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尖上的节气——秋分》

(来源 林杉声音杂志 linshanshengyinzazhi)



舌尖上的节气——秋分


秋分时节,有一个习俗叫粘雀子嘴。细溜溜的竹竿挑着圆鼓鼓的糯米团,竖在田边地坎,糯米团又甜又粘,粘住麻雀的嘴,急得它们晃脑袋挠嘴巴,再也无法啄食谷穗穗里的米。如同海妖塞壬甜美的歌声,美食是一种诱惑,让麻雀们落入美味的陷阱,也让我们的味蕾有了崭新的体验。


这种糯米团,北方叫它元宵,江南名之汤圆。元宵是一些立方状的馅块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直到滚成一个小雪球。汤圆就像包饺子,先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糯米片,再搁上馅料,四围捏紧成桃形。馅料是芝麻和白糖,北方的工艺是和匀凝固切块,江南人拌匀即可。粘雀子嘴的米团团只是一团粘性极强的糯米面,内无馅料,类似粘知了用的面筋。粘了雀子的嘴,我们就有更多的小米下锅了。

说说小米吧。小米色黄味甘,为五谷之首。记得小时候最爱喝的就是小米粥。粥面上浮着一层脆薄的油亮的米油,用舌尖轻轻一触,那层粥油就会凹出一个小酒窝,让人脸红心跳的小酒窝。我喝小米粥的时候,总是先让嘴唇沿着碗的边沿溜一圈,慢慢地拖动粥油,像蚕儿咬食桑叶那样,吃掉这张薄香饼,再喝粥,温度正适口。浓香粘糯的小米粥加上一大勺红糖,犹如金黄的田野笼罩了一层琥珀色的暖意,这叫黄昏,红糖小米粥的味道就是黄昏的味道,甜味醇厚而清香悠长,粘度强而又绵软适口,让人如饮琼浆,似品奶酪,满嘴甜香。红糖小米粥活血化瘀,气血双补,是粥中极品,产妇常以此粥补血养元。

红糖小米粥是一种甜粥,裹了馅料的米团团亦是甜食,二者在饮食文化渊源上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粥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美食。《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古人以膏粥祭祀蚕神。膏粥为浇上肉汁的甜粥。宋朝人以雪白的米粉面为外皮,包裹了红糖等馅料,呈圆球形,看上去很像白胖胖的蚕茧,这就是汤圆。

秋分的另一个习俗就是喝粥,不过,这粥叫“秋汤”。大凡节日的食物都讲究讨个好口彩。苋菜鱼片汤叫秋菜,也叫秋汤,有一首民谣流传至今:“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喝秋汤,喝进去的是健康,喝出来的是平安。秋分时节,寒凉渐重,多出现凉燥,饮食应以清润、温润的食物为主,润养最多的粥汤,如甘蔗粥、百合粥、栗子粥、胡萝卜粥、冰糖银耳汤、无花果白鲫汤、百合杏仁枇杷粥,均有清热润燥、益气生津、之功效,且口感味道极好,为秋分当令美食。

秋分真是一个美好的节气。“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北宋谢逸《点绛唇》),古老的诗歌呈现着秋分时节的动人之美迷人之媚。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均分昼夜,平分秋季,秋分处于美好事物的中心,犹如花朵处于新叶和鲜果之间,又如河流处于稻花和麦浪之间。秋分收春豆,秋分稻(晚稻)见黄。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秋分时节的场院,圆鼓鼓的玉米棒躺在上面,它们饱满的身体紧紧地挨在一起,就像一群性感的沙滩美女,沐浴着秋天的阳光。“百谷之长”高粱呢,红通通的高粱穗子堆成一座小山,有一些细细的梃秆还挑着重重的穗子,斜倚在麦秸垛上。想象,那些穗穗抡起来,在石头上摔打,高粱米如小虫乱飞,这种脱粒方式依然有着工业革命之前的美。高粱米是熬粥的食材,梃秆和穗荛可加工成笤帚,握着它,我们的双手就会生出一些蓬蓬勃勃的力量。

清人郑板桥最喜喝粥:“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郑板桥,乾隆时进士。在潍县任知县时,他在县署中画了几幅竹,就去煮糊涂粥。他的字体也极类竹叶,八分半体,有一幅年画叫《难得糊涂》,看上去字中有画,画中有人间情趣。这煮的糊可养家,叫糊口。“糊”的本义同“餬”,稠的粥,用以填塞肠胃,维持生活。

美食是一种想象,是对生活的美好想象。玉米是粗粮,如何粗粮变细粮并把玉米的清香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这才是对生活有所升华。煮玉米粥时,先用牛奶把玉米面调成糊,然后,锅内加水,旺火烧沸,倒入糊糊,用铁勺搅拌均匀,再转小火慢煨至粥熟。玉米含有大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如果想让玉米粥营养再丰富一些,可在粥熟后打散两枚鸡蛋,淋在碗里搅匀,再慢慢倒入粥锅里,另一只手持着筷子在锅底疾疾地向一个方向搅拌,直至鸡蛋细如发丝黄似金条,即可关火,取食。甘蔗粥也是稀粥,做法极为简单。甘蔗洗净榨汁,加水适量,和高粱米同煮即成。此粥补脾消食,清热生津,为秋季佐餐之上佳汤品。


秋分到,蛋儿俏。作为民俗活动,竖蛋游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在平整的桌面上竖起一个光滑匀称的鲜鸡蛋,是一件赏心悦目的美事,让人想起故乡的炊烟,清澈的鸡鸣,还有母亲的咳嗽。一碗粥,冒着腾腾热气,它也竖立在秋分时节,竖立在收获和耕种之间,这粥煮出来的味道就是生活的味道,懂得煮饮粥食,也就懂得了生活。

文作者
 

刘学刚,男,中国作协会员,有作品在《诗刊》《天涯》《山花》《散文》《散文选刊》等刊发表,人民文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所编年度优秀散文选本,均有作品入选。现居鲁中某小城。

播读者
 

姜林杉,本名姜虹。毕业于浙广,江苏广播《林杉声音杂志》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获得者,江苏省朗诵协会理事,普通话测试员,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立夏了,别忘了多喝粥,教你10道粥的做法,顺应节气平安入夏
花了两天时间自己整理的月子餐食谱,供大家参考。
「揭秘」经验月嫂私藏月子餐食谱大合集1
产后妈妈最需这些营养,你补对了吗?
舌尖上的美食之江苏鸡皮虾丸汤和糖粥藕,每一种都是精品,美味
今日白露!早晚温差最大的一天,一定要吃这几样!事关家人健康,再不知道就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