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惊蛰,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附惊蛰养生菜谱配方)




【惊蛰】


蛰伏的动物(青蛙、蛇、虫子等等)会在“惊蛰”准时醒来。它们被阳气叫醒了。一声惊雷,天地间阳气大动,唤醒所有冬眠的动物,这就是惊蛰。



一天也有24节气

3点立春、4点雨水、5点惊蛰


健康&敏感的人,比如小朋友,会在早上5点左右醒来,他们身体的阳气随天地而动。


冬眠了一晚上的阳气在体内蛰伏。到惊蛰、到一天中的惊蛰时间早上5点,人体的阳气就要升起来了,就像春天要播种一样。


“春主醒,主动。”春天,早上五点起床,就是在体内升起了春天。


惊蛰日一年中初次阳气大动,可顺势早起,在春光中活动四肢。一动阳气就升起来了。


如果还困怎么办?那就睡个回笼觉呗。这会儿阳气已经升起,再睡就不怕阳气郁结了。


人在清晨如登山观海,胸中会有一股清气升起。若在春天迟迟沉睡,整年都难有收获。





▲《吕公忌》里说农历2月宜忌:“是月令幼小儿女早起,避社神,免至小儿面黄。”



小孩子像小苗一样,正需要春天木气的长养,此时若错过了一年阳春清晨的“清新阳气”,小孩子可能会木气不够畅达,影响到脾胃,导致面色黄。


所以春天要早起多出去走走呢!


惊蛰舒肝排毒汤


春三月,此谓发陈。“发陈”的意思是宿疾、陈疾开始由內向外发散。冬天蛰伏的病毒也开始苏醒、活跃。


惊蛰是风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风邪最猖狂,会带着各种病菌到处肆,所以惊蛰,也是流行病多发期。


惊蛰这天要喝个疏肝排毒汤。



【惊蛰汤:黄豆咸猪骨芦笋汤】


【原料】

黄豆1两、芦笋4根、鲜牛蒡一段、姜3片、咸猪骨或咸肉250克


【做法】

腌咸骨:提前一天买好猪脊骨,筒骨、扇骨也行,洗净抹上盐,腌过夜,就能拿来煲汤了。也可以冰箱冷藏多腌几天,3天以上味道会更香。


煲汤:

1、黄豆提前浸泡15分钟;
2、咸猪骨(咸肉切片)提前用水煮一下去掉多余咸味,和姜、黄豆一起下到锅中;
3、芦笋切段,牛蒡切片,将牛蒡和比较老硬的芦笋根先下入锅中,煲大约40分钟后汤色会发白,最后加入比较嫩的芦笋,煮软即可关火出锅。


经过腌制的咸猪骨是清热的;

黄豆养肝木,补中气;

芦笋是初春最先长出来的小芽一样的蔬菜,得春气之先,能疏肝解郁。


这个汤滋味鲜香,是非常应季又好喝的一碗汤了。



再来看为什么要用咸猪骨?


“咸”可泻下通便、软坚散结,因为咸猪骨能泻火散热,且猪骨的本身就有滋阴益髓的功效。


惊蛰后的气运容易引发人体一些旧疾,或炎症,中医的清热解毒其实就是营造炎症、病毒不能生存的格局。



再说牛蒡


它味辛凉,能清热解毒,疏风利咽,消肿。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咽喉痛,湿疹。


 这些症状,不都是春季易发的一些倒霉症状吗?今年春天家里可以常做些牛蒡菜、牛蒡汤。

【禁忌】若是有感冒症状时,喝这个汤需去掉芦笋、黄豆,黄豆是小补的,病时不宜,芦笋为发物,病时也不宜。


惊蛰时人体内火急剧上升,但由于天冷,毛孔还是紧闭的,所以容易形成郁热、出现上火症状。所以应以疏肝、凉血为主,不宜吃辛辣、温补之物。


惊蛰地气通

此时的地气,是阳春初出的清新之气


这个时段长养出的植物,会比其他时间的植物更加明净,接下来春分、清明,是一年中最清清明明的一段时光。



此时最适宜的,是踏青,人在田野中可以接收大地初出的“清”气,抒出胸中恶气,把郁结的肝气、烦闷疏散抖落。


说起来,还真的是好多好多的烦闷需要抖落在风中呢……


【恒寿堂节气养生视频】

一雷惊蛰始,气温回暖,万物苏醒

惊蛰节气正是养阳气的大好时机





以下



  今日17时32分,迎来“惊蛰”节气。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



惊 蛰 由 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惊蛰到来,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品 读 惊 蛰





惊蛰时节


  春雨唤春雷。第一声春雷往往也是在睡梦中若有若无,朦胧听到的。雷声逶迤,轰轰阗阗(音“填”),春雷挟翠绿的雨丝令万物苏醒:蚯蚓伸开僵蜷了一冬的躯体,土壤就疏通了;蚁王钻出蚁穴试探一下,蚁群就鱼贯而出了;蛙们也挤出了石丛,懒散蹒跚在春雨里。春情弥漫,花草树木因此而竞艳争春,仲春二月由此才有姹紫嫣红,最美的色调。  


  第一声春雷响过,桃就要绽蕾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红一出,春光便都被它占尽。桃花的意境,最耐咀嚼的是杜牧的“一岭桃花红锦黦(音‘越’)”——满山都被夭红染透,风吹如红锦要飘飞。杜甫说:“点注桃花舒小红”。那桃腮是经青葱雨脚的点注,才在星靥中含了几分醉态,变成更娇嗔的酡红。


  杏、桃、李竞开后,春就过去了一半。此时,春风过柳如丝绿,待燕子归栖风紧,就该春分时节了。


节选自《四季小品·惊蛰时节》/ 朱伟 著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春》/ 朱自清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的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迭迭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节选自《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观田家

韦应物(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仲春郊外

王勃(唐)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杜牧(唐)


暖云如粉草如茵,

独步长堤不见人。

一岭桃花红锦黦,

半溪山水碧罗新。

高枝百舌犹欺鸟,

带叶梨花独送春。 
仲蔚欲知何处在,

苦吟林下拂诗尘。


秦楼月·浮云集

范成大(宋)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惊 蛰 习 俗


惊蛰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古代走西口者也取“离”的谐音,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后来,山西的人们惊蛰日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在台湾,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客家“炒虫”



  惊蛰日驱虫、除虫、吃虫的习俗,起源非常古老。惊蛰这一天,闽西古汀州地区客家人,或在热水中煮带皮毛的芋子,或炒豆子、炒米谷。民间认为,这样可以消灭多种小虫。还有的客家人或做芋子饭,或做芋子饺吃,以芋子象征“毛虫”,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虫。


节 令 提 示


惊蛰天气


  4日20时至5日20时,南疆西部山区、青藏高原东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部、吉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南疆西部山区局地有大到暴雪;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南部、江淮南部、江南、华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西藏东南部、云南西北部、湖南中部、江西中部等地局地有大雨或暴雨。


穿衣应以捂为主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晚上和中午的温差相当大,暴露在外的肢体会因为风寒的侵袭而出现发凉麻木、行动不灵、酸痛等不适。因此,此时节在穿着上还是要以“捂”为主。


饮食清淡多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惊蛰季节还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避免春困防怒火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仲春时节,要注意避免过量饮酒、熬夜;随时保持心平气和,不要大悲大喜,戒躁戒怒,否则肝气升腾太快,易患眩晕、中风之病。




版权及安全声明本文内容来自恒寿堂颐福会,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号处理。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公众号转载之中医养生内容,不能保证适合所有人的身体状况,请您根据自身体质参考文中相应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您花2秒钟,关注一下“多活十年”公众号。

【多活十年】,一个关注注健康、养生、国学与修行的公众号,希望与大家一起,不仅关注如何延伸生命的长度,更注重拓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力争从各个维度,比别人多活十年以上!一起,加油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蛰 | 蓄势而“蛰”,伏久飞高;应时而“惊”,一鸣惊人
今日惊蛰,必吃“四物”,多饮二茶,一招赶走春困!
写在惊蛰到来时
惊蛰养生 惊蛰过后3点要注意
惊蛰作为24节气之一,关于它有哪些常识?
今日惊蛰:九九艳阳 莫负春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