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鲁迅《呐喊》赏析
展开余文
10、《阿Q正传》

小说共九章。

前三章写阿Q的阶级地位、经济地位,勾勒阿Q以“精神胜利法”为中心的性格特征;中间三章写阿Q遭遇的压迫和剥削,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表现阿Q的处境,揭示了时代的矛盾;后三章写阿Q在革命到来之后的性格变化和悲惨命运。

第一章,写阿Q的政治地位和他生活的社会环境。通过赵太爷不准他姓赵这一可笑又可悲的情节,突出了阿Q连姓都被剥夺了的屈辱的政治地位。

第二章,追述往事,刻画阿Q的性格特征:精神胜利法。描述阿Q的部分生活片段,突出了他的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交代阿Q的经济地位:是个到处打短工的流浪雇农,是社会中被压迫、被污辱的最底层的人。接着连续写他的几个生活片段:他穷得娶不上老婆,却自吹“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在精神上独不崇奉赵、钱两家;进过几回城,又讥笑未庄人的“不见世面”;这些都突出了阿Q妄自尊大的特点;“癞疮疤”的故事,写他被欺辱时由打人到怒目而视到自轻自贱;“押牌宝”事件,写他被欺辱后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而进行自我摧残。

第三章,继续写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被赵太爷打了之后,自我安慰是“儿子打老子”,便得意起来,和王胡打架输给了王胡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便用忘却屈辱一法,果然就又高兴了;调戏比自己弱小的小尼姑,觉得为自己的屈辱报了仇,很得意。

第四章,写阿Q拙劣的求爱经过和遭到拒绝的可悲结果,继续表现阿Q的地位和处境。阿Q向赵太爷家的女仆吴妈求婚,遭到吴妈的拒绝和赵秀才的毒打。并被约法五章。可怜的一点点家当也被榨取干净,断绝了活路。这一章,写了阿Q的可憎,更写了他的可怜,也写了统治者迫害人民的残暴。

第五章,写阿Q走投无路,揭示麻木的国民“吃人”的本相,再写阿Q的畏强凌弱。阿Q做工被老主顾拒之门外而意识到生路被断绝。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断他生路的是赵太爷之流,而误以为是比他更弱小的小D“谋了他的饭碗去”,与小D发生了争斗。饥饿难忍的阿Q跑到静修庵偷萝卜,恃强耍赖,终于吃了三个萝卜然后打定了进城的主义。

第六章,写阿Q由走投无路到短暂的“中兴”,再次被赵太爷逼到无路可走的境地。阿Q从城里回到未庄后,受到人们的“敬畏”,因为他在城里给白举人家里帮过忙,手里有现钱,有些便宜货,还知道城里一些见闻。因此,掌柜、酒客、路人都对阿Q“刮目相待”,王胡等人对阿Q也“肃然”,妇女对有劣迹的阿Q也不再躲避,而是主动赶着要买他的东西。这一切深刻揭示了国民趋炎附势的本性。然而,当阿Q的底细被披露出来后,人们又对他“敬而远之”,更说明了世态的炎凉,人们的愚昧无知。

第七章,写辛亥革命到来时各阶层对革命的态度,突出了阿Q的革命要求。在阿Q再一次被逼上末路时,辛亥革命的暴风雨来了。城里的“举人老爷”视革命如洪水猛兽,他要逃难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惊恐万状,误传革命军是为崇祯报仇的军队。阿Q起对革命“深恶而痛绝之”;但看到人们的表现,又感到“革命也好罢”,便神往起革命来了。但他所理解的革命实质是“要什么就是什么,欢喜谁就是谁”,加之赵太爷父子在革命到来时吓得六神无主,低声下气地把一向不放在眼里的阿Q叫成“老Q”,阿Q就更神往革命了。赵秀才竟和假洋鬼子相约革命,革掉了静修庵里的一块龙牌,还顺手抄走了一个宣德炉。这就是当时非常普遍的混迹于革命中的假革命现象。

第八章,写辛亥革命引起的未庄的变化,进一步刻画阿Q的性格。革命像一阵风一扫而过,并没有到达未庄,人心日见安定。政权落到投机钻营者手中。变化最大的不过是掀起了盘辫的风潮。赵秀才、假洋鬼子成了戴“银桃子”的革命党,未庄的政权仍在这些从前的压迫者手中。阿Q要投革命党,结果误投假洋鬼子门下不成,被“哭丧棒”赶出门。他被剥夺了革命的权力。同时写赵家遭抢,这就预示着阿Q的悲剧命运就要到来。

第九章,写阿Q被当做替死鬼被捕、被审和被处决。赵家遭抢使未庄人和阿Q都很“快意”,这体现了人们对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阿Q就是作为抢劫嫌疑犯而被捕的。谁告了他的状呢?就是戴“银桃子”的自称革命党的赵秀才。压迫阿Q的是赵秀才之流,不准阿Q革命的是赵秀才,最后捕他、审他、处决他的还是这个带着“银桃子”的“革命党”人。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革命后反而被枪毙,他成了革命的牺牲品。可悲的是,他到死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大唱“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求陈年老租,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

11、《端午节》

方玄绰是政府官员兼教员,他的口头禅是“差不多”,认为先前被压迫的人有了机会也会成为压迫者的,这其实是为官僚辩解,但他却喜欢讲这种“差不多”理论带上忧国的花环:“中国将来之可虑就在此。”政府拖欠教员的薪水,方玄绰因为有官俸支撑着,暂不缺钱,便绝不索薪,而且还觉得索薪行为欠斟酌。可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他口头上责备太太提出的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作者通过对方玄绰的心理描写和他与方太太的对话揭示了人物的虚伪。

12、《白光》

《白光》塑造的则是在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苦苦挣扎的下层知识分子形象。在《白光》中,陈士成一心想升官发财,但连续16回的落第粉碎了他的升官梦,勾起了他的发财欲望。失望中,陈士成产生了幻觉,在幻觉中,他听到了祖母曾经给他讲的家中埋有银子的故事,他便在家里挖了起来,谁知只挖到了斑斑剥剥的烂下巴骨。银子闪烁的白光左转右拐地把他从家引到山里。他怔怔忡忡的追逐白光,最后在茫然中溺死湖中。白光就是封建科举制度所带来的功名利禄的象征。

13、《兔和猫》

三太太买了一对白兔,养在后院里,非常可爱,不久还生了小兔子。可小兔子却被大黑猫吃掉了。作者以兔子和黑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凶恶的大黑猫,并由此影射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

14、《鸭的喜剧》

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居住在北京的仲密君家里。觉得十分寂寞,便托人买了一些蝌蚪儿,非常高兴地饲养着。后来,他见了可爱的小鸭,便买了四只在院中放养。小鸭在游泳的时候,“吃掉”了河中爱罗先珂的蝌蚪,使他梦寐以求的“蛙鸣交响曲”就这样破灭。事后,他带着遗憾离开了沙漠般的北京。作者通过鸭的喜剧,即蝌蚪的悲剧揭示了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生命现象所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委婉地表达了人间不可能无所不爱,唯有反抗强暴,才能保护弱者的思想。

15、《社戏》

“我”随母亲回外祖母家,最盼望看社戏,可那一次不巧,找不到船。“我”很失望。乡里的双喜借来了八叔的航船,村里的十几个少年陪“我”一起去看戏。回来途中,阿发偷采了自家田里的罗汉豆,还摘了六一公公田里的,大伙儿吃了一顿香喷喷的豆子。六一公公知道后,非但没责骂“我们”,还夸“我”识货,并又特地送来了一碗豆子。

名段助读

1、两进酒店

【情节概要】前一次孔乙己还是穿长衫站着喝酒,脸色青白,排出九文大钱,面对众人的取笑,“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地争辩。为了卖弄自己的学问,极其热情地教我“茴”字的写法。后来因为偷了丁举人家的东西被打折了腿,便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垫着蒲包,用“手”走进了酒店,脸上又黑又瘦。面对别人的取笑也不争辩,只是恳求不要再提。摸出四文大钱,喝完酒,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再用手慢慢地“走”了。

【内容解读】孔乙己是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的典型,穷困潦倒、迂腐麻木。他结结巴巴为自己靠不住的清白辩解时,那一句“窃书不能算偷”,急于交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将旧知识分子自命清高而又迂腐不堪的形象毕现无遗,令人叹服!只知道读书却连营生的本领都不具备,孔乙己的悲剧更加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众人取笑他却不真正关心他的死活,揭示了世态炎凉。

2、茶馆闲聊

【情节概要】华老栓从刽子手康大叔那里买回了人血馒头,满怀希望开始了新一天的劳动。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都来到了茶馆里,听康大叔谈论有关被处决的犯人夏瑜的情况。康大叔非常气愤自己没有捞到一点好处:夏瑜的三伯父因为告密而得了赏银,管牢的红眼睛阿义得到了剥下来的衣服。听康大叔讲到夏瑜因为劝红眼睛阿义造反而被打了,竟然还说阿义可怜,众人都觉得夏瑜是个疯子。

【内容解读】茶馆里人声沸腾,帮凶康大叔、闲客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等都集中在茶馆里,革命者为人们牺牲却丝毫得不到同情,人们将为自己争取自由幸福的革命人士称为疯子,对杀害了革命者的帮凶却十分尊重。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人民群众的愚昧,就在这茶馆的闲聊中昭然若揭。

3、上坟

【情节概要】华大妈和夏四奶奶都上坟祭奠自己的儿子。右边是穷人家的坟冢,左边是死刑和瘐毙的人。夏四奶奶羞愧地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忽然看见坟上有一圈红白的花,大吃一惊,以为是夏瑜屈死显灵的。便大声请求站在树上的乌鸦飞上儿子的坟头,以示儿子是冤屈的。华大妈陪着夏四奶奶等了半天,乌鸦纹丝未动。

【内容解读】儿子是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的,母亲却羞愧难当,将希望寄托于乌鸦显灵,可见民众的愚昧和革命者与群众的脱离。清末没有用花环寄托哀思的习俗,作者不惜使用曲笔,给夏瑜的坟上平空增添一个花环,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度,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4、劝架

【情节概要】七斤嫂听说皇帝坐了龙庭,还需子民留着辫子。但七斤却因为进城被城里人剪了辫子,七斤嫂不由大骂七斤“僧不僧道不道的”。八一嫂赶紧来劝架,说谁都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便是七斤嫂,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七斤嫂一听大怒,拿六斤出气,指桑骂槐说八一嫂是“偷汉的小寡妇”,吓得六斤打掉了手中的碗。七斤大怒,给了六斤一个巴掌,九斤老太连说着“一代不如一代”,将六斤拉走了。赵太爷听说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也生气了,摆出张飞勇猛杀敌的架势,吓唬八一嫂,说大兵来了无法抵挡,这一招果然有效,不仅八一嫂被吓得止住了怒气,回身走了,村里人都觉得七斤难逃此劫了。只留下惴惴不安的七斤夫妇。

【内容解读】一条辫子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人物都到场,各种矛盾都铺陈开来:从夫妻翻脸、孩子受累、邻里纠纷、封建旧势力反扑……到手打、破口骂、撒泼、恐吓、锅碗瓢盆都助阵,整个村子被搅浑,哭天抢地、人仰马翻。所有这一切都让人感到:一条辫子带来了一场大的风波。七斤的愚昧无知、七斤嫂的精明泼辣、九斤老太的固执保守、赵七爷的维护封建旧势力的形象,都在有限的笔墨中得以充分展现。


展开余文
5、赊酒

【情节概要】方玄绰被衙门欠了薪,忽而恍然大悟自己也可以欠别人的薪,赶忙叫小厮去街上赊一瓶酒。方太太打算买彩票,方玄绰叱骂这是无教育的行为,可是转念一想,自己走过卖彩票的广告前看见“头彩几万元”时,自己也曾动了心的,便不再说什么了。

【内容解读】方玄绰“恍然大悟”地命令小厮去赊酒,是受了“衙门欠薪”的启发的,虽然曾经自命清高不愿参与同事去衙门索薪的行动,但现在却考虑着既然别人可以欠自己薪,那么自己也可以欠别人的。口头责备太太买彩票“无教育”,但对“头彩几万元”的广告也是动心的。方玄绰借用“差不多”理论,宽容了妻子,况且眼前还能不付钱先喝上酒,难怪要读《尝试集》了,尝试着把差不多的理论运用得更娴熟,更无是无非、无痛无痒地过太平日子。活脱脱一个故作清高、虚伪自私的小官僚形象。

6、精神胜利便胜利

【情节概要】

(1)做一个自轻自贱的人

阿Q被人打了,便会心想:总算被儿子打了,于是也就心满意足地走了。后来人们知道他有一种精神胜利法,想打他时便让他说“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阿Q捏住了自己的辫根,说:“打虫豸,好不好——还不放么?”虽然如此,闲人仍旧给他碰了几个响头,以为这样他便会伤心一段时间。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就心满意足地走了,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就像状元是“第一个”一样,自己也是第一。

(2)因人而异

阿Q喜欢与人吵嘴打架,但必估量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与王胡打架输了时,便说“君子动口不动手”;看见假洋鬼子拿着棍子走了过来,大约要打自己了,便“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对毫无抵抗力的小尼姑则“伸手去摸伊新剃的头皮”,“扭住伊的面颊”,大肆其轻薄。

(3)向往革命

阿Q本来痛恨革命,但听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竟然也到乡下逃难,又看到未庄男女慌张神情,也便觉得革命很好的,认为革命便是“我要什么就要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不由大嚷“造反了”赵太爷父子看阿Q的神情也很紧张,竟然称呼他为“老Q”、“Q哥”,阿Q更飘飘然,回到吐谷祠,想象着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拿着板刀、钢鞭等邀请阿Q一同革命,“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直接走进去搬人家的东西,喜欢什么就搬什么,而且不必自己动手,叫小D搬。“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阿Q在对爱情的神往中进入了梦想。醒来后走到静修庵听说秀才和假洋鬼子已经来革命了,砸碎了“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阿Q十分后悔没赶上革命,也暗暗责怪秀才他们没有招呼自己。

【内容解读】阿Q身上投射了中国民族的劣根性,总结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种:

①自我麻痹,妄自尊大又自轻自贱②欺软怕硬③善于投机,自私庸俗。

这些特点总结起来就构成了“精神胜利法”。这是阿Q的主要特征,这种特征的实质便是以自欺自偏求得心理安慰,使自己不能正视被压迫的悲惨处境。这种奴性心理是长期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造成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弱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说百练:阿Q的革命(鲁迅)
阿Q精神
剖析人物心理 刻画典型性格
【鲁迅研究小辑】郜元宝丨在阿 Q 绝对中心论之外——“假洋鬼子”接受小史(上)
吴语译读 | 鲁迅《阿Q正传》第七章
夏葆元、林旭东根据《阿Q正传》合绘的《打倒假洋鬼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