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晋的那一场大雪

东晋高僧道壹和尚,有一次从都城建康回东山,经过吴郡时忽遇大雪,一路顶风冒雪才回到山中,寺里的和尚们便向他打听途中见闻。

道壹说,风霜固然就不必说了,雪花刚落下时天色黯淡无光,“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城郊村落还只是雪花飞掠,四周的树林和山峰就已经白茫茫一片。

就这一句看似平淡的“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传开来后便倾倒了一众人,寥寥数语便将人带入了一场大雪纷飞的诗意中。

道壹和尚是东晋名僧,他开坛讲经时曾倾动京城,深得简文帝器重,且律行清严,为四方僧尼所钦仰。

可到了今天,人们还记得他、提起他,却不是因为以上这些成就,而只是因为他对东晋那一场大雪的一句描述。

元 黄公望 《快雪时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一代名相谢安还未出山前,也一直隐居在东山。有一年冬天,雪落在东山谢家庄园里,谢安将族内子弟都招来谈诗论文。

说话间,雪下得更大了,他便指着飞舞的雪花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

侄儿谢朗抢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

就好像洒了大把的盐在空中嘛,谢安没说好,也不说不好。

小侄女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顿时大乐,才高如他,也被侄女的这一句话绝倒。

其实谢朗将雪比作盐也不能算错,但谢道韫的柳絮之比,却唤起了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感动之情,这大概就是诗的魅力。

从此谢道韫这个“咏絮之才”的才女名头就被传颂千年,即使后来她做过很多更了不起的事,清谈胜过男子、提刀杀过强盗等等,但人们最喜欢的依然是这次咏雪。

清朝大才子纳兰性德更是将谢道韫赞为雪花的知音,他说“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自从谢道韫后,还有谁能怜惜这漫天飘泊的雪花?

可惜谢道韫做了雪花的知心人,却没有遇到知心的另一半。

她嫁给王羲之最平庸的儿子王凝之后,育有四子一女,王凝之笃信天师道,在会稽内史的任上遇到叛军攻城,他非但不组织将士守城抗敌,反而对属下说不必费力,他已经祈祷过神仙,神仙会来帮忙,可见此人昏庸糊涂到了什么地步。

最后的结果,城自然是破了,王凝之和四子一女全都被杀,只有谢道韫抱着小外孙,带着家丁杀出了重围,遇到叛军首领时也凛然不畏死,反倒折服了对方首领,最后对方还派人将她护送回了老家。

谢道韫从此独自终老,原来幼年时的那次大雪,已经是她人生的巅峰时刻。

清 冷枚 《雪艳图》局部

谢道韫的公公“书圣”王羲之,不消说,大名到今天依然是如雷贯耳,他与雪也曾有一桩美谈。

他没有咏雪,只是在雪天写了一封信。信很短,只有二十几个字: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我是羲之,刚刚下了一场快雪,我提笔给你写信时,雪就停下来了,天空也晴朗了,想必你最近一切都还安好吧?上次你说的那件事,现在还没有结果,是我力所不及没能办好。王羲之。

写完这些字,他又挥笔在信封上落下“山阴张侯”四字,便将这封信送了出去,山阴张侯是谁?到今天已无人知晓,但要感谢他以及他的后人,将这封信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快雪时晴”,四个字比开头道壹和尚的“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还要短,却也充满了隽永而节制的美感,如同一幅山水雪景画。

你说王羲之是欣慰雪很快就停了,还是遗憾雪没有多下一会儿呢?恐怕连他自己都说不清吧。

寒暄完了接着谈正事,正事只说了七个字,“未果为结力不次”你托付的事,我力所不及,没办好,比寒暄还要短,没有找借口,也没有多解释。

明代鉴赏家李日华说:“晋尚清言,虽片言只字亦清,快雪帖首尾廿四字中,字字非后人所能道,右军之高风雅致,岂专于书邪?”

是啊,把这些字拆开来,每一个都是普普通通的字,怎么到了王羲之这里组合起来,就这么高风雅致呢?

除了语言美,书圣的字当然更是好,此帖是王羲之书法的集大成之作,字体多为行书,间有楷体,笔力收放自如。

与《兰亭序》的笔走龙蛇之势不同,《快雪时晴帖》有一种如大雪般雍容淡泊的美感,后来此贴辗转到了乾隆帝手中,他极珍爱此帖,在帖前写了“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八个小字,“神乎其技”四个大字,一直视为稀世瑰宝。

一场东晋的快雪遇上王羲之,便成就了一幅传世名帖。

东晋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东晋最负盛名、最浪漫的那场雪,是落在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这里的。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几个儿子里他最放荡不羁。

《世说新语》中说,有一天晚上大雪落在王徽之居住的山阴,本来他已经睡觉了,听见外面大雪落下的声音,便开窗赏雪,又让人温酒来喝。

四望皎然,他饮了几盏,又起身在雪地里徘徊,吟诵起左思的名作《招隐诗》来: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这一吟诗,他就想起,他还真有位隐士朋友,戴安道,现在正隐居在百里之外的剡县。

戴安道是东晋有名的书画家,善弹琴,《晋书·戴逵传》说武陵王司马曦曾派人去请他到王府来弹琴,戴安道鄙视司马曦的为人,不愿去,便当着使者的面把自己的琴摔碎了,说:“戴安道坚决不做王门伶人!”

后来他就迁居到会稽的剡县隐居起来,朝廷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都被拒绝了。

一想起戴安道,王徽之就待不住了,马上让人准备船只,连夜起程,沿着剡溪去找他。

王徽之的小舟在大雪纷飞的剡溪上行了一夜,方在天明时到了戴安道家门前,正举手欲敲门,他却又甩甩袖子,头也不回地走了。

后来旁人不解,问他,他却只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所以王徽之冒着风雪,乘了一夜的船,到底是为见戴安道,还是为了尽兴?

这一夜他没见到戴安道,倒是迎着漫天白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而在东晋名将、大司马陶侃这里,大雪是他恢弘一生的缘起。

在世家林立的东晋官场,陶侃是一个异类,而且是唯一一个。

东晋还没有科举,想要做官都得经过世家的推荐,而且如果不是出生顶级世家,生在普通士族,就算能做官,也做不了大官。

何况陶侃别说是普通士族了,他家还世代贫贱,但他从小便志向远大,想要做出一番事业,他的母亲湛氏便日夜纺织资助儿子结交优秀的人。

有一年冬天大雪,同郡孝廉范逵路过陶家,被风雪所阻不得不在陶家借宿,范逵仆从车马不少,而陶家却是家徒四壁,什么都拿不出来,怎么办?

母亲湛氏叫儿子只管出去招待客人,她独自把房柱劈成木柴,把自己睡的草垫铡碎作为马料,又剪了一头长发卖了换得米粮,摆上了一顿好饮食,将客人安置得妥妥当当。

范逵离去时陶侃相送一百多里,范逵感念他在大雪天里对自己的周到招待,引荐他走入官场。

从此,陶侃从小小的督邮一路官至侍中、太尉、大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并且享有佩剑上朝的荣耀,这么大的功名在身,最后还得了一个善终,老死后追赠大司马,谥号“桓”。

这一切固然是因为母亲的支持、陶侃的真才实干,但若没那场留客的大雪,也许后面这一切都无法发生。

南宋 梁楷 《雪景山水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道壹和尚在下雪天赶路,看到“郊邑正自飘瞥,林岫便已皓然”,被记载至今;

谢道韫在白雪纷飞的庭院里吟咏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便成全了千古才女之名;

王羲之在一场快雪后写了一封信,世间便有了天下无双的稀世瑰宝《快雪时晴帖》;

王徽之在大雪弥漫的剡溪上舟行一夜,“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凭一个“雪夜访戴”的故事就冠绝魏晋;

陶侃在一场留客的风雪中,遇上了引领自己实现理想的贵人,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人生。

东晋的那一场大雪,成全了多少人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那里,下雪了吗?| 遇见古人的冬天
《咏雪》基础训练与阅读理解
岁时之大雪|一段旧事
王徽之:是真名士自风流|生而尽兴,用一生用来书写魏晋文人风骨
部编人教版七上语文8《世说新语》二则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含练习题及答案)
穿越千古去看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