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读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有效整合

这是一堂数学展示课,听完以后我陷入了深思……

【教学片段一】

大家一起拍手念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4只青蛙4张嘴,8只眼睛16条腿,4声扑通跳下水……”开始两句学生念得挺整齐的,后面的就不是那么整齐了。在学生参差不齐的儿歌声和听课教师的笑声中老师开始提出问题。

师:这首歌唱得完吗?

生:唱不完。

师:唱到后来比较累了,能否用一句歌词把它全部唱完?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

生:能。儿歌中的数字是有规律的。

师:能用学过的知识把它唱出来吗?

(学生思考)

生:能。“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师: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都有规律可寻,今天老师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探究规律,好吗?

【解读与思考】

重视创设情景,整合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因素。

可以看出:这个环节是老师精心设计,动了一番脑筋的,教材上没有这样的内容,恐怕一般教师也难以想到,我为她的情景创设而喝彩。她的成功之处在于把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特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儿歌的出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引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大兴趣就是成功教学的开始。科学家们认为,“问题”是引起人们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发动机”,“问题情景”是创新的“孵化器”,而数学家则称“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浅显的儿歌也蕴涵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说明数学不是写在书本上的枯燥无味的东西,我们身边随时都会遇到数学问题,它亲切而有趣。如若在教学的过程中反复让学生体会以上特点,那么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恐惧心理迟早会消除的。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目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充满文化气息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师生间生命与智慧的互动,是一种美与力的灵动。

在平常的教学中为什么一般的教师难以达到这一步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有它自身的特点:作为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它客观而又复杂,有时计算起来比较烦琐;加之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寻找“问题情景”相对比较困难,部分教师索性“偷懒”,久而久之形成习惯。

其次尽管绝大多数的教师也都受过专业师范教育,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不够,教学理念更新不够,容易走上急功近利之路:因为考试基本在基础环节中进行,学生为分数而学习,教师为分数而教学,家长为分数而烦恼,加之“分数不够钞票凑”的社会现象,部分教师把大把的精力用在了认真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上,不愿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本节课的题目会做了,任务就算完成了。

再其次少掉“问题情景”这一环节,对教学并不造成多大的影响,直接进入主题反而节约时间。轻问题重结果,轻解题思想重解题技巧的传统教学往往更能产生直接的分数效应,甚至少费时间,少走弯路,深受不爱动脑筋的学生的欢迎。

殊不知长久下去学生是很容易形成高分低能的情形,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阻碍。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为学生创造怎样的未来,学生就为祖国创造怎样的未来。课改呼唤“还学生兴趣!”

【教学片段二】

老师让学生照图为餐桌配凳子,同一种搭配却有三种不同的方案。老师规定同学们分别完成指定的一种方案,并要求大家在完成自己任务后可以选择其他方案,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合作完成。这是一个学生动脑动手的环节,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始动手操作了,很快多数同学独立完成了,还有的在别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当三种不同的数学表达式出现时,同学们的惊喜写在了脸上,仔细观察三种不同的表达式可以化简成同一个表达式。紧接着老师又说了,这样的表达式真的反映了搭配规律吗?学生开始思索对猜测的规律要验证了。最后老师和同学们归纳得出探索规律的一般过程:观察——猜想——验证——证明。

【解读与思考】

重视以人为本,探究合作,整合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因素。

这是本课最重要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课件,教师设计好“陷阱”,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争对不同的个体作出不同的要求,可以完成一到三种不同的方案。新课程基本理念指出:“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位老师让她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智慧轻舞飞扬,让她的学生在经历中以学会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鼓励他们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既增进他们之间的感情,又激起了部分学生的斗志。

在平常的教学中,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希望学生说标准答案,追求整齐划一的思维方式,以减轻自己授课、批改作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老师把自己认为最为捷近的解题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再三叮嘱他们只能怎样,不能那样。把鲜活的生命和灵动的个性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了,这对教育来说是一种悲哀。我想起了听到的一次数学公开课。教师把本节课涉及到的已学过的知识内容面面俱到地复习了一遍,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像打乒乓球一样,你来我往,师问生答,好一副热闹场面。仔细一观察才发现教师是在与部分优秀学生的默契配合中营造出来的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多的是为了顺利完成教师在课前预设的教案,更多的是以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出现在课堂。也许他们更想展示教学设计与过程的一种所谓的完美统一,却偏偏忽略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是呀,在教学中要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把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好的一个个“陷阱”不落痕迹的让学生自然地掉进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学片段三】

在学生基本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老师又给出了一道正整数表的排列规律题,课堂再次进入高潮。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得比较好,有的重复了前面同学的意见,还有的并没有说对。但不管如何,执教者总是微笑着赏识他们:说得真好,说得不错,你们说他答对了吗?尽管还没有找到正确答案,我们还是要给他鼓励——总之一切都是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着,很少看到学生紧张。

【解读与思考】

重视赏识,爱心,整合数学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赞可夫曾经断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800名成就最大的20%和成就最小的20%进行了对比,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就最大的个性心理品质明显高于成就小的;他们个性心理品质中表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进取心、认真自信、不屈不挠等。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是多么的重要。江苏的赏识教育、上海的成功教育,李镇西的爱心教育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赏识教育是江苏南京的周宏首先提出来的,赏识教育让本应该进聋哑学校的周婷婷不仅像正常人一样走进普通学校,而且还考上了大学。     

然而赏识教育教育也好,爱心教育也好,要求老师更多的是具有耐心。这样的教育观念对学生的终生学习是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的。但遗憾的是,为了升学率部分教师往往认为奖与罚同样能达到鞭策学生的目的,赏识、爱心像“中成药”副作用小,但见效慢;惩罚却像“西药”副作用虽然大点但见效快,只要学生成绩拿出来了就行了;加之部分学校为了升学率往往不停的更换任课教师,对学生及任课教师的评价常常还只停留在成绩好一切都好说的基础上;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也是简单片面地从进入重点高中、大学的学生人数上来谈论,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改革像火车进站:声音大,速度慢。要真正落实数学教学的改革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师作为当事者必须站在改革大潮的浪尖,从无奈的应试与应付教育的怪圈中摆脱出来,抛弃功利,享受教育,心中装着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与未来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自由、和谐、愉悦的氛围中作思想与生命的“畅游”,体会学习、创造的快乐。

 

【教学片段四】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电脑屏幕上出现带有青蛙图案的儿歌……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三种方案摆放的餐桌和椅子……

【解读与思考】

重视信息技术,整合数学教学中的科技因素。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增色不少。有关实验表明:听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数学题的速度。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右半脑控制人体左侧器官并主管立体图象、音乐艺术和形象思维功能。当右脑受到刺激时,他能快速地把储存在脑内的信息直观化、逻辑化,并能激活左脑,促进左、右脑功能的协调发挥,引发丰富的想象、触发创新的灵感。同时形象的画面带给人无限的思考,在线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共享资源。

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其模式的陈旧和手段的落后导致课堂教学效益的低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展示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想“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能量,看到自己劳动成果时,他们就体会到学习、创造的快乐,对人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和自豪。”

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春天,带来了新气象,带来了新成效。变过去的“复习引入”为“情景创设”,变过去的“讲授灌输”为“引导探究”,变过去的“被动者”为“主动者”,实现“教”与“学”的观念大转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引进,唤醒了“沉闷”的数学课堂。“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新的课改下将得以实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听课体会
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分数的意义》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说课稿
走出误区,让多媒体数学教学放飞学生思维翅膀
Z+Z 课题研究
送给所有年轻教师:一堂好课需要具备四个条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