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精要人生,是一种了无遗憾的生活方式



精要主义



慈怀为你读的第二百三十一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21:06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简宁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精要主义


彼得·德鲁克说:“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


很多人以加班为骄傲,却没有认识到,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思维方式。因为你的时间,也许正在浪费在低价值的事情上。


真正的高效,是只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做的更少,但是更好。这也正是精要主义的本质。


精要一词的意思是“更少,但更好”。它是一种自律的、系统的方法,用于决定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然后轻松地执行。


《精要主义》的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是THIS公司的创始人,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正确的事情上,苹果,谷歌,facebook等公司都是他们的客户。另外,他还在斯坦福大学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备受学院的青睐和追捧。


《精要主义》这本书是一剂舒缓压力、驱赶倦怠、抑制对一切事情说“Yes”的灵丹妙药。对于那些想要重新掌控自己的健康、幸福与快乐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作。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格雷戈,看看如何运用精要思想,才能摆脱忙碌不堪的工作和生活,开启“更少,但更好”的精要人生呢?



学会选择

重新掌控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


他们总是希望可以多做一些事:马上就要开会了,却还要多回几个信息才能出发;总是毫不犹豫地答应参加聚会,即使同一时间还有其他事情要做。他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兼顾,可事实上,这种想法只会让他们一无所得。


总是想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结果就是每件事都做不好。


19世纪90年代,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了二八原则,他认为80%的成果是由20%的努力产生的。


所以,为了更好的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我们必须要克服三种想法,那就是: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我能二者兼顾。


取而代之的是我们要学会拥抱三条核心真理: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的事情是重要的,以及“一次只做一件事”。


只有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才能实现个人最大贡献值。


如果不对自己需要做的事情进行筛选,无论外界给与什么样的工作或者任务都痛快的接下来的话,就会把很多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想要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你就要学会把自己从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抽离出来,给自己一个空间,思考有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去探索、对比更多的选项,然后找到对自己的目标影响更大的事,再具有针对性的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其中。


书中讲到了比尔·盖茨的例子,他每年都会从繁忙的日程中抽出两个星期用于思考和阅读,他的这个习惯即使在微软公司发展到鼎盛时期也从未间断过。


盖茨用这段时间阅读书籍,学习新的技术,并为公司设计未来要走的路。


如果你没办法像比尔·盖茨一样,定期抽出完整的时间去思考和阅读,不如每天抽出20分钟,或者每周抽出完整的两个小时,去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此外, 你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


首先:学会关注大局,把注意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大事上。


你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坚持写日记,定期回顾,尝试从细微之处跳出来,寻找事情发展的宏观趋势。


其次:在平时沟通的时候,认真思考和分辨,留意倾听和领悟沟通的话外之音。


对于所听所闻的事情,不要妄下决断,而要进行切实的实体探索,要学着去发现问题的本质;对于事件中的人物,要尝试进行角色扮演,站在对方或者第三方角色的位置上,以他人的视角去理解其动机、理由和立场,寻找其中不寻常的细节。


最后,要重视游戏和休息时间。


很多人都认为玩游戏和休息属于浪费时间,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工作上,可事实上,游戏可以帮助人们开发出更多的创意,而适当的休息则可以提升个人的工作效率。


精要主义的选择,不是为了少做事,而是为了把重要的事情做的更好。


因此,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意味着你不只是要在该拒绝的时候果断说“不”,更重要的是要有目的的  、深思熟虑的、战略性的淘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这之中不仅要摆脱那些明显浪费时间的事情,可能还包括要放弃一些很好的机会。


当我们需要面对过多的选择机会时,可以尝试运用90%法则:首先,考虑一个最重要的标准,然后在0到100之间为这个选项打分,如果得分率低于90%,就拒绝它,再等待更好地机会。


如果你觉得这个打分的方法过于主观,还可以使用三条标准法:为这个机会设定三条最低标准和三条最高标准。只有符合三条最低标准的机会才列入考虑的范围,如果它没能符合三条最高标准中的两条,就对它说“不”。


当我们在选择一个机会时,在得到的同时一定也会失去些什么。比如说,如果你选择去A公司工作,就等于放弃了去B公司上班的机会;如果你选择了加班,就牺牲了陪伴家人的时间。


因此,当我们在做出选择时,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选择并且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而后等待最佳的时机,探索更多的选项,对所有不够好的机会,我们要勇敢的说“不”。



学会拒绝,你才能得到更多


乔希·比林斯曾说:人生中一半的麻烦源于答应得太快,拒绝得太慢。


只有懂得取舍,你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很多人担心拒绝会影响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你拒绝的是这件事,而不是你的朋友。


而且,合理的拒绝,可以让朋友看到你的原则和底线,这反而会赢得他们的尊重。


另外,“拒绝对方”代表的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句坚定的“不”。你还可以采用一些委婉或者幽默的方法去表达拒绝,比如说,当朋友约你去吃宵夜的时候,可以说“没门。”而不是一句硬邦邦的“不去”。


对于无法当面拒绝的要求,还可以通过使用电子邮件的“自动回复”功能,当你的朋友给你发信息时,就可以知道你因为正在忙于工作或者学习而无法答应他们的请求。


如果你实在无法下定决心去拒绝,不妨先沉默一下,给自己更多的思考时间,然后告诉对方自己需要确认时间后再答复,或者考虑一下当你答应这件事之后要付出什么或者牺牲什么,比如说帮同事做事的代价可能就是你今天要加班。


而在面对领导突然增加的工作任务时,则可以反问一句:好的,那我要把什么工作延后,或者要取消做什么呢?以此来提醒上级,你的工作已经很多了,如果答应了做这件事,就无法去做其他的事情。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懂拒绝,没有界限,生活和工作就只会变成一团乱麻。


不要把别人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这就好像你有一个从不给自己家草坪浇水的邻居,你答应帮忙做事,然后打开自己的洒水器,将水撒到了他的草坪上。


于是,邻居的草坪日益茂盛,而你的草坪呢,只会日渐干涸,不仅如此,长此以往下去,邻居可能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有什么问题,并且永远都不会亲自给草坪洒水。


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建起篱笆,让他的问题离开你的院子,待在它们该呆的地方。让有问题的人,自己去解决问题。


筑起篱笆,就是设定界限,你可以列出那些经常向你提出低价值请求的同事名单,除非他的请求与你的目标一致,否则就拒绝他的所有请求。


如果你不能和别人说清自己的界限在哪里,那么别人也就无法尊重你的界限。


止损,是最高级的拒绝。


对于某些已知亏损的生意,由于已投入其中的成本无法收回,所以继续再投入更多时间、金钱和精力的倾向就是沉没成本。


有些事情,即使我们明知它不值得继续投入,却因为已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法及时抽离,于是继续不甘心的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里面。



我们该如何避免掉入沉没成本的陷阱呢?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六个常见的陷阱和相应的对策:


第一个: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没有物品时,就会低估它的价值,而在拥有这个物品之后,就会高估它的价值。


应付这种陷阱的方法就是假设你还不曾拥有它,不要问自己,如果我没有得到 它会怎样,而要问自己“我愿意付出多少代价去得到它”。


第二个陷阱就是对浪费的恐惧,比如说你买了两张同一时间的滑雪票,一张会卖的更贵一些,但是对你来说可能滑雪的地点不够理想;另一张售价要便宜一点,可是滑雪的体验会更好,你会如何选择呢?


心理学教授霍尔·亚克斯通过实验发现,超过一半的人都选择了更贵的那个,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浪费更多的钱。


可是,一旦做出这种选择,他们就不仅浪费了钱,还错过了最好的滑雪体验。应对这种陷阱的方法就是承认自己过去做了错的选择,重新开始。


第三个陷阱是强己所难,人们为了某一个并不合适的机会可能会强迫自己做很多事,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参谋,向他诉说事情的缘由,听一听客观的意见。


第四个陷阱是现状偏见,就是仅仅由于自己一直在做某事而继续做下去。比如说仅仅是因为一直以来都在用一套很落后的办公系统,即使工作效率很差也不去更新。


应对这个陷阱的办法就是零基预算法,在对自己进行时间管理时,不必以现有的任务为基础来进行自己的时间预算,而是要假定先前所有的承诺都已不复存在。然后,从零开始,问问自己愿意给今天加上什么任务。


第五个陷阱是随意承诺,就是过于轻易地答应他人的请求。


应对这种陷阱的方法是在下次答应别人请求之前问问自己:这件事真的这么重要吗?值得我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上面么?


最后一个陷阱就是害怕错过,希望鱼和熊掌都可以兼得。


应对这个陷阱的方法就是假设自己一个都得不到,然后感受一下会有什么后果,如果并没有什么大影响的话,就不必在它们身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人生就如同是一本书,我们都是自己的编辑,只有勇敢的删繁就简,谨慎的舍去那些看起来好,但是对目标没有帮助的选项,然后不断地纠正自己,专注在一个方向上努力前行,这样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学会执行

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更轻松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说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作者建议我们,如果想要更快,更好的完成人生中有意义的少数事项,就应该为即将进行的事项设定缓冲期,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减少执行时的阻力。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预估完成一件事所需时间时,通常都会比实际完成需要用时要短得多。


预估10分钟可以完成的事项,实际上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甚至更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把这种现象称为“规划谬误”。这种现象会让人们在预估—延迟—懊悔的恶性循环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想要避免低估时间,轻松地完成自己所需的工作,就要学会设置时间缓冲器:当下一次需要预估时间的时候,在原本预估的时间基础上增加50%的缓冲量。


如果你为了一份会议忆报告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就再增加30分钟。


这样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而且如果任务可以更早的完成,也会让你的心情更加愉快。


此外,你还可以为自己设置一些情境,想象一下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是什么,然后问问自己,在这个任务里会面临的风险是什么,最糟糕的情形是什么,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才能降低这些风险。


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减少未来遇到困难的几率。


书中提到了商业小说《目标》中的一个故事:主人公艾利克斯·罗格带着自己的儿子及一帮朋友出去旅行,他需要在太阳下山之前,把所有的孩子都带到营地。


在前进途中,他发现有些小孩走的快,有些小孩走的慢。于是,他就把走的最慢的小孩带到了最前面,想尽一切办法让他走的更快一点。


罗格发现,由于最慢的小孩限制了整只队伍的速度,因此,当这个小孩的行进速度加快时,队伍的速度也就跟着加速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会有一个“最慢的小孩”限制我们的行动速度。


明确目标,再确定自己会遇到的一些障碍,然后将其列成清单,从影响最大的那个开始行动,进而逐个解决。


在努力推进事情的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关注自己的进步,而不是表现。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开心,并从中获得动力,鼓励自己继续前行。


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工作,你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些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强迫自己在遇到相同问题的时候按照标准化流程来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思考的时间,还可以留出更多的精力和空间去做一些创新。


最后,要学会活在当下,不为过去的事情遗憾,也不为未来的事情担忧和焦虑。


想要活在当下,就需要明确的知道自己当下最重要、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把那些出现在你脑海中的,准备要做的事情记下来,列成执行清单,让清单代替你的大脑去记录这些事,从而让大脑有更多的精力去思考。


另外,你可以把自己的清单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好顺序,这样不仅节约时间,也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精要主义,从来不是要求你做得更少,而是希望你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少数的,有意义的事情上,通过选择和取舍,一步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并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中。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不留有任何遗憾。


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意味着需要把“精要主义”的思想渗透到生活和工作中,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看待身边的一切。


你会发现,有一些原本重要的事情,原来并不是那么重要;当你的朋友或者同事不停地说“YES”的时候,你在说“NO”。你会意识到,你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


当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那么,你很难为自己的选择抱有遗憾。这样的人生,就是精要人生。


希望你能够看清自己的未来,明智的选择和舍弃,做好自己人生的编辑,活出一个值得骄傲的,毫无遗憾的“更少,但更好”的精要人生。


精要主义: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与生活(签名本)

作者:(英)格雷戈·麦吉沃恩(Greg McKeown) 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你一直疲于奔命,却依旧一事无成?
没效率的工作,活该你加班!
为什么追求成功,会让人越来越不开心?| 你的人生需要一点 “精要主义”
学会在重要的事情上分配时间
“瞎忙”的人,原因就在不懂精要主义
12条减轻生活压力的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