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疏肝解郁除了柴胡剂和逍遥散,还有一方

小编导读

提到胁痛、吞酸、口苦等肝郁的症状,你最先想到的治疗方案是什么?相信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会说出“小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方子。但一见肝郁就用柴胡剂真的正确吗?当使用柴胡剂治疗无效,又应当从什么角度辨治?这首从肺治肝的“一贯煎”不可不知——

条文解读

肝肾阴虚,血燥内热,是一贯煎的主要病机,而肝气郁结只是继发病机“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完全是一派肝肾阴虚兼有郁热的病症。“脉细弱或虚弦”,也是肝阴虚有郁的特征。至于“疝气,癥聚”,也是肝经的病症。所以不管是肝经血分的癥积,还是气分的郁结,只要有肝肾阴虚内热郁结,都可用此方加减调理。

方药解析

此方以北沙参配麦冬,养肺阴兼清虚热。为什么要补肺阴呢?中医认为,肺金能克制肝木。当肺气肃降正常,肝气就不易亢逆,肝火就不易上冲。

生地黄滋肾阴而清血热,枸杞子养肝肾之阴而明目,当归补肝血,三药合用,滋养肝肾的阴血,兼有清血分虚热的作用。如此肝肾肺三脏真阴同补,金能平木,金水互生,水木互生。

最后再加入川楝子入肝经,疏肝郁,泻肝经的郁火,导热从小便而出。川楝子的用量很小,只用了一钱半。因为川楝子太过苦寒,苦燥易伤阴血,所以肝肾阴血亏虚的病人不宜多用。

独创“经纬相合”辨证体系——

临证心得

1)肝经阴虚有热,表现为眼睛干涩、舌红少津、咽干口燥、胁肋胀痛等,以肝经症状为主者,此方有效。

(2)肝胃阴虚,表现为胃胀胃痛、胃中嘈杂不欲饮食、舌红绛等,以胃经症状为主者,此方有显效。

(3)肝肺阴虚,表现为干咳、咽喉干燥、气上逆等,以肺经为主的疾病用此方也有显效。

所以此方对肝、胃、肺三经的阴虚郁热证多有显效,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方中的川楝子不宜多用。如果病人气郁较重,可以加入郁金、玫瑰花、厚朴花等比较和缓不燥的疏肝解郁药,不宜用柴胡等辛散外透药,否则有劫肝阴,加重胁痛的弊端。

医案举隅
01

医案一:支气管扩张

陈某,女,46岁。长期咳嗽咯脓血痰,肺部检查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每次感染必用抗生素治疗。近年来逐渐耐药,疗效不佳,所以现在几乎每天都在咳嗽,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近来干咳气急,阵发性加剧,偶有少量白黏痰咳出,每咳剧时面红急促,平时脾气急躁,大便偏干,小便稍黄,睡眠多梦,口干时苦,口渴不明显,月经量偏少。

望诊:面色红润,两颊明显,形体偏瘦,舌质红瘦苔薄干。

脉诊:两脉弦细数。

辨证分析:长期咳嗽,久病伤阴,现两颊发红,脾气急躁,干咳气急,脉弦细数,辨为肝肺阴虚内热,木火刑金。

拟方:一贯煎合百合知母汤加减。

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当归9g,北沙参9g,麦冬9g,川楝子3g,百合30g,知母9g,川贝母3g,百部30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结果:服药当天,咳嗽大减,7剂后病情全愈。二诊守上方再服7剂,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深入解析“千古疑案厥阴病”——

02
医案二:肝炎胁痛

孙某,男,38岁。患慢性乙型肝炎,久治不愈。两胁隐痛,时作时止,劳累操心时加重。伴有长期失眠,眼睛昏花,头颈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偏干结,尿黄。查看前医治疗,乃从阴证论治,用药一派附子干姜,外加艾灸。

脉诊:两脉弦芤滑数。

望诊:舌质偏红,舌苔薄少。

辨证分析:

(1)慢性肝炎,久病不愈,已有肝肾阴虚,且过用辛热药,阳亢更甚。

(2)脉弦芤滑数,口干口苦,长期失眠,劳累操心加重等均为肝肾阴虚,虚火内郁的表现。

拟方: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生地黄30g,枸杞子15g,当归9g,北沙参9g,麦冬9g,川楝子3g,白芍15g,炙甘草6g,川芎3g。

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结果:服后胁痛消失、睡眠良好,诸症大减。嘱守方7剂,停药观察。诸症消失。嘱忌口辛辣发物,心情舒畅。半年后再复查乙肝五项指标,表面抗原转阴,表面抗体产生。


经方医学重磅新书

通过本文的讲解,你是否对于一贯煎和肝郁的治疗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 本文内容出自《千古疑案厥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厥阴病篇》一书,那么一贯煎和厥阴病有什么关系?

· 本文所在的“内伤厥阴病之肝阴血亏虚证”一章中,对于此类病证,还有哪些经典方是我们不可不知的?类似肝郁不可一味地用柴胡这样的临床关键点还有哪些?

更多关于厥阴病的解析,将在《千古疑案厥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厥阴病篇》一书中为大家具体呈现。本书既是经方临床大家余秋平教授研究经典的心得体会,更是其数十年的临床经验奉献,书中有大量的临床案例,和详细的临床思维过程分析,是余老师平时带教学生的真实体现,务求真传实效。

《千古疑案厥阴病:余秋平讲<伤寒论>之厥阴病篇》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电子书

本书是经方临床家余秋平教授所著“经方原创书系”第二册。余秋平教授以凭脉辨证、中西医理合参为特色,根据内伤外感之异,形成“经纬相合”的辨证体系:外感病,以六经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为纬;内伤病,以六经辨证为经,脏腑辨证为纬。本书对六经辨证中最为疑难复杂之“厥阴病”进行越辨越明地阐释,力求直抒仲景原意,融会后世新知,构建完整严谨的厥阴病辨证体系,紧密贴合临床。

因假期库房放假,悦医家·中医书院 9月29日~10月12日暂停发货,期间订单将在10月13日按订单顺序陆续发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名家医案」滋阴补肾,平肝潜阳,化痰开郁治疗眩晕病
关于肺阴虚、肝阴虚、肾阴虚
失眠的处理方法汇总
读《姚贞白医案》有感
注解;李可老中医医案,乳衄
[转载]中医辨证歌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