冲突的核心放在中间一点。是非放在左右两边,用一线直线连起,那就成为了标准的一根筋思维和理性。无论处理这件事情或者冲突,支持左或者左、都会让事情恶化、升级、变质、与本意相违背。例如:怀疑对方不忠,跑到隔壁左右询问别人。


A:不会,他很老实。

B:当然会,哪有猫不吃鱼。

A:可能只是工作需要。

B:上次谁谁谁就是这样跟人跑了。


天天带着这些宝贵意见回家,能有好怕心情、好情绪、能不更多怀疑吗?最终又睡不好、吃不香、小吵、大吵...弄出离婚。其实最初的怀疑的目标,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婚姻吗、结局就相反地离婚了。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这些一根筋的咨询工作,好希望他们的方向可以有点突破。



这就是另一个方向,比较人本人性的方向。也就是把事情和冲突中的存在放在中间,把延伸和拓散改为目标,放在上面;把恐惧改为喜欢放下面。也是用一线直线连通,中间就是正向动态发展的过程。实际咨询好,平常交谈好、可以问或者体会一下,个案或者对方想做些什么,从而理解到存在和真实的问题。上例,怀疑对方不忠,有时可以关系到孩子学习、财政问题、容貎身材问题、再离谱的问题也是有可能的;正如刚才结婚是为怕没人要一样。怀疑对方不忠也可以关系到自卑方向问题,因为存在倘若是怕而做些什么,自卑是必然。假如因为怕人家认为自己身才不好,而自卑的话,可能建议去健好身之后,自信回来,就不怀疑;就算真发现有不忠,可能也不会感到大不了的。


上面只是方向的建议,实际的咨询恐惧或者自卑的核心并不是容易找出来,而且每个冲突都另有一个不愿接受冲突的冲突,基本上都是后者的影响比前者严重。要处理可能就需先从后者起,我们叫双层冲突的入手;当个案接受了有双层冲突的可能性,才可以找到和处理到冲突。一般没有受过多元思维训练的人,听到这里可能就一团一团了。还是简单的概括一下,处理冲突往动态看、往上层看、往未来发生看就是,千万不要直接评是非辩是非。



回说我们,其实就是存在和存在空间的合称,存在和存在空间都可以理解为我,两个我。空间几乎无限制无条件的供应和支持给存在所想所做的能量和动力,有时候如果你有开车把电话的经验,你可回忆一下,你可能体会到你开车的时候,空间在打电话;或者你打电话的时候空间在开车。他们在思维能力上有多有少的相对,有快有慢。拿波粒来说,空间是波的拓展,存在是粒延伸。所以反应一件事的时候,其实最少有两个一快一慢的反应,快那个是存在,后面的是空间。一眼就看明整件事的是空间,左问右问都搞不明白的是存在。一个没有存在的人、或者存在和恐惧混成一团的人,反应多半就是空间,出来就是感受和情绪等;因为空间根本搞不懂存在想干什么。有些己经体会过感受和情绪的存在,可能会抢先以否定和拒绝所有、包括他自己的空间、来免受感受和情绪的出现;特别在神精压力大的时候。你可能也有些朋友,当你说什么也一样,他都会说不是来开始回应;哪怕你什么都没说,他都会先说不是...。这说明这朋友精神压力不少,而且他不是在否定和拒绝你或者你说的事情;而是他在否定他自己的存在空间反应。从心理角度去解释,这是防御和应激机制。



一个人要是他的存在存在空间都建全和谐,他才可能有真正与他人的连结关系,才有着真爱。也就是为什么题目是有着我便有着你的可能。简单来说,我们等于你和别人的合称。你的存在空间无限制无条件的供应和支持给对方的存在,那就是你爱他的时候,供应和支持对方的存在空间,也就是你们的关系连结的时候。一个是你说怎样做就怎样做;一个是无论将来怎样我们都在一起面对。只要保持在关系连结就是被爱,如何建立连结关系,其实这是本体上就己经是连结关系,正如上帝看我们跟宇宙就是连结成一体一样。存在其实并不只是任何一个人的自我,最少存在的空间可以拓展到别的存在。这是因为一体的人事物、世界、宇宙有着否定和拒绝的出现而分裂。这一点可能非常难以理解,或者你把所有的人事物、世界、宇宙都是在你自己的思维出现的东西,那就很好理解和体会。


也很好建立连结关系,只要肯定,或者相信、期望、信念中有对方的存在,又或者动态上在创造对方存在的空间就可以了。一个是你在,一个是我们一直都在。当然这我们的们,有多少们,能否是所有的们,那就要看每个人的存在空间大小和高低了。如果你完全相信爱,你的存在空间就是最大和最高的。你只爱白富美,你的存在空间也只在白富美群中限制,否定和拒绝了其他的存在。存在为爱而生、为爱而活。能量与动力足够完全地爱、多一份否定和拒绝,就多一份阻碍和份精神压力;心理上积累多一份恐惧,思维上少了一份自由,多一份混乱。所以上帝让人去受,上帝说自己就是爱、上帝说我们有着上帝的样式,其实当中的动态就是把存在空间再次回复到整体,让我是我的存在,我们是上帝和存在合称。



最后总结一下,也就是为了无辜心理与思维反应概括一下,他们有习惯性的否定与拒绝,除了对事物理解混乱外,还会遗传、传染、泛化;使存在、分裂;空间收缩、磨灭;使关系分离;失去爱与被爱的可能;思维是非二元,心理恐惧。处理心理与思维的过程,可以以过程取代改变,避免否定否定和拒绝拒绝。可以尝试体会空间、边界、自由、选择得到存在、从而处理冲突的问题,也可以透过关系的修复而更高级地解决冲突问题,也可以以爱为最高级别去解决冲突问题。当然没有问题,也可以当作是个人成长的方向、多维思维的练习、克服恐惧以至提升自信也没尝不可。这是我们哲学心理咨询前传咨询方向的分享,谢谢关注,留着或者某天有用,顺手转发。



黄天扬


近期课程

哲学心理咨询前传

3月4日起

临床哲学心理咨询与个人思维训练

连续七个星期日

广州番禺海傍

心理咨询博士、心理协会会长两大咖导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人打交道总不舒服?根源或许在自我边界上
如何让亲密关系帮助我们成长?——九种性格的恋爱修炼秘籍
宇宙的边界在哪里
我的职业性格测评
我爱你,不是简单的表白,还要会用这五种思维模式
国际关系中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丨国政学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