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效教学讲座五之一(对数学有效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1、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1.1、为什么探讨有效教学.

⑴新课程改革的六大具体目标.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⑵新课程改革所阐释、限定的教学改革内容与方向的先进性是无可争辩。但是原有的课程中未“过于”“过分” 的倾向和现状是不能改变的。

⑶由于教师个体对课程改革领会的偏差,和具体教学行为自身的复杂性,在实验过程中:①出现了课改理念的单向诉求与教学实践相断裂的现象;②出现了矫枉过正、教学不到位的现象;③出现了抛弃优秀传统,一味追求“创新”,无效教学突出的现象;④教学实践的某些方面走入了误区。

⑶新的课程改革应继承优秀传统,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①作风要朴实,工作要扎实,教学要真实;②要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心态下平平淡淡搞教学;③要解决课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强调有效教学,探讨有效教学成为新的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

 

1.2、什么是有效教学.

⑴有效教学是随着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在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问题,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的?

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最重要的指标。①教学是不是有效,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的任务,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那么教师教得再累再苦也是无效的。②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所要达成的目标,选择适合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等。③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对高效的追求而出现。

⑶到底什么是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教学就是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是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是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

⑷对于中学数学来说,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呢?如果我们的数学课能留下思维,留下数学意识,留下数学思想,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数学教学就是有效的数学教学。

1.3、怎样实施有效教学.

怎样实施有效教学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有效教学是一套完整的策略,这方面很多智者都谈得很多,我想从一个中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⑴把有效教学做为评课的标准。把“有效教学”做为一个评课标准,是针对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提出来的。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效率和效果。

①根据我校的实际,我认为评价一节数学课是否有效有两个衡量标准,即两个95%:ⅰ本节课95%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ⅱ本节课所学内容95%以上学生能掌握。

②有了每一节课的两个95%,就能保证教学的最终质量,也就是第三个95%——水平测试和高考时,95%以上学生都能取得合格好成绩。ⅰ前两个95%只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效果高低的标准,还不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全面标准,因为一节课的好坏,除教学效果外,还应有其他方面的内容。ⅱ保持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两个95%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其他方面的评价就没有意义了。ⅲ后一个95%,是对一个学科最终教学质量的下线要求,是保底的下线,而上线是不封顶的,当然是越高越好。

③为什么要提出“有效教学”这样一个评课标准、因为在我们的课堂上存在着许多“无效”现象。这种“无效”现象的主要表现:ⅰ是课堂上许多学生精神不集中,不认真听讲,甚至有睡觉的。而老师对这种现象不闻不问,不去努力组织教学,不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味的讲下去。这样的教学,能收到什么效果?ⅱ表现是老师的讲课虽然没有什么明显错误,甚至还是在很认真地讲,但课后,多数学生没掌握,甚至不懂。拿两个95%的标准来衡量,这种课完全可判定为无效教学的课,这样的课虽然为数并不多。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在很多老师的课堂上,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无效”现象。正是这种“无效”现象,在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⑵把有效训练做为质量的保证.在中学生中有这样的顺口溜:物理难,化学繁,数学的习题做不完。它从一个侧面说明学数学需要做很多的题目,的确,数学是做出来的。

①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缺乏训练是万万不可的。训练,是学习数学重要的也是极为有效的方法,我们都希望对学生训练的效果达到最佳。ⅰ通过有效训练,教师可以获得宝贵的学情反馈信息,调整修正教学,达到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ⅱ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这个教师的训练水平的高低。ⅲ有效的数学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训练,有效训练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②怎样做到有效训练呢.ⅰ教师必须明确新课标,对新课标的要求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课讲透,讲练到位。

ⅱ教师要调查学情,研究学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分层要求,分类训练。ⅲ教师具备试题编制技能,目前由于有大量的试题集,有部分教师经常照搬照抄练习题和考试题,导致自己本来应该具备的试题编制技能的丧失,这样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如目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作业量过大等问题,其中教师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己能否编制试题。会编试题的教师如果心态正常,一般说来,他的学生课业负担就不会太重。反之,教师自己很少或几乎不编试题,他所教的学生往往负担就过重。教师要精耕细作,要以教师的时间换回学生的时间,教师不入题海,精编精选习题,学生就不能跳出题海,正所谓“师入题海,生脱苦海”。

ⅲ要注重以考代练,及时纠错总结。“听”只是一个输入过程,“考”才是输出过程,且是一个认真输出的过程。我们常常重视学生的补弱、补差是对的,也是必要的,但要知道训练解答的规范性比补差来得更容易。考后要立即批阅并做出统计分析,为针对性评讲提供依据。评讲是艺术,常言道,“学做诗,功夫在诗外”,而“学解题,功夫在题外”,在分析统计与总结中,对考题的解答要进行得失总结,没有总结就没有心得,题目就白出了,白练了。

ⅳ狠抓“限时训练”。数学考试的时间是很紧的,要争分夺秒。那么平时训练一定要有速度意识,要加强速度训练,解一道题耗时过多,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所以每周至少做一次“限时训练”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③数学解决问题的最常用的方法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ⅰ我认为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抓住以上两点,既把握好一节好课标准和做好有效训练。ⅱ实施有效教学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永恒的追求,但要真正实现数学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长期的努力和付出,也需要全体数学教师的共同研究和探讨.ⅲ只有数学教师的有效思考、有效设计、有效组织,有效训练,才能真正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2、对数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南大哲学系郑毓信先生更是借鉴和推广当今先进的学与教理论。正基于上述的若干认识,本文从数学学与教出发,结合对相关理论的思考,从而得出对学与教的若干认识。

2.1、数学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

⑴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剖析.

①建构地学的基础:已有知识经验。在学生接触某一形式化的数学知识之前,他们头脑中己发展了许多非形式化的数学知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构成了新认识活动的基础。每个学生因其个人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导致对一些数学知识理解的个体差异。

②建构地学的过程:模式建构。新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建构过程。这因为数学知识表现为抽象的数学模式。即不论是数学概念、定理、定律、法则、公式等,都可视为模式,而且这种模式还透露着多样性,仅就概念而言,有表现为对一类实物外延描述的抽象,如“圆”;有表现为一种运算过程,如“导数”;还有表现为公理系统的抽象化,如“群”的概念,等等。因此,若形式地对数学知识划分的话,有数学模型、认知图式、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等。

③建构地学的要素:情境、活动、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

ⅰ情境。真正的数学总是与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归属和固着新知识,诱发学生及时改造或重组己有认知结构,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并且能牢固地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ⅱ活动。数学活动包括为理解数学抽象所必需的物质形式的学具操作:有物化对象(图形、符号)的思维活动;数学语言表达活动等。其中高级的数学思维活动以直观的操作为基础,通过外显活动,使动作内化为运演,事物内化为符号。

ⅲ合作交流。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个体建构对知识理解的过程,个体的认识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显然有一个交流、反思、改进、协调的过程。

ⅳ意义建构。数学学习是学生的自主建构,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培养其主体意识,弘扬其主体精神,塑造其主体人格,确立其主体地位。

⑵数学教学是一个建构地教的过程.

①数学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促进学生建构地学。通过对数学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教师们都努力通过改进数学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比如,注重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注重交流与合作,逐渐关注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

②有效数学教学过程探析:建构地教。学生是建构性数学学习的主体,但就建构的情境而言,需要教师为其创设;若缺乏必备的知识基础,还需要教师为其提供;方法与策略的匾乏,仍需要教师为其传授;至于兴趣不浓、热情不高、意志不坚等非智因素,更需要教师为其调控,因此,建构地学显然离不开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

③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充当不同的角色。ⅰ组织者。在建构议意义下,教师的职责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根据具体的情境和目标,决定学习形式为“独立探究”、“小组学习”还是为“班级讨论”,并且能有地有效地加以组织。

ⅱ激励者。这里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独立学习有其两面性,教师应担当起学生李匀激励者的角色,比如,正确的鞭策,适度地勉励,及时地褒扬等。

ⅲ促进者。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活动,并非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教师就不应成为数学知识的给予者,而应切实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

ⅳ引导者。在建构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ⅴ评判者。正因为如数学学习的建构性可能导致对知识理解的千差万别,教师要对每个自主建构者予以评判,提出优点指出不足,提供参考给出建议,以便学生进一步探索。

2.2、着眼于自主建构的数学教学模式.

⑴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为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比如,支架式教学中强调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其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即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这一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操作;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⑵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这类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称谓“抛锚”。这种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⑶还有一种可以借鉴的模式称为随机进入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现一问题的多方面理解。这一教学包括如下环节:①呈现基本情境;②随机进入教学;③思维发展训练;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

⑶时代呼唤我们要改进传统的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对当前学校数学学与教的深入分析研究与反思,数学建构观如一把双刃剑,剖出低效学习的根源以及高效学习的出路,提出了着眼于学生自主建构的便于操作的数学教学模式,以引导学校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

3.1、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⑴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①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

②学生是否有进步或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标准。其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其核心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能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等。

③具体看是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否鼓励学生的合作交流。

⑵“数学课程教学,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⑶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标准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

①在数学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仅当作教育的客体,视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无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需求,轻学重教,以教代学.

②单纯重视知识、技能的传递、训练,忽视知识发生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单纯结论的教学,缺乏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独特性和持续性;忽视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交往.

③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过程质量、实现师生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而把“达知识之标”视为唯一的追求,致使学生被动学习、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学数学感到厌倦,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

⑷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分析和探讨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以促进具体的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3.2、转变教学理念.

⑴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①我们必须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育理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理念。

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有效性改革引向深入。

⑵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①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学活动的素材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②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开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⑶教师、学生及数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数学课堂必须成为数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①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

③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真正做到“经验共享”与“教学相长”。

3.3、优化教学方法.

⑴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⑵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合理的解释,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

①在获取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②要把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

⑶要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

①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

②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③教学方法一般可以抽象为5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探究。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⑷教师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进行教学。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⑸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这是影响与保持有意义学习的第一个重要认知结构变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①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呈螺旋形、往复递进、非封闭的上升结构,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原有的知识点相联系,确保自己的教学能够从已知到未知,较难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

②前面所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固着点,这样使新的教学既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又能逐渐有所提高。

3.4、改进教学过程.

⑴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

①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②一定的课堂教学结构决定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教会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为基本结构,教师的“讲”束缚了学生的学。

⑵在尝试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去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应由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构成。

①学习准备。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

②学习实践。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针对遇到的问题,摄取已有经验中可以利用的部分进行思考和实际操作,担任个人的见解和疑难。

③学习反馈。让学生根据对问题的不同理解得出的不同结果、不同见解进行再学习。引导他们找出不同结果、不同见解的关键,调整思路,进行新的探索和评价。

④学习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一节课里进行了什么样的活动,是用什么方式活动的,活动过程中自己是否具备良好的条件等。这是数学内化的需要,也是学生了解、认识自己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思想、方法的需要。认识、控制、调整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形成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

3.5、改革教学评价.

⑴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⑵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数学的实践性较强,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实际上是从现实材料中抽象出来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现实材料的形式化,它与自然、生活密不可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知识的检测上,在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演绎能力及实际应用能力都应成为评价的重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评价形式应灵活多样。

⑶对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学习状况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同时,对学生实施评价,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以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⑷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活动的信息,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的能力,为组织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⑸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最终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4、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各种理论与实践,我们已度过了改革初期的不知所措,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要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掌握有效教学的一些基本途径和基本策略。

4.1、进行教学内容的创造性使用.

⑴新课程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以为要体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依据是新课程的理念,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要遵循科学性的特点。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的学生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

⑶教师必须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会为他们提供思考的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机会,才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迁移,也可以渗透转化的思想。

4.2、有效练习设计.

⑴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教学目标的达成,练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换言之就是练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的来设计练习。

⑵那种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往往是无益的。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4.3、作业设计的分层考虑.

⑴不同的孩子要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要有不同的发展。分层作业就是一个不错的手段。作业不仅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练习,也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评价手段,多一把评价的尺子,我们就会看到更多地优秀的孩子。当然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这需要从至上而下的改革。但我想我们要肯于尝试,要肯于走自己的、符合孩子需求的路。

⑵无论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还是实施,都需要教师把握这个要点,即:“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要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只要我们以此标准,不断地去研究,去反思,我们就一定可以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有效教学的课堂。

5、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感悟

记得第一次认识张勇成老师源于“me博客”,那次我真准备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小数乘整数》,无意间便在“me博客”上看到张老师的教学视频,当时就张老师的魅力折服了。今天,张老师来到了我们培训班,给我们全体骨干班学员做《例谈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专题报告,为此我今天特地早早的来到了班级,聆听张老师的精彩报告。关于有效教学的报告,之前也听过很多次了,可是今天听完张老师的报以后,又有了新的收获和感悟。

5.1、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解.

⑴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⑵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⑶有效教学,具体量化到实际教学中,应该包含五个维度: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5.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⑴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情境。

⑵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

⑶创设源于数学知识本身的问题情境.

⑷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

5.3、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⑴期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工作是低效或是无效的。

⑵其实有效教学,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所追寻的目标和境界,它可以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5.4、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⑴准确把握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与学生交往中最重要的媒介。教师在备课时,必要要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

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②教材中所呈现的情景和题目的作用和意图是什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有效的资源?

③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

④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体会编者的意图,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⑵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还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所从事的认识教育教学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⑶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教学内容"

①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

②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⑷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对于我们新教师而言,坚持写教学反思尤为重要。

(来源:钟炜的博客 阅读原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评课稿精华汇编(三)
听课心得体会10篇
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价值及策略研究
“小学生探究学习方法”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