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九天来啦!你还没做好保阳和养阴?

三九天来了,又是一年里养生保健的好时节。在一年最冷的时分,民间素有“冬灸三九”之说,所以很多普通百姓都知道三九天要行三九灸。其实除了三九灸还有一些人们所不知道的养生之法。

三九天养生 “保阳”和“养阴”

三九天养生笔者认为应遵守两点,一为“保阳”,二为 “养阴”。“保阳”是因为三九天天气寒冷,寒为阴邪,阴盛易伤阳,因此需要食入一些辛温之品以护阳;“养阴”是因为秋冬之时阴外盛而内虚,因此需要滋养阴液。所以三九天养生并不是一味地进补温燥之品或者过度保暖即可。

天灸 “保阳”

“保阳”的方法很多,文初所提的三九灸便是常见的保阳方法。三九灸除了用一些附子、干姜等温热药物制成穴位敷贴,贴敷于穴位中或者是用艾草做的艾条艾绒等,在体表腧穴、患处或特定部位进行贴敷、烧灼等,通过穴位走窜经络,以培补阳气、温通经脉、理气和血、调和阴阳、驱寒除湿、消瘀散结,有效调节人体生理生化功能,改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所以三九天天灸适合于阳虚型的鼻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腰痛、颈痛、关节痛等痛证,并对畏寒的亚健康人群做日常保健之用。

“保阳”除了要补阳,还当“避寒”,如何避寒,首先饮食上便是在秋冬自然界阴寒之气旺盛之时,可适当吃些温热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火锅等,以助人体抵抗阴寒之邪。

膏方 “养阴”

“保阳”虽好但要掌握个度,还当“养阴”。此阴乃“阴液”“阴精”,非自然之阴寒之气。冬为肾象,“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故冬季养生以“藏”为主,天气寒冷,万物闭藏。所以秋冬虽可以适当进食温燥,但温热耗伤津液,忌过度取暖、过食温补厚腻之品而伤阴。

三九天养阴最好的方法是,进食膏方,故常有听说冬令进补。冬令进补是指在冬季对人体进行滋补。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吃膏方,膏者,剂型也;方者,理法方药也; 补者,补的是气血阴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调配不同的方药,以求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


常用的膏方类有补虚祛邪的特点,如参类,如生晒参、高丽参、太子参等;贵重的动物药,如鹿茸、海马等;药食两用的补益药,如龙眼肉、莲子肉、红枣、核桃肉、黑芝麻等。

养阴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休息法”。肾通于冬季,应顺应四时规律以藏为养。冬季本该封藏,若阳气过于消耗和外泄,没有得到较好的“休息”,春季阳气升发之时,“疲倦”的阳气无力升发而卫阳不足,卫外失固,外邪乘虚而入。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指出:“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盛之病也”。故秋冬季节当一切休养生息,节房事,早睡晚起,切忌熬夜。所以三九天之际宜减少激烈、喧嚣的活动,贮藏精气,滋阴潜阳。

三九天,阴气盛,易犯人体,掌握养生要点,对疾病的预防和体质的增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至养生重在藏,艾灸补阳是关键!别错过今年最后的养生“黄金时间”,转发提醒
进九了,中医有话要说!
【“三九四九,冻破石头”,老中医徐长化教数九寒天如何养生?】
“三九天”必防4种病,常做4件事!保你一冬平安~
三九养藏 灸贴补冬
养生方略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