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消灭中医的文化途径4

中西医结合消灭中医的文化途径4

七、要正确理解辨证论治,必须遵循经典理论,以《素问·至真要大论》确立的病机为逻辑规范

在辨证论治的问题上,要保证具有中医文化的正确性,应该注意:

1、不能将辨证和论治,或辨证论治随意分拆,按照一般语言学的方法,孤立地就字解字,这样就会犯“死于句下”的文化错误,使其失去中医名词术语的价值,只有遵循《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确立的逻辑规则,理解辨证论治才是正确的。

2、辨证论治的“知犯何逆”环节,就是对症状的辨,病种之辨就是辨病。辨症是“辨症求机”以“知犯何逆”的基础,从辨症,形成太阳病、阳明病等的初步判断,再结合分析太阳之为病、阳明之为病之外的症状的病机,上升为证候病机,形成桂枝汤证、麻黄汤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具体的证候判断,柯韵伯称这样的辨症方法为“从旁细看法”。中医之病,很多时候多种疾病同时出现,如三阳“合病”、内伤外感“并病”等,故辨“合病”、“并病”是辨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3、症、病、“证”在辨证论治之中是不同的,症是辨的对象,病和“证”都是辨之后的病机认识,症状与病、证候通过病机之辨联系起来,中医理论于是落实到临床之中。混淆辨的对象和辨的结果,会导致中医逻辑的混乱,搞不清何为疾病现象,何为疾病本质,更不可能明白“辨症求机”的临床程序。中医的病是与西医的“病”完全不同的概念,以病病机为本质,包含了病位、病性、病邪、病形等要素,但这些要素及其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病机要素量要少于或等于证候。根据病机本质确立的逻辑,病和证候的关系,是线和珠的关系,病如线,证候如珠,病病机包含在证候病机之中,同一病病机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同一证候可能包含多种病病机。详细的论述,请参见《中医之和-辨证论治的生命哲学》的病种之辨。

4、与天文、地理、人事息息相关的活生生的人是中医的客观对象,三因制宜、实事求是是辨证论治的灵魂,需要“千人千方”就“千人千方”,需要“千人一方”就“千人一方”,尊重病人的实际情况,“谨守病机,各司其事,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可重复性皆以活生生的人的证候病机为依据,不能有机械僵化之规定。

5、中医理论是蕴含生命真理的理论,只要遵循病机本质的逻辑规范,临床辨证论治就具有极大的生命可靠性。不像用死人理论、小白鼠理论治疗活人之病,需要活生生的人的临床来验证之后才可靠。

6、方舟子等大肆污蔑、毁谤中医学,但没有改变中医学的立学基础,没有偷换中医理论的本质内涵,没有阻扰临床辨证论治,更没有把经典理论当成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用西医那一套管中医,也就是他们没有动摇中医学的根本,没有设置辨证论治的临床障碍,而占据着中医学的学科地位的中西医结合却都办到了。许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中医,什么是辨证论治了。

中医需要有清醒地认识:中医的立学基础是天人相应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实验标本,不是尸体解剖;中医的思维模式是“阴阳应象思维”,“治病必求于本”在于“辨症求机”;立法处方决策的规范在“随证治之”,不依赖仪器的指标、影像、病理结论。中医的疾病本质是病机,治疗目标是病机的具体临床结论-证候,疗效标准是营卫和、胃气和、津液和、阴阳和等生命之和,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理论基础上。否定《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否定辨证论治,否定病机本质,实质就是消灭中医。

中医学是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摇篮里孕育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一直都以人(生命)为核心,观天象、察地理、知寒暑的根本在于知“天命”,数千年的历史始终沿着人(生命)的自然环境关系、人(生命)的文化社会关系、人(生命)的德行修养的路线发展,和西方以物质为内容、以利益为追求的文化完全不同。

西医学是建立在形态解剖、实验分析基础上的医学,没有解剖就没有西医,没有显微镜就没有西医。解剖是死人的解剖,显微镜下是孤立的形态,和活生生的人存在巨大的生命鸿沟,中西医结合把西医的客观基础当成中医的客观基础,把西医的疾病本质当成中医的疾病本质,怎么可能不伤害中医文化。

自然完整性的活生生的人是中医学的立学基础。活生生的人生长在日月之下,通过饮食、呼吸、寐寤、动静等生命活动,和自然发生多维联系,这样的多维联系,既存在天地运行规律的一般性,又存在生命之应的差异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只有回到活生生的人才具有真实性。中西医结合依据离体之标本、凭借实验之标准,把显微镜下看见的东西,拿来改造中医,在中医教育、中医学术和中医临床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不尊重活生生的人,不尊重中医文化,不尊重中医临床模式的氛围,形成了以西医病理生理为本质、药理对应病理为规范的价值评判体系。活生生的人不重要了,第三方、统计学、实验室才重要,没有第三方、统计学,中医把再危重的病治好了也是个案,没有价值。中医被厚厚地掩盖上了西化的积尘,如同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一样,中医的文化之根、理论之本被西化思潮腐烂了。

中医文化之根破坏了,中医复兴就没有希望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辨病与辨证--刘惠生
西医的病进入中医算什么
中医辨证应接纳现代医学检测指标
中西医结合男科临床研究的思路(1)(科技动态)
辨清证病症把握辩证论治实质
诊疗特点 王成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