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肠息肉的内镜下pit分型

      通过肠镜就可以诊断息肉、腺瘤、结肠癌,并判断结肠癌的浸润深度、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吗?

      答案是肯定的。

      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利用pit分型对结肠息肉性质进行诊断。

      pit分型即pit pattern分型,是通过放大内镜观察结肠粘膜腺管开口形态,来诊断病变性质一种内镜下诊断方法。

      一般情况下需要对病变进行染色来观察,常用的染色剂有靛胭脂和结晶紫。一般常用靛胭脂染色,当考虑为恶性病变时可以用结晶紫(因为结晶紫致癌且结晶紫染色后不能再利用NBI观察血管形态)。

      pit分型及特点及意义如下:

      I 型:规则圆形,见于正常粘膜 

      II 型:星芒状,见于增生性息肉 

      III型:分为两型

      IIIL 型:大管状开口,见于管状腺瘤,典型的LST非颗粒状的pit 

      IIIs 型:较 I 型更小的圆形开口,见于早癌或腺瘤,特别是凹陷性肿瘤                   常见(如IIc型病变) 

      IV 型:树枝状或脑回状,见于绒毛状腺瘤 

      V型:分为两型

      V1 型:腺管开口不规则,绝大部分为早期癌(浸润深度≤SM1),大                   多可以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或剥离术 

      Vn型:腺管开口消失或无结构,绝大部分为粘膜下深浸润癌,或进展                    期癌(浸润深度≥SM1),大多需要手术治疗。

 I 型:规则圆形

  II型:粘膜增生后导致腺管开口扩大而导致 pit呈星芒状             

  IIIL型:腺管与腺管融合导致pit延长 

  IIIs型:电镜下可见腺管开口缩小故pit较 I 型小 

  IV型:腺管开口消失,只能看到绒毛间缝隙,像脑回状,其实不是pit 

  V1型:粘膜内出现癌组织后导致腺管排紊乱所致          

  Vn型:粘膜被肿瘤组织破坏,pit消失 

      虽然pit pattern是放大内镜下的分型方法,但是在普通内镜下适当调整镜头和病变的距离,可以看到部分pit形态,特别是在染色后。有学者认为在普通内镜下可以区别I型、IIIL型和IV型,笔者认为因为I型可以通过和周围正常粘膜对比而判定,IIIL型腺管较大,IV型为绒毛间缝隙,更加宽长,所以可以在普通肠镜下观察到。另外V型诊断不难,但是鉴别V1、Vn比较困难。

      大肠早癌的诊断常在应用NBI或NBI加放大观察病灶血管及表面结构,得出NIEC或JNET或PC分型后,再进行pit pattern分型,以进一步验证诊断,从而避免活检导致的粘膜下纤维化(结肠浅表型早癌在取活检后因粘膜下纤维化会导致ESD术操作困难),为微创治疗(ESD或EMR)提供保障。

       南阳市中医院肝胆脾胃拥有目前最先进的奥林巴斯290型胃肠镜,配合专业的操作人员,为您提供完美检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通内镜与Pit pattern分型(多图详解)
日本pit pattern诊断与癌的发育进展
结肠NBI分类
肠镜体检的重要性及常见的大肠癌癌前病变内镜表现
内镜读片:工藤・鹤田分类
pit pattern边界性病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