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国当代投资大师系列之二:连续30年复合增长率20%的赛思卡拉曼



编者按:在美国这个最成熟的资本市场,近200年来,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涌现出一批投资业绩震撼整个市场的投资大师。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他们都可以在市场上取得可观的甚至数以百倍的投资收益,无不令人信服敬仰!他们有到底怎样的投资秘籍?对于2016年,他们又有怎样的投资布局?对此,我们将会在近期陆续推出美国投资大师系列,为大家讲解他们最新的投资布局,给大家带来大师级的投资参考。今天继续为大家推出《美国当代投资大师系列之二:连续30年复合增长率20%的赛思卡拉曼》。


一、美国投资界传奇人物:赛思卡拉曼

 

如果你问美国当代投资大师都有谁?

 

赛思卡拉曼(SethKlarman)必然在这份名单中,而且很可能在前5名。



 

那么赛思卡拉曼是谁呢?

 

你可能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但是你一定对他的一本书很熟悉《安全边际》。

 

这本书目前在亚马逊上卖到了1300美金一本。

 

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对普通投资者来讲,这是所有关于价值投资的书籍里少数有实操价值的。

 

当然,在投资界,封神靠的绝不是出本书,毕竟这个行业里业绩才是唯一的硬指标。

 

这哥们的业绩拿出来也是会吓死人的:

 

1.其管理的Baupost Group,在过去30年中,在只用5成仓位的情况下,完成了年复合增长率20%的奇迹。换句话说,在30年前你给赛思卡拉曼1万美金,今天他还给你240万美金。

2.与此同时,在过去30年中,Baupost Group的股票账户,只出现过3次下跌,分别位于1987年,2008年,2015年,下跌幅度都不超过10%。

3.而且,赛思卡拉曼习惯手头上保留大量现金,他的基金有很多时候50%的仓位都集中在现金,也就是说他只用不到6成仓就达成了20%的年复合增长率。

4.最让人吃惊的一点是,他几乎是零失误。也就是说,在过去30年的投资历史当中,他没出现过任何重大非强迫性失误。

5.除此之外,赛思卡拉曼的基金几乎不做空,不使用杠杆,这就意味着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他目前的持仓具有参考性。

 

因此,有传言说巴菲特曾钦点过他退休后可以帮伯克希尔哈撒韦管理资金的三个基金经理,这三人中排第一的就是赛思卡拉曼。

 

另外,赛思卡拉曼撰写了第六版《证券分析》的前言,文章名称是“格雷厄姆和多德永恒的智慧”。这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啊。

 

二、投资策略


首先,赛思卡拉曼是美国公认的最知名的价值投资者之一,他师承格雷厄姆,但是没有单纯的去复制巴菲特。


赛思卡拉曼不认为有所谓的价值投资公司。他认为在投资中,价格才是最关键决定因素。在合适的价格,任何标的都可以买,卖或者持有。说白了,他认为买的便宜才是王道。

赛思卡拉曼在一个采访中曾说他认为巴菲特的投资分3个阶段:

 

1.  捡烟蒂阶段,这个阶段只关注那些极其便宜的股票,不太在意公司质量。

2.  买价格便宜的优秀公司股票。

3.  以相对合理的价格买入优秀公司的股票。

 

赛思卡拉曼很坦白的说,他目前还处于第一阶段,捡烟蒂。如果他发现优秀的企业处于股价很低的阶段,他愿意买入并持有,但是大多数公司他都觉得不够性感。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在美股捡烟蒂是可行的,而在A股这个玩法很难执行。这跟两地资本市场的成熟度以及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以后有机会再详细介绍吧。

 

在赛思卡拉曼的投资理念中,他认为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

 

“和你的竞争对手相比,你有什么优势?”。

 

这个道理很简单,买股票的人一定是看涨的,卖你股票的人一定是看跌的。这两个人中只有一个人做的决定是对的,因此绝对有一个是傻X。

 

什么是投资高手,投资高手就是当发现自己的交易对手是个傻逼的时候,狠狠地下注。

 

而当你不知道谁是傻逼的时候,你就是那个傻X,俗称“韭菜”。

 

所以投资就是找傻逼的游戏,关键是你有多确定你的对手是个傻逼,以及你能找到多少的傻逼和自己交易。

 

这也就解释了巴菲特为什么敢在2008年抄底富国银行(NYSE:WFC)?

 

查理芒格曾说,巴菲特对这富国银行公司非常了解,几乎读了它过去50年的所有财报,对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也了如指掌,他明白这个公司的风险评估系统要比别的银行谨慎,资产更健康,如果破产,它也很可能是美国最后一个破产的银行。

 

换句话说,巴菲特意识到他有这个信息优势,所以他才明白在9美金这个价格,傻逼不是他,而是你们这帮卖盘的人,因为他选择吃干净这些人的筹码。

 

在投资时,赛思卡拉曼从来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傻瓜,因此他是从那些恐慌性抛售或者受情绪影响的卖家手里购买股票,而不是从那些聪明的消息灵通的卖方手里购买。

 

这种投资理念适用于任何一项资产:债券、股票、房地产、以及未上市的企业。

 

那么在美股里,你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呢?

 

因为美股散户很少,所以大多数投资者的竞争对手就是以华尔街为代表的基金公司。

 

要明白如何建立自己的相对优势,就要明白这些基金公司有哪些天然的或者制度上的劣势:

 

1.  只关注短期业绩


首先,美国的基金公司也是有很强的业绩压力。每个季度,华尔街日报都会有一个版面刊登出来这个季度表现最好的基金,表现最差的基金。这种强大的业绩压力,迫使基金公司只能关注短期业绩,因为如果这个季度基金业绩不好,投资者很可能马上开始赎回。

 

然而,业绩本身就是有随机性的,比如去年美国是个暖冬,所以卖冬季服装的企业必然业绩不好。面对这种业绩短暂出问题的企业,大多数基金只能卖掉,因为留下来可能就是这个季度的Portfolio Killer。

 

2.  不能买入低市值的公司


这本质上是为了保护流通性的一个规定,因为大多数基金管理者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资产。


但是这意味着市值低的企业会没有研究员覆盖。这也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3.  不能买入5美元以下的公司


很多基金公司规定不能买入5美元以下的公司。在美股里,如果一个公司股价低于1美元后面临着退市风险。所以呢,很多时候,一个公司清算价值值4美金的股票,股价跌到4.9美金了,因为这个制度的原因,基金公司必须清仓,那么股价很可能短期内不理性的跌到了2美金。这就是机会。

 

4.  只能买入投资评级以上的债券


换句话说,只要一个公司的债券从投资评级降到垃圾评级,即使这个债券背后的公司还有能力偿还这个债券,基金公司也必须要清仓出局。这种无脑的清仓行为必定带来债券价格的暴跌,但是一旦你明白怎么回事后,很可能这就是个白送的投资机会。

 

5.  指数型基金只能投在指数里的公司


比如A公司在指数里,现在从A里分拆出来一个B公司。B公司资产很优质,但是B不在指数里。分拆完后,指数型基金同时持有A公司和B公司的股票。因此在B公司上市后,其必须把B的股票给抛售掉,无论其资产有多好。这就意味着,不无论B公司资产多么优秀,它刚上市时候都有可能面临着巨大的抛压,同时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个小公司,所以宣传不足,从而导致买盘很少。

 

6.  面临赎回压力


基金公司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一旦一个基金表现的不好,那么他的投资者可能就要大面积赎回。而一旦赎回,那么基金经理必须被迫卖掉手里的股票。赎回压力越大,市场上的抛售压力也越大。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并不是基金经理想卖掉这只他看好的股票,而是迫于赎回压力。在恐慌性抛售中,这种情况更明显。

 

以上6点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你可以根据基金公司的弱点,避开和这些人直接的竞争,与此同时,你还有可能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利用他们的赎回压力打败他们。

 

光知道你对手的弱点还不够,你还要清楚去哪里寻找这些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美股主板市场大概有5000只股票,如果算上OTC市场,那么很可能数量近万。

 

一般一份英文的年度财报150页-300页,所以如果不知道去哪里寻找机会的话,时间成本非常大。

 

所以,在看财报之前,最重要的是清楚机会出现在哪里,而不是像傻子一样蛮干。


赛思卡拉曼认为:

 

造成任何证券产品大幅折价通常有几个原因,持有者被迫卖出,而很少人接盘,造成供需严重失衡,价格暴跌。而被迫卖出的原因可能由于公司信贷评级被降低(基金章程规定不能投资评级低于某个级别的品种),可能由于指数成份股调整(指数型基金只好卖出)等等。 当然,也有可能遇到持有者不明就里地卖出,对于我们来讲,这属于“白送”(当然这样的机会很少)但这也告诉我们要知道是从谁的手里接的货,如果是比我们高明的投资者卖出,我们就要三思了。毕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或爱。另外一种造成股价大幅折价的原因可能是母公司剥离子公司,可能是业务调整需要,也可能是“母嫌子丑”(子公司债台高筑?管理层糟糕?ROE低?)。总之在这些事件发生时,一定要想办法弄明白背后的原因,因为这可能意味着对母公司解脱或者子公司重生,可能是两者同时的机会,股价当天的反应未必说明问题,因为大家想到的通常都是卖出(特别是基金投资者,由于公司模型变化,通常会选择出局,这就造成了前面我们分析的一幕,即供需严重失衡)。”

 

基于这个理念,赛思卡拉曼的基金公司是没有什么医药,石油或者金融行业的研究员,而是按照“机会”进行人员配置。

 

他们关注的方向只是机会最多的领域,比如Spinoff(母子公司分拆),Distressed Debt(问题债券),post-bankrupt equities(破产后的权益),收购套利等。

 

这就导致他的研究员不会错过投资机会,也不必浪费时间阅读大量的季报和年报,有很多公司他们根本不会去投资。

 

三、目前持仓股票

 


 

这是目前赛思卡拉曼的持仓组合。在这个组合里,能源股占了55.1%,医疗保健占了19.1%,工业股占了14.2%,金融服务占了8.9%。



 

其实说赛思卡拉曼重仓能源股是不准确的,因为他投的大多数是天然气公司(LNG和AR)。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主题:美国允许出口液态天然气到别的国家。

 

因为页岩气革命的爆发,美国天然气供给远大于需求。在2014年时美国天然气价格比欧洲低5倍,比亚洲低3倍。LNG就是瞄准了这个机会,是美国第一家液态天然气出口商。目前LNG第一艘开往欧洲的天然气货轮已经出发了,预计2020年其出口量可以到达3105万吨(31.5mtpa)天然气。

 

AR是美国开采成本最低的页岩气开采商之一,其开采成本只有$1mmbtu,并且它已经把未来5年的要开采量给对冲掉了。从而几乎没有任何破产风险。

 

我个人认,除了5年的对冲计划,赛思卡拉曼会买入AR还有另外一个逻辑:如果LNG按照计划把美国天然气出口到欧亚,那么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必定会被拉高,这就导致AR很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这个逻辑里有一个要注意的点:


如果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美国的天然气开采商一致预期美国天然气价格会上涨,那么所有人都会提前加产,这就会导致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大幅上升,从而导致天然气价格下降了。

 

类似的情况出现在了去年美国的炼油厂行业。2015年初,油价暴跌到50美金左右,美国炼油厂一致预期因为油价暴跌汽油需求量增加,所以都在拼命的增产,结果导致去年12月份至今年2月份的CrackSpread创了近几年的新低。

 

赛思卡拉曼第二重仓的行业是医疗保健行业。

 

其实他关注的也不是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而是这个行业最容易出现并购和母子公司分拆的投资机会。

 

举个例子吧:

 

赛思卡拉曼去年买过一个代码是BITI的医药公司,这个公司是关于神经科目的医药公司,目前已经有一个商业化成功的对抗酒精依赖的药物。

 

为什么要赌收购呢?我们可以假设你是一家大型医药公司的主管,主攻方向也是神经科目。如果你正在考虑通过增加公司的药品组合来提高公司的营收,你会面临一个选择:自己研发一个新药还是收购一个有我们没有的专利的医药公司。

 

究竟采用哪种方案取决于这两个选择的成本。

 

我们假设研发成本是3亿美金,目前有一个叫做BITI的公司有,收购它要花4亿美金。但是呢BITI公司里除了我们要的专利,还有1个正在临床3期的神经药物我们感兴趣,还有2个在临床二期的药物我们觉得也可能有搞头。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是很愿意收购这个BITI的。

 



四、结语


因为美股的信息极度透明化,所以我们可以及时看到大师们的仓位变化。但是仅仅依靠这些仓位变化是不足以支撑一个投资决定的。

 

根据别人买了什么来决定自己要买什么也是非常危险的,即使他们是大师。

 

但是,通过长期观察这些大师的手法,你还是能学到他们的投资思路以及他们的投资策略的。这种策略的学习远远要比买了哪只股票重要多了。

 

另外,美股这些投资大师风格非常飘逸,他们是没有最高仓位限制的。换句话说,理论上他们可以100%全仓干一个股票。

 

你别不信,曾经就有一个名叫Bruce Berkowitz的大师,他在2013年时候把将80%的仓位集中在两个股票上。这哥们管理的可不是几百万的资金哦,他管理者60亿美金的基金,但是竟然拿出80%来买两个股票,这种情况是极其罕见的,我想说的是,出现了这种情况,你难道不买点?

 

下次为大家介绍的大师就是金融股投资大师Bruce Berkowitz,他买入的两个股票分别是AIG和Bank of Americ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GuruTube | 连续30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投资大师:赛思卡拉曼·格隆汇
中国证券市场成长性最高的100只股
蓝筹价值低估?妥妥拿好
学习贴:封闭式基金三条腿的盈利模式
心态是怎样练成的?(下)
十四年职业股民的投资心得 来了雪球有四年多了,每天的固定动作之一就是刷雪球,从雪友们的文章中得到了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