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课经济学》:3个方面搞清楚破窗谬误,纠正思维的认知偏差

本文字数4636,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一课经济学》。

作者亨利·黑兹利特,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的总编把他尊称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

《一课经济学》是一堂由浅入深的入门课,涉及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包括公共建设工程、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最低工资、房租管制、储蓄和通货膨胀。作者认为,那些看似有道理的理论和学说,比如:多难兴邦,机器抢走了就业,提高关税能保护民族产业,制定最低工资标准能保护穷人,政府应该管制房租……其实都是片面而浅显的认知。这堂课告诉我们两种思维方式:1.人们要避免天生短视的倾向,要关注某个经济行为的长远而非即时效应;2.判断一个经济计划是否可行,要考虑其对所有而非特殊群体的影响。

01、破窗谬误

搞清楚破窗谬误的逻辑对我们很重要,因为破窗谬误在生活中很常见,也很有欺骗性。搞清楚了破窗谬误,能帮你识破生活中的大部分经济学陷阱。什么是破窗谬误?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碎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早已逃之夭夭。一群人围了上来,开始幸灾乐祸地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散落在面包和馅饼上的玻璃碎片。不一会儿,人们觉得应该进行理性思考。其中有几位几乎必定会提醒彼此或者面包师:这桩倒霉事也还是有好的一面。玻璃工又有生意了。

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玻璃橱窗需要多少钱?250美元?这笔钱可不算少。不过,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那么做玻璃生意的人吃什么?接着,事情自然就没完没了。玻璃工多挣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这些商家因此会多收入250美元,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如此一直循环下去。一面破橱窗能够在不断扩大的范围内提供收入和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下去,围观人群得出的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仅不是社会的祸害,反而是造福大众的善人。

这似乎有点儿道理,但仔细想想,这是一个谬误。我们可以看到,商店老板把250美元给了玻璃店老板,也的确是给玻璃店带来了一单生意。但商店老板本来没准备把这250美元花在换玻璃上,他可能是准备去买一身衣服,或者吃一顿火锅,现在250美元修了橱窗,就买不了衣服,吃不了火锅了。所以,这250美元,其实是从衣服 、餐饮业转移到了玻璃业,也就是说,这只是转移了财富,并没有创造新的财富。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看得出来,破窗谬误的本质,是财富转移,而不是财富增长。甚至可以理解成是强制性的财富转移,因为窗户打破了,你肯定要换新的。

砸破玻璃自然要换,这个大家都能看得到,所以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玻璃店老板的利益考虑进来了。但卖衣服、火锅店的老板,他们不在现场,谁也不会联想到玻璃店老板抢了他们的生意。所以说,经济学就是让我们“看见看不见的”,通过推理,看见那些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利益相关方,我们不仅要看到玻璃店老板的利益,还要看见衣服店、火锅店老板的利益。我们来看看破窗谬误的其他变种。

1、战祸之福

有些人不屑于谈论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让人们受益无穷”的理论。他们声称战争对经济是如何有利,非和平时期所能及。他们看到的是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或“滞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欧洲,他们兴致勃勃地清点出那些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期间无力兴建的房屋、短缺的尼龙袜、报废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箱。他们汇总出来的这些事物,数额大到令人震惊。

这只不过是破窗谬论换了一件马甲变得极度臃肿而已。不过这一次,它有一大批相关的谬误支撑。它把需要和需求混为一谈。

二战以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都出现了高速增长。那战争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战争创造了需求。战争结束之后,地上的东西都被炸没了,得要重新盖楼、修马路,老百姓需要粮食,需要衣服,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这时候什么都短缺,生产什么都能卖出去,这不就促进经济发展了吗?

第二个原因是所谓的“战后优势”。就是说打仗会把工厂的设备都给毁了,战争结束之后得修新工厂,新工厂的设备肯定用的都是最新的,新设备的生产效率肯定比老设备高,所以就有了生产优势。法国经济之所以没有德国、日本发展的那么快,就是因为法国的老工厂还在,生产效率低下。所以经济就落后了。这都是破窗谬误的变种。事实上,战争创造出来的不是需求,而是需要。需要仅仅是人们想要的东西,但需求是人们想要、并且能买得起的东西。

战争把人们的财富都摧毁了,所以创造的仅仅是需要,而不是需求。只有需求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需要不能。比如非洲,那里穷人们的需要最多,他们非常需要食物、衣服、药品,但他们买不起,经济也没有比我们好。所以说需要不能创造财富,战争同样不能创造财富、推动经济发展。

“战后优势”的说法也是一个谬论。怎么可能会有所谓的战后优势呢?工厂都是有折旧的,比如一个工厂有100万的不动产,每年计5万的折旧,第二年变成95万,第三年又变成了90万。这样以此类推,20年之后,资产才会变成零,只有到这个时候,敌人的飞机把工厂炸了,才是对工厂有利的,但敌人不可能专挑那些准备折旧的老工厂炸。

战争结束后,表面上看起来,全国各地都在新建工厂,新修马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能销售一空,一片经济蓬勃发展的场景,但实际上这些建工厂、修马路的钱,本来是用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经济的,但现在不得不重新建设之前就有的东西,所以其实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财富转移。

2、公共建设

很多人认为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公共工程的建设,应该多修马路、多建大楼。这样既能拉动产业发展,还能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公共空间的环境。这也是一个破窗谬误。政府又不从事生产活动,并不直接创造财富,它的钱是哪儿来的?政府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元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弥补。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题,所谓政府支出造就的奇迹就会是另一番景象。

换句话说,修马路、建大楼的钱,都是纳税人缴纳的税款。如果仅仅是为了创造就业,就去修一座没有用的桥,那这就是一次财富转移,是把纳税人的钱转移给了那些修桥工人。如果修的这座桥用处不大,只是为了创造就业去修的话,那获益的人就很少。如果这笔钱不拿去修桥,也许可以用来改善医疗、增加福利。所以说,很多为了建设而建设的工程,本质上还是破窗谬误。但一般人们只看到了修桥创造的就业岗位,但却没有看到这件事对所有纳税人造成的损失。

那如果只多征收富人的税呢?这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虽然富人很有钱,但是如果政府多征收富人的税,就相当于让富人白干几个月,甚至半年。如果这么做的话,就没有人愿意去创业了。向富人征收重税,不仅对富人会造成直接的影响,还会给人们树立一个坏榜样,普通人就会想,那我也不要赚那么多钱了,反正要交那么重的税,很容易失去奋斗的动力。如果一个社会奋斗者越来越少,到那时候,倒真的没有贫富差距了,大家都是穷人,但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3、政府信贷

政府对于企业的“扶持”有时和政府的反对行为一样可怕。扶持的形式通常表现为政府直接贷款,以及政府担保的民间贷款等。政府信贷往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大多数国会议员认为,农民取得的贷款永远都不够,在他们眼中,私营抵押贷款公司、保险公司或乡村银行提供的贷款从来谈不上“充足”。不管人们已经替农民找到了多少贷款,国会总能不断挖掘出现有的贷款机构还没有填补的新缺口。

比如,有的农民,没有地,没有拖拉机,没有生产资料,就没法生产,只好吃国家救济。如果政府能给他贷款,让他买一个拖拉机,租一块地,这样他就能创造财富了,过不了多久就能把这个贷款还上,同时还能给国家交税,从一个绝对的消费者变成一个纳税人。这个方案乍一听很完美,但也是个谬论。

如果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只要给他贷款,他就能创造财富,这种好事哪个买卖人能放过?还不得追着农民给他们贷款?但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的。美国的私人银行为什么不进入这块市场呢?是因为他们的钱是自己的,万一决策失误,贷款收不回来,是要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的。所以私人银行在贷款之前,一定要做非常深入的调查,看看这个农民是不是讲信用,有没有劳动的意愿和能力。

调查这些信息的能力,是从真实的市场环境里历练出来的,但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并不直接面对市场,如果把钱交给一个不靠谱的人,那不仅不会创造财富,还会损失财富。所以说,把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去做,贷款这件事,与其交给政府,不如交给市场。

02、避免人为干预经济

很多时候,人们的好心,往往会办坏事。看起来理所当然的好事,实际上都是事与愿违。我们来看一下这2个案例。

1、拯救某产业

假设某个产业的产品卖20块钱,但是亏钱,怎么办?国家帮助他们一把,提高定价,变成30块钱。这样这个产业就生存下来了,还保住了十几万人的就业岗位。这样看来,皆大欢喜,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可不这么认为,他认为虽然你保证了这十几万人就业,但是你却让全体国民买单,所有购买相关产品的人,本来他是可以用更合理的20块钱购买这个产品,现在不得不多交10块钱,如果不是因为政府干预的话,这10块钱他本来可以用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

其他产业发展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消化一部分那些所谓要救的产业的员工。可是,现在把这10块钱给抽回去,维持一个落后产业,一个可能要被市场淘汰的产业,让这些员工留在坏产业中去工作,这样不仅不利于这个产业,也不利于消费者,更不利于那些本来蓬勃发展的企业。

所以,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没有理由让一个市场竞争者去补偿市场失败者。如果我们永远去拯救这些半死不活的产业,那么它就永远会占据着劳动力、占据着资金、土地,这些生产力永远释放不出来,那么新产业怎么去发展?放手让一些老旧产业萎缩或消亡,其实是为了让新产业能够快速成长。这样有助于使必要的资本和劳工从旧产业中释放出来,供新产业使用。

2、最低工资法

最低工资法越激进,其试图照顾的劳工数量越大,其试图拉动的工资涨幅越大,导致其弊大于利的可能就越大。通过法律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来提高工资也会造成有害结果,因为工资其实也是一种价格。比如,每周最低工资为100美金,低于这个标准就违法。这样可以保障员工的基本收益。这么看好像不错,但是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呢?

比如,一家工厂,它原来雇佣了很多人,一周的工资是85美金到90美金。现在政府规定,每周最低工资是100美金,但是老板又不愿意花100美金去雇佣他们,觉得太不划算,那怎么办?只好开除一部分员工。表面上我们制定这个法律是为了帮助劳工,可结果看,劳工反而为此受到了更大的损失。为什么?

因为我们取缔了他的自由谈判权,取缔了他的定价权。他们这些人本来可能劳动技能稍微差一点,本来就是属于市场比较边缘的劳动者。所以,只能通过廉价出卖劳动力为自己挣取收益,可是我们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们,一定让他们成为社会救济的对象,靠吃救济金生活。这样对社会,对他们,对国家,包括对企业,都是有害的。

最后的话:

《一课经济学》呈现了不同经济学家对于政策、制度、法律、道德和人性的不同思考逻辑。经济学很复杂,但经济学思维是人人都可以习得的能力。拥有思考和鉴别的智慧,我们才能纠正思维的认知偏差,看清世间真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经典的谬误 —— 破窗谬论
破窗谬论为何大行其道?
一课经济学1: 为何你容易被人忽悠?
美国芯片制造业复兴的真相如何?
经济学沙盘实验报告 家电D
他,正直善良,承包工厂扭亏为盈,却成了被告,背负四条“罪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