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引发争议

国际先驱导报4月20日报道 不知从何时起,美国大多数幼儿园里不再是单纯的快乐游戏。放眼望去,字母表、单词墙、课堂守则、教学进度表,甚至励志名言,目力所及之处,各种信息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

近几十年来,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一样,美国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比如不仅要求入学前老师要家访或者在注册现场观察孩子,确保儿童心智健全能融入班集体,父母每年要填写一套儿童发展表格,每个学期老师和家长还得见面一次,根据各种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标准评判孩子的成长,分析下个学期需要在学校安排的各种学习目标如语文、数学、艺术和情感综合能力中重点培养什么,细致周到。

家长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

美国的学前班入学年龄为3岁到5岁(3岁之前的孩子上托儿所),5岁上幼儿园,到6岁上小学,都有公立和私立的选择。而从幼儿园开始到高三毕业,美国提供不收费的公立教育。大约三分之二的学龄前美国儿童上各种各样的学校,分全天班和半天班,每天在学校的时间从7个小时到10个小时不等。

虽然大部分美国人认为孩子越早入学,学得越多,但美国学前教育的参与程度基于地区、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很大不同:全美52%的三至四岁儿童不上学前班,8%的儿童不上幼儿园。而亚裔中54%的儿童上学前班,比任何其他族裔都多,说明亚裔一贯重视教育。

同时,家庭收入超过贫困线至少两倍的儿童上学前班的比例是56%,比收入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家庭多了16%。大城市的一些天价明星学前班每年学费超过4万美元(1美元约合人民币6.46元),甚至超过了不少大学的学费。即使是一般的全天制学前班,每月学费也超过1000美元,成了工薪阶层的沉重负担。

近年大量研究也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小学一年级时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学生,说明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因此,为了鼓励低收入家庭送孩子上学,一些州政府全额赞助教育机构办学前班,不仅老师的工资由政府支付,而且学生在校的早午餐全免费,更没有学费,家长一分钱不用花就可以送孩子上学。如此慷慨的政府拨款,是基于近年来公众对于学前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这一共识上的。

幼儿园出现越来越多的作业

而在两个世纪前,欧美教育界对学前教育的看法却和现在完全不同,儿童时代在当年被看做是可怕的时期,因为孩子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很容易在幼龄时患病死去,父母恨不得孩子们赶紧长大成人才好,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被视为完全没有必要。

工业革命和科技的发展,延长了人们的平均寿命,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顺利长大。19世纪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学前教育模式,包括德国的“幼儿园之父”弗里德里希·福禄贝尔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他的教育思想传到美国后形成了“福禄贝尔主义”——重视游戏、让儿童自主活动、重视动手(做手工甚至园艺),至今仍然是美国学前教育界奉行的主流。意大利的玛利亚·蒙特梭利创办的蒙特梭利教育法也在美国多有效仿,特色在于强调儿童的独立性,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活动。她认为人类的发展有四个显著的阶段,从出生到六岁这段时间身心急速发展,对于周遭环境的各种刺激大量吸收,从三岁到六岁开始,儿童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发展出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感,学前班应根据这些发展的特点因材施教。

不过眼下,美国幼儿园的孩子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开始小学化,一些孩子六岁不到就开始识字读书。实际上,美国许多学前班都附属于优秀小学,所以进入这些学前班就等于跨入了好小学,所谓“今天学前班、明天哈佛”。

美国2010年推出首部全国统一课程大纲《州立共同核心课程标准》,旨在夯实学生英语和数学基础,提升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依据大纲,幼儿园相应提高语言和数学教学标准,教室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课堂作业,老师们开始运用直接教学法向幼儿讲解、传授知识。而课程大纲的出现正是学前教育理念变化的一面镜子,因为大环境变了。

美国早教历史学家史蒂文·明茨在他的专著中写道,数十年来,美国国民对于幼儿园的定位一直在“提供保障”和“做好准备”之间徘徊。进入21世纪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强大的洪流,在为幼儿做入学准备这条道上越走越远。

学前教育还是超前教育?

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忙着把孩子送到形形色色的早教机构提前学会这样那样的知识;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早期经验对儿童未来认知发展的影响;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贫富差距带来的知识鸿沟在不断扩大,舍不得让孩子早拿课本,就可能害他陷入“一代贫、代代贫”的恶性循环。

美国研究人员近年开展一项研究,对比1998年和2010年全国幼儿园教师教学理念,发现期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能识字的教师比例由30%飙升至80%。结果自然是,孩子们欣赏音乐、发展艺术能力的时间不断被压缩,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的练习册和作业。

于是,幼儿园不再单纯提供幼儿生活保障,而是开始考虑为入学做准备。密西西比州先前一项研究发现,在部分县,超过10%的幼儿园孩子因能力不足被拒绝升入一年级。那么,入学能力从何而来?在不少人眼中,这主要靠幼儿园培养。而入学准备,也随之不断提前。

结果,本需在大班结束前识点字的孩子,现在得提前认字;原本要在小学一年级学的简单加减法,现在要提前到幼儿园阶段;过去主要引导孩子自在玩耍的教师,现在要哄着孩子先完成“作业”再玩;而原本只是要求五六岁的小朋友能坐下来拿出纸笔完成任务的幼儿园,现在却要求缺乏相应运动能力和专注力的小小孩达到要求。

不少幼儿家长认为幼儿阶段提前学习,有助于顺利进入较好的小学,进而有更大几率“步步为营”,收获所谓成功人生。而以往“快乐教育”、“慢慢来”的倡导不合时宜,在竞争激烈的当下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另一部分人虽然不赞成这个观点,但他们因为找不到或者承担不起更好的选择而随波逐流,客观上进一步助长大家对幼儿园超前教育的需求。

但研究人员去年9月在《纽约杂志》周刊发表文章说,他们对田纳西州公立幼儿园开展大面积评估后发现,提前接受小学教育的小朋友入学时确实比同龄人表现出更强的“入学准备”能力,但他们更容易在一年级就出现厌学倾向,到了二年级,他们中不少人在读写能力、语言能力和数学能力测试中成绩反而不如其他人。

研究人员认为,过度依赖直接教学法和大量肤浅的重复训练好比犯罪,害人不浅。常年面对枯燥乏味的练习,难怪孩子们会丧失学习热情,遑论长期发展。不少教育专家认为,学前教育真正重要的应该是开发幼儿听说能力,而非读写能力。幼儿正是通过与成人和同龄人之间看似只言片语的闲聊学会提取有效信息,加工、修正原有看法,扩展认知。

不过,无论哪种教育哲学,都认为学前教育使儿童心智更健全、将来在社会更容易立足甚至收入更高。但是对于如何教,人们有很多分歧,有些家长认为拔苗助长反而有害无益。这让美国家长一边高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边浅吟“孩子,你慢慢来”——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纠结的似乎不只是中国家长。(本报特约撰稿发自芝加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前班到底有没有必要上?过来人给你真实解答
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冷知识:美国的Kindergarten并不是幼儿园
美国幼儿园教育计划及其特点研究
孩子在幼儿园超前学习获得的领先,到小学3年级后都会吐出来
孩子必须上学前班吗?幼教专家:因人而异不能盲目跟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