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通蓝印花布的工艺之美
userphoto

2022.09.24 江苏

关注

───    服 装 设 计 师    ───

南通蓝印花布的工艺之美

作 者

倪沈键

吴灵姝

吴元新

蓝印花布源于唐宋,

盛于明清,

历经千年的工巧积淀,

深沉恬静的蓝白之美,

装点了人们的起居生活,

融入百姓衣、住、行等各个方面,

是民间百姓审美的

重要表现形式。

作为首批列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

民间传统工艺,

南通蓝印花布闻名遐迩,

享誉海内外,

为蓝印花布的保护和传承

打开了良好局面,

南通被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之乡”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

被授予“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等,

南通蓝印花布被列为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这一传统文化瑰宝穿越千年,

在当代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 

刺绣与蓝印花布相拼的枕头(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

蓝印花布的工艺特色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

其工艺产生于民间,

流传在乡村,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

经过了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完善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法

现存有关蓝印花布最早的记载

是在南宋淳祐年间的《玉峰志》

土产布帛一类中:

“药斑布,

中袱裀褥以麻苧布皆可为之,

布碧而花白,

山水鸟兽楼台士女之形如碑刻然。”

明代卢熊《(洪武)苏州府志》

苏州府志卷记载:

“药班布出嘉定,

其法以皮纸积背如板,

以布幅阔狭为度,

錾镞花样于其上。

每印时,以板覆布,

用豆面等药如糊刷之,候干,

方可入蓝缸浸染成色。

出缸再暴才干拂去元药而斑烂然,

嘉定志云布碧花白有若碑刻。”

1

镂刻纸版

蓝印花布的镂空纸版吸收了

剪纸、木雕、陶瓷等图案与工艺元素,

又以其特殊的艺术刀法,

塑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造型

对工艺而言,

材料是决定性的因素。

传统蓝印花布所用的模版

通过桐油纸版镂空刻制而成

其外观犹如剪纸作品,

有着淳朴、明快却又粗犷的风格

以纸质材料作为花版,

是我国纺织品印染技术的一个突破。

相比笨重的木质型版而言,

桐油纸刻制的镂空花版与布面

不仅有着更强的亲和性,

而且其刻制便利,

纹样更为丰富,

能够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审美需求。

▼ 

刻 版

洛油纸花版

印染一整幅面积较大的蓝印花布,

刻版艺人只需刻制一整幅图案的

四分之一或二分之一

在刮浆时,上下、左右转动纸版,

通过多次上浆,

形成完整的防染图案,

这不仅符合民间染坊

小批量生产的要求,

也是蓝印花布模版

在印染中的灵巧使用。

2

刮浆防染

蓝印花布刮浆防染技法

也是其工艺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早期的其他防染工艺

均以“绘”“扎”“夹”等手法

完成对图案的防染

而蓝印花布则与其不同,

使用了黄豆粉和石灰粉作为防染浆,

采用刮浆的方式将防染浆

通过镂空纸版刮至布上,

实现防染的目的。

待灰浆晾干后,投入缸内染色,

染成的布呈深蓝色,

给人厚朴、沉实之感,

故民间有人称它“老蓝花布”,

染好晒干后刮去浅浮灰浆,

灰浆所覆盖的区域露出坯布本色。

因此,在这一过程中,

浆料的粘稠度,

刮浆手法的力度与快慢

以及染液的着色力,

都会使蓝印花布图案

产生微妙的变化。

这种利用镂空版刮浆防染的工艺方式

巧妙地形成了蓝白相间的图案,

简便的工艺与朴质的纹样

深受民众的青睐。

刮浆防染

蓝印花布的美学特征

1

自由之美——自然手作的灵动

南通蓝印花布采用手工刻版、

手工刮浆、手工染色、

手工刮白的传统工艺,

赋予了蓝印花布制品独有的“手作特点”。

即便使用同一块模版,

经过各工序制作出的蓝印花布也不完全相同,

有其独特的优美之处,

而这正是其“自由”美感的来源

在蓝印花布的染色过程中,

染液会自然渗透至覆盖有防染浆的纹样边缘,

从而出现些许色晕现象;

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

防染浆自然开裂

靛蓝染液随着缝隙渗透到坯布上,

留下了人工无法描绘的自然冰纹

为原本单一的白色花型区域中

增添了淡淡的蓝韵,

赋予纹样一种富有自由美感的装饰,

使蓝印花布呈现出灵动与自由之美

特别是在白底蓝花的蓝印花布中

这种“自由”之感被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块白底蓝花布在完成

第一次刮浆工序后,

需要将第二块盖版覆盖在坯布表面,

再次上浆,

这一过程极易产生偏差

因为第一次刮浆后,

防染浆干燥使布面产生收缩,

因此在第二次盖版刮浆时,

很难完全对准花型

艺人们只能多凭个人经验完成上浆,

两次刮浆拼成的纹样会形成

略有高低错位的线、面次序和节奏。

正如日本民艺家柳宗悦所言:

“科学可以找寻规律,

但艺术谋求的却是自由。”

蓝印花布是人与自然相融的产物,

人们在微小的冰裂纹与适度的偏差中

感受到蓝印花布的自然之美,

体会灵动与自由之美。


蓝印花布冰裂纹

2

法则之美——严守规则的“适度”

民间蓝印花布不仅遵循着

传统的图案审美法则,

自由和谐,又端庄严谨,

还拥有着属于自己的“形式美法则”

从现今保存的诸多明清时期

蓝印花布实物遗存来看,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大多都

追求“圆”“满”“对称”的样式,

这既凝聚了历代百姓的集体性审美,

又是人们普遍追求圆满概念的精神诉求。

蓝印花布图案遵循的

“均衡对称”  “满而不繁”

“疏密相间”等规矩法则,

看似限制了人们随心所欲描绘

或是使用纹样的可能,

但在适度的应用空间内,

使功能与装饰得到统一,

也让纹样在被面、包袱中得以彰显。

除去散花纹样与循环纹样外,

传统蓝印花布均采用了定位的布局,

图案分为主题纹样、中心纹样、

角纹样、边框纹样等,

遵循了蓝印花布的框架设计法则,

内外纹样的互动与呼应,

中心纹样与边框纹样的融合与交替,

展现出了蓝印花布特有的“法则之美”。

一整幅蓝印花布被面,

可远观亦可细品,

无论视线聚焦在何处,

都能看到完整的纹样造型

各纹样之间又形成了一种“关系性”的律动

纹样彼此有起伏、呼应与节奏

展现了艺人们所需表达出的层次与均衡,

强调了画面中主题纹样的张力,

把握了纹样主次的关系,

既有整体形式感又具有装饰意味。

最基本的“点线面”幻化出

丰富多彩的蓝印花布图案,

这正是蓝印花布纹样

造型法则之美的体现。

“仙鹤寿桃”蓝印花布包袱布(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

3

纹样之美——纯朴自然的情感表达

南通蓝印花布纹样

造型生动,构图严谨,

被面及包袱布纹样有着

鲜明的图案形式结构。

蓝印花布在有限的色彩中,

力求造型手法多样、形式丰富,

并采用拟人、比喻、夸张等

多种艺术手法,

借用谐音、象征、喻意等

传统吉祥纹样常用手法,

表达出百姓对民间文化艺术的特有需求。

蓝印花布图案大多是

运用了自然界中典型的动植物形象

民间艺人们抓住其特征

删繁就简,精于构思,

把它融入到纹样中,

给人们以象征性的联想,

达到隐喻吉庆的目的。

蓝印花布纹样没有一点哀怨、悲观的灰色调子,

多是喜庆、祥和的气氛,

“年年有余”、“凤戏牡丹”等纹样,

“舍其形而求其神”的造型手段,

突出主体,省略细节

即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

省去细枝末节之处。

有的蓝印花布纹样

蓝白面积对比强烈、造型大胆、

不拘小节、粗犷拙朴,线条流畅活泼。

“凤戏牡丹”台布(国家博物馆收藏)

如在“狮子滚绣球”包袱布的画面中,

狮子头部硕大,

几乎占了整个狮身的一半,

以点为主来刻画狮子的面部,

整幅画面点、线、面运用自如,

将狮子表现得威勇而又可爱,

同时狮子的尾巴也被刻画得十分突出。

包袱布中的四个狮子在有限的空间中,

欢快地舞动着,

烘托出热闹喜庆的场面,

这种画面的包袱布,

一般都是家庭有添丁、婚庆、祝寿

大型活动时亲朋好友赠送的。

蓝印花布还有其他很多代表性的纹样,

例如表示幸福的

“麒麟送子”、“鸳鸯戏荷”,

象征多子的“松鼠葡萄”,

象征长寿幸福的 “鹤鹿同春”图案,

有些纹样还寄托着

希望有朝一日能“鲤鱼跳龙门”、“平升三级”

以及希望能考上状元的“三子夺魁”

它的题材都反映出老百姓朴素的理想

和吉祥的愿望,

用蓝印花布面料做成家庭各种日用品,

美化了居室环境,

显现了简洁高雅之美

“狮子滚绣球”蓝印花布包袱布(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

4

技艺之美——化缺为圆的美学表达

蓝印花布古称“药斑布”

“斑”这个字更能体现出其技艺的独特之处,

“斑”在《说文解字》中记载,

“斑,驳文也”,

现指杂色的斑点或花纹,

蓝印花布因印染工艺限制,

纹样以短线、点构成图案,

呈现斑点美

在长期的实践中,

民间艺人发现纸版镂刻的线条若过长,

在刮浆时则极易损坏纸版,

因此逐渐总结出使用“断刀”的手法

构成“线断意连”的图案,

这种技法是为了解决蓝印花布

工艺制作的问题,

但是无形中限制了蓝印花布图案的表达形式,

无论是腾龙麒麟,

还是梅花飞叶,

都只能通过小点、线条、块面组合而成。

这种疏密有致的点、线、面

来自于技艺的需要,

非但没有影响到画面的艺术效果,

反而形成了蓝印花布图案形式的内在规律,

充分有效地将自身的技艺限制

转化成一种独到的工艺表现力,

既是民间智慧的体现,

又展现了蓝印花布的技艺之美。

马上封侯蓝印花布纹样

5

生活之美——期盼美好的质朴寓意

历史上,

蓝印花布可以说是贯穿了人的一生

小孩子一出生,

老人们就早早准备好蓝印花布襁褓、小方被,

其图案都是吉庆有余、平安如意等,

保佑孩子平安健康。

由于包办婚姻

有些孩子在娘胎里就由父母听从媒灼作主定亲,

故一出生,

就用“梅、竹”花纹的蓝印花布襁褓布,

希望他们青梅竹马、幸福平安。

蓝印花布夹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

“梅竹双喜”肚兜(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藏)

当小孩长大学走路时,

大人们会给孩子准备肚兜,

保暖和防脏的贴身肚兜都用蓝印花布制作

“五毒辟邪”是最常用的图案。

五月初五夏季来临,

五毒肚兜的寓意是避五毒,

希望小孩可以不受蚊虫的叮咬。

当到了要谈婚论嫁的时候,

男女定亲后男方送给女方的糖果、糕点等

也是由蓝印花布包袱包裹,

大多是“凤戏牡丹”的纹样。

凤是百鸟之王,

牡丹是百花之王,

在南通民间,送给意中人的特定的包袱中,

凤凰代表男性,牡丹代表女性,

凤戏牡丹象征着男欢女爱。

结婚当日,新婚床上,

会有一床新的蓝印花布“和合”被。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新婚用的蓝印花布被不清洗,

洞房初夜,赤裸的身体上会留下青蓝的花纹,

象征一生相亲相爱;

垫被图案一般是“和合二仙”

被面纹样是“麒麟送子”等情爱题材,

期望早生贵子、和合一生

每当长辈过大寿,

晚辈要用印有吉祥纹样的蓝印花布等

祝寿礼品主动送予长辈,

以示孝顺和尊重

寿星使用的帐檐要换上

“福、禄、寿”三星高照的纹样;

亲友还会送上 “福寿双全”、“子孙满堂”

蓝印花布被面和包袱布。

百姓相信,麒麟能送子,

和合二仙能保婚姻美满幸福等,

在蓝印花布的图案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

以善的正面的形象来寄托对美的渴望

以抚慰人生。

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想,

向往和祈愿。


以传统之韵延续蓝印花布当代之美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民间流传至今,

曾一度衣被天下,

它深深植根于民间的土壤,

充满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殷切期盼,

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思想情怀,

也体现了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较大的转变,

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手作,

流传了千年的传统习俗也被简化或是改变

而传承保护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亦是保护农耕文明时代蓝印花布

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

对传统习俗的认同和继承。

1

守正创新,适应时代发展

蓝印花布作为曾经与百姓生活

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

实用性和民俗性在当代同样有着独特价值,

继承蓝印花布传统工艺之美的同时,

更要守正创新

把握“传统”与“创新”尺度

从而延续蓝印花布之美,

使其重新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以收藏保护的

诸多纺织印染实物遗存为基础,

不断创新设计蓝印花布图案、

丰富蓝印花布色彩层次、

拓宽面料应用及载体形式,

设计了蓝印花布服装、包袋、壁挂、工艺品、鞋帽

多个系列的蓝印花布作品,

多次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大奖,

蓝印花布系列作品被

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北京民族文化宫等机构收藏。

创新的蓝印花布作品还在欧美、东南亚等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览,

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肯定。

“青出于蓝”真丝系列床品是国家级

非遗南通蓝印花布在

现代家居生活的一种创新应用

该作品在纹样上选用传统蓝印花布纹样中

最经典的“团花”纹样元素

并通过放大,

使其更富设计感和现代感;

在材质上,

突破了传统蓝印花布

只能在棉布材质应用上的局限,

创新性地在真丝面料上进行印染,

使作品更有质感,

拥有更高的舒适度;

在色彩上,

运用精湛的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使纹样呈现出深蓝、中蓝、浅蓝多种蓝色系,

并配以银色主色,

使作品在色彩上更加丰富、协调,

提升了整体的品质。

该作品将富有吉祥寓意的团花图案

与不同层次的蓝色镶嵌,

在一个有限空间中将简洁而又朴素的蓝白之美

表现得余韵无穷。

《青出于蓝》的设计不仅注入了

传统文化的“特性”与现代艺术的“灵性”,

更展现了蓝印花布

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艺术之美

“青出于蓝”蓝印花布真丝床品系列

2

师古鉴今,提升文化品位

近十年来,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人团队

一直与艺术大家韩美林先生合作,

将其设计的天书、岩画、古文字等图案

用蓝印花布的工艺语言进行再次创作,

在保留核心工艺的基础上,

制作成大型的空间装饰布,

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这些创作的蓝印花布大型壁挂,

循环图案单元长度往往达到1米至2米,

远大于传统蓝印花布0.4米至0.5米的循环单元长度,

其次图案花型较大,留白较多

与传统蓝印花布断刀的碎花形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传承人团队

在坚持蓝印花布核心工艺不变的原则下,

通过刻制两套版甚至三套版

来实现大面积的连续花型套版问题

并利用手工蓝印花布断刀、接版、

多套版、冰裂纹等艺术效果,

最终呈现出既有传统图案韵味

又有蓝印花布工艺之美的艺术壁挂,

充分延续了蓝印花布传统技艺之美。

作品先后在北京、杭州、

银川韩美林艺术馆中陈列,

在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专题展出。

韩美林艺术馆展出的蓝印花布大型壁挂

3

塑造品牌,焕发发展动能

明清以来,

全国各个县市都会有染坊老字号,

他们前店后坊,生意十分兴隆

据调研,清末民初

江苏南通市注册的染坊有十九家之多,

仅南通启东县就有德升和染坊、

中央染坊、朱万丰染坊、同兴染坊、

王裕丰染坊等老字号染坊。

近年,南通“元新蓝”蓝印花布品牌

将手艺人名字或与品牌名融为一体,

既是对品牌质量的保证,

也是传承人精神和手艺品质的体现。

事实上,染坊老字号形象塑造

和品牌创造对蓝印花布传承过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是品牌内涵的重要体现,

是南通蓝印花布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以及顾客忠诚度培育的有效途径,

更是南通蓝印花布品牌文化值增值的重要来源。

“元新蓝”品牌,

将蓝印花布的传统美学内涵

与现代生活需求相融合,

设计了一系列工艺礼品、日用服饰、

家居装饰等用品,

既保留了蓝印花布的含蓄质朴,

又突出了其在现代生活的实用价值,

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与美学的重新感知,

唤起人们在快节奏的当下,

能够用心感受过去的慢生活。

“元新”也寓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期望蓝印花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互相交融,

在传统中创新,

创新中又不失传统,

将匠人的工匠精神在品牌中得以体现,

同时让蓝印花布

工艺之美、纹样之美、

艺术之美、生活之美得以传承。

“元新蓝”生活美学体验传承品牌馆

“元新蓝”品牌原创设计包袋系列

结 语

穿越千年的蓝印花布

蕴藏着丰厚的美学意蕴、

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寄托着千百年的真挚情感,

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是人们智慧的结晶。

进入新时代,

蓝印花布的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

应当因时因势,

在师古鉴今、服务人民、

守正创新上迈出稳健的步伐,

让蓝白之美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

得到传承与延续。

内 容 来 源

/华夏衣裳/

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传统文化新解读

点击关注下方「公众号」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点击关注下方「视频号」

观看华夏衣裳第三届

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研究学术论坛

精彩剪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蓝印花布
传统灰缬在国染馆初步复活
【一席】吴元新、吴灵姝「守望蓝印花布」
布中青花——一份专属于南通的绝美荣耀
【书人书语】《邳州蓝印花布》后记 | 随笔 王如坤
浙江民艺深耕计划「美在民间——桐乡蓝印花布的历史及创作」展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