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内有乾坤,这件周厉王御制青铜器,铭文篆书水平相当高

㝬簋,又名胡簋,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镇,铭文12行124字。㝬,周厉王名,文献作“胡”,㝬、胡音近通假。㝬簋是周厉王十二年自作器。

㝬簋 网络图片

㝬簋书法非常大气。简析之,开阔者雄,细腰长脚者险;雄得乎气象,险成就姿媚。雄者不论线条肥瘦,均能以张力外散四射而备气象,险者若筋骨不足即伤软弱,清贤取线条肥瘦变化而长脚侧出,已致姿媚之极,再无峻险可言。明乎此理,临此㝬簋即已把握到中枢。

㝬簋铭文拓片

通临《㝬簋》 纸本 2019年

唐人徐浩《论书》,主张“大字蹙令小,小字展令大”,米芾《海岳名言》痛斥其说,视之为“颜真卿辟客”,颜楷也因之被其贬入“俗品”。实际上,锺、王小楷本存尺牍风气,小大各尽其形,后世称之为古法。自楷书纳入界格书碑,务取齐整,由此导致字形大小一伦。其法书碑弊端不显,盖碑文本以秩序法度相胜,但受唐碑楷法影响,后世尺牍也渐成划一齐整之形,遂成恶札。所谓台阁体、馆阁体之病,皆从此出。临习金文大篆也是此理。

通临《㝬簋》局部

通临《㝬簋》局部

㝬簋虽有界格以就秩序,但小大各从其形,阔狭自成规模,是以字形参差,篇章变化,其美尚在其后史颂所作诸器之上。我们之所以如此评价,同样是基于对古法的认知与推崇,对此类在古法与时尚秩序中间游走方式的一种肯定。古体书法的发展与近世隶、楷书体的演进相似,都有从天然走向工夫、从工夫走向法度森严的过程。达到法度极端的后果就是变法。

通临《㝬簋》局部

通临《㝬簋》局部

而出于实用需求、国家文字政策规定,古体大小篆长期以凝固的形态出现在书法史的长河中,至今不能改易。作为书家,并不仅仅限于正字正体的字学之需,而是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变革,改造书法的停顿状态,于是那些粗鄙、朴拙的字迹进入人们的视线,希望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所幸的是,今天金文书法可以作为学习楷式的作品足够多,如果从㝬簋之类入手,即不必舍近求远而自寻出路了。并且旁涉资取的张力也大,不妨一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书上记载无道的周厉王,以仁君自称,将歌颂铭文刻于这件青铜器
积庆堂日课 || 耿自礼临西周《㝬簋铭》欣赏
书法讲座 | 篆书24品【8】
禁止出境文物(110)|西周㝬簋
中华国宝重器:害夫簋(西周)
凝重含蓄、朴茂豪迈: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