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宫颈腺癌
一种病变,分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癌的癌前期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病期病变尚有争论;宫颈微浸润腺癌<microinvasive adenocarcinoma>是指宫颈腺癌的早期浸润期,作为存在于宫颈原位腺癌和真性浸润癌之间的一种疾病)和宫颈浸润性腺癌,是当肿瘤浸润间质超出微浸润腺癌标准时,即为宫颈浸润性腺癌。
  一、临床表现
  1、癌前病变的宫颈原位腺癌:常缺乏特殊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或呈宫颈炎表现,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2、微浸润腺癌的临床表现:有15%~20%的宫颈微浸润腺癌患者无症状,有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时呈水样或黏液状,其次为异常阴道流血,常为性交出血,宫颈可呈不同程度糜烂或呈息肉状、乳头状,约1/3的患者宫颈外观正常。
  3、宫颈浸润性腺癌的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与宫颈鳞癌相似,早期可无症状,通过异常细胞学涂片发现。文献报道15%~20%的宫颈腺癌无症状。在有症状的患者中,主要为异常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晚期患者根据病灶广泛程度及侵犯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症状,如疼痛、肛门坠胀、贫血泌尿系统症状等。
  二、发病机制
  宫颈腺癌多数起源于宫颈管内膜,最常见的为颈管内膜型,它可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癌和透明细胞癌,亦可向输卵管上皮方向分化,形成浆液乳头状腺癌,另一部分则为中肾残迹起源的中肾腺癌。腺鳞癌则起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同时向腺癌和鳞癌两个方向分化,但两者比例不一,分化程度也可不同,故腺鳞癌在形态上有多种类型。
  1、癌前病变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鳞癌的癌前期病变,但对宫颈腺癌来说有无癌前期病变尚有争论。
  (1)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常见于较年轻的妇女,多发生于宫颈移行带区,呈单病灶存在或为多灶性。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形态除核异型外核的位置异常,还可见到腺体轮廓异常。腺上皮不典型增生与癌变的划分较困难,总体考虑其生物学行为甚为重要。此外,宫颈内膜腺体不典型增生可与宫颈原位腺癌及浸润癌并存,故其诊断以宫颈锥切标本较好。
  (2)宫颈原位腺癌:宫颈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situ,AIS)是指局限于颈管黏膜表面及其以下腺体内的上皮肿瘤,于1953年被确定为一个独特的病种此概念已被广泛接受。
  2、微浸润腺癌
  (1)大体形态:宫颈表面可光滑,或呈糜烂、息肉、乳头状。多数病例其病变累及宫颈1/2以上。
  (2)组织形态:腺体结构形态异常,表现为:
  ① 细胞向外出芽形成子腺体,浸润间质,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和(或)纤维细胞增生。
  ② 腺体成堆增生形成背靠背现象其中间质极少,癌变腺体中常混杂有正常腺体,有时互相融合成筛状结构。浸润腺体周围常见到原位腺癌形态。
  3、宫颈浸润性腺癌
  多数腺癌为中、高分化。腺体成分排列复杂,可见乳头从表面突入管腔,有些细胞含有中量至大量黏蛋白。其他类型腺癌包括:肠型、印戒细胞型腺癌、恶性腺瘤、绒毛腺管状乳头状腺癌。宫内膜样腺癌和乳头浆液性腺癌。宫颈腺鳞癌包括腺癌和鳞癌的成分。
  (1)大体形态:宫颈腺癌来自宫颈管,并浸润颈管壁当病灶长大至一定程度时,即从宫颈外口向外突出,此时常侵犯阴道及宫旁组织。宫颈腺癌的大体形态可多种多样。可向内生长,颈管扩大使整个宫颈增大呈“桶状宫颈”,质硬而宫颈表面光滑或轻度糜烂,向外生长者可呈息肉状、结节状、乳头状或蕈样团块。近15%的患者无肉眼可见病灶。
  (2)组织学类型:迄今尚无统一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宫颈腺癌常常不是一种纯的组织学类型,而是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混合已报道达11种。1975年WHO制定宫颈腺癌的组织学亚型为:宫颈管内腺癌、内膜样腺癌、透明细胞(中肾)腺癌、腺样囊腺癌、鳞腺癌和未分化癌,在此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提出宫颈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中国陈中年、杜心谷等(1966)提出分为下列类型:
  ① 宫颈黏液性腺癌:中等分化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的黏液腺癌、微偏腺癌。
  ② 子宫内膜样腺癌。
  ③ 透明细胞癌。
  ④ 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
  ⑤ 未分化腺癌。
  ⑥ 宫颈腺鳞癌。
  (3)各型宫颈腺癌的组织学特征:
  ① 宫颈黏液性腺癌(mucin secreting adenocarcinoma):这是一种产生黏液的宫颈内膜腺癌,为最常见的类型。按其分化程度形态不一,中等分化者仍保持了腺体的形态结构,但腺体轮廓不整齐,腺体为单层细胞假复层或乳头状,腺体的上皮细胞内含黏液。胞核增大、深染。腺癌腺体散在分布分化差者无腺结构,常呈一片黏液,细胞出现在黏液湖中,有许多深染增大的核。
  ② 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d carcinoma):是一种向子宫内膜腺体方向分化的腺癌,腺体形态似子宫内膜腺体,腺体呈背靠背图像,腺体间几无间质存在。腺体细胞呈柱形单层或复层排列,胞核深染而无极性。无黏液产生。
  ③ 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carcinoma):也是一种向子宫内膜方向分化的腺癌。细胞大,多角形,有丰富的透明至嗜伊红染色的胞浆,排列成腺体或片状结构。腺圈结构中细胞呈单层立方形,核圆突起如图钉状,核分裂象多。
  ④ 宫颈浆液乳头状腺癌(serous papil lary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向输卵管上皮方向分化的腺癌,自宫颈内膜表面长出呈乳头状。乳头有狭窄的间质中心柱,乳头周围有腺圈结构,细胞为复层低柱状上皮,无黏液分泌核深染而小。
  ⑤ 未分化腺癌:细胞小,大小形态一致,密集成片,无腺体或鳞状细胞组织的结构形态。细胞为立方形或柱形,有的具有围成腺腔的倾向。
  ⑥ 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是一种少见的宫颈腺癌,占1%~3%腺体形态似良性,而生物学行为具恶性肿瘤的特点,是一种分化很好的黏液腺癌,又称恶性腺瘤(adenoma maligium),其病理特征为腺体增生,密集而紊乱,腺体大小不一,形状极不规则多数为奇异有角外翻状,呈卷曲状、爪形,常含点状突起,但腺体无背靠背现象。肿瘤腺上皮细胞近似正常宫颈腺上皮,为黏液性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异形性不显着,腺体浸润深度超过5mm。
  ⑦ 腺鳞癌(Squamo-adenocarcinnoma):肿瘤由恶变腺体和恶性鳞形细胞2种成内膜样细胞组成,来源于宫颈柱状上皮下储备细胞,腺体细胞可表现为黏液性细胞或子宫内膜样细胞,一些细胞可有印戒表现,可有腺泡结构或存在少数裂隙的分化不良细胞呈片状或巢状。鳞癌成分常无角化,分化程度不一。
  三、实验室检查
  1、脱落细胞学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涂片标本中见到多个圆形、片状或单个多形腺细胞时可考虑腺癌,大多数腺癌细胞中有明显核仁,但有一半左右的患者细胞学涂片可无异常发现。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用于发现子宫颈腺癌,但其阳性率较子宫颈鳞癌明显低仅30%,假阴性率高,故易发生误诊及漏诊,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宫颈腺癌多位于颈管被覆柱状上皮及间质腺体内,病灶隐匿,常致取材不足。
  (2)宫颈腺癌尤其是早期腺癌的脱落细胞核异质改变不如鳞癌显着,特别是高分化黏液腺癌多致阅片疏忽。
  2、碘试验:碘试验对癌无特异性,利用正常宫颈上皮富含糖原,会被碘染成棕黑色,而癌上皮缺乏糖原,碘染不着色。在不着色区域取活组织,提高诊断准确率。
  四、诊断
  宫颈腺癌的诊断除了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外,主要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及靠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因宫颈表面光滑或仅轻度糜烂,是造成宫颈腺癌漏诊的主要原因。
  Maier和Norris提出原发性宫颈腺癌的诊断标准:① 存在单一恶性移行区;② 在诊刮或子宫切除标本中,子宫内膜无恶性特征;③ 发生于残端宫颈的腺癌在宫体切除5年以上;④ 肿瘤大体上位于宫颈,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内无明显可见病灶。
  五、鉴别诊断
  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宫颈腺癌可以是原发的或转移性,特别需排除延伸到宫颈管的子宫内膜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及病理组织学分类
好文分享 | 子宫内膜黏液性增生病变概述(一)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子宫内膜样癌EEC
好文分享 | 子宫内膜黏液性增生病变概述(八)
疑云笼罩的三天:一例子宫颈复杂病变的病理诊断心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