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闲章不闲!来看看闲章怎么用吧!
闲章由秦汉时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变而来,宋元以后风气颇盛,名谓“闲章”,其实不“闲”。到了近代,闲章便发展成为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部分。闲章的内容十分广泛,且意趣盎然,书画家或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于闲章,以示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
闲章,它的趣味就在一个“闲”字。
其实,闲章并不“闲”,它又被称为“布局章”,在书画作品中起着重要的平衡呼应、点缀美化的作用。
引首章
引首章又叫起首章或“随形章”,一般钤盖在书画作品右上角,约在首行的第一字与第二字,或第二字与第三字之间。引首章随石料造型而定,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形、葫芦形、自然形、肖形为好。书画作品上是否钤盖引首章要根据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斋号章、雅趣章、肖形章、年号章、月号章等。
启功书法作品中的引首章
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画作品一边并且只管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使作品更加紧凑。
文徵明 老子像
左侧印章虽为后人鉴藏所钤,但也起到拦边聚气的效果
因非作者亲自钤盖的自用印,故此图仅为拦边章的示意
压角章
压角章(又叫押角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左下角或右下角(不是最底边)的章,钤盖时必须和引首章形成对角线,呈掎角之势,相互呼应、弥补空虚以协调平衡,切忌不能盖在同一边。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形制以方形为主。压角章不适宜用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通形、葫芦形、自然形闲章。
齐白石徐悲鸿合作 妙机其微
右下角压角章
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弥补,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一般是小圆、小方、小长形或肖形。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使用腰章的人不多,由于腰章位置不定,在钤盖时比较困难。和横幅书法作品相比,腰章的作用在纵幅书法作品中体现得更鲜明。
王羲之《兰亭集序》 冯承素摹本
中间印章为后世鉴藏章
仅做拦腰章示意
可以说,恰当使用闲章,可以起到以章代笔的作用,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中国的书画印章在书画作品中的地位和艺术作用不能低估,凡皆书画家对于印章都是非常讲究的,印章的用料也十分考究。一枚好的印章选料精良,篆刻家出手不凡,篆刻在方寸之间的文字能海纳百川,涵括大千世界的纵横物华,透视博大精深的远古历史和现代文明,其艺术价值无法估量。我们务必为自己选择印章精心打造,让书画作品更具永久神奇的艺术魅力。
其实,在作品中是否需要钤盖上述用途的闲章,和作品本身有关,并不是说都得一一盖上。一般而言,钤印时有以下几条原则,供参考:
用少不用多
少则精妙,多则庞杂。如无必要,尽量不超过三个。
用奇不用偶
陈目耕在《篆刻针度》中写道:“钤印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
用小不用大
用印并非越大越好,印面一般都要小于正文的字体大小。印记越小越精神,具体还要参照整幅作品。钤盖两枚大小不一的印章时,要上小下大,避免头重脚轻。
轻重要权衡
从视觉上来看,朱文印给人观感较轻,白文印则较重。因此,当作品用色淡雅,宜盖朱文印,用色浓重,则宜白文印。如果钤盖多方印,则要注意主次,一般多朱配少白,多白配少朱。
风格内容要协调
印章的篆刻风格要和作品风格协调,豪阔雄强的作品,适合钤盖线条粗悍劲挺的印章,秀雅端庄的作品,适合钤盖雅致婉秀的印章。
除了印面字体和风格,印面文字内容也应与作品风格意涵一致。例如,把伤春悲秋的印文加盖在豪迈大气的作品中,就极不合适。
位置要恰当
即合理恰当地利用印章补白点缀,此外,上款的上方处,不宜盖闲章,以免压人名头而失礼,下款章不宜盖在下方与作品下缘平齐处,以免作品有下坠感。在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钤盖印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用印有讲究
书法用印浅说
【网上邮展】—邮票上的篆刻艺术
书法临创16:书法作品常用印章( 姓名章、闲章…)及基本用法
(书法)印章 特点 要求
印章有讲究,千万别乱盖!——步客读书会(第4期)中华传统文化之篆刻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