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很多,大约有50多句。“仁”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在《述而篇》中记述了一段冉有和子贡的对话,颇有意趣,现在看来仍然有借鉴意义。

原文是这样记述的: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简单翻译如下:冉有问:“夫子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回答说:“嗯,我去问问先生。”子贡进屋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答道:“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答道:“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夫子不会帮助卫君的。”

这段对话有两个历史事件背景,一是卫国父子争王位,二是伯夷、叔齐弟兄俩互相谦让王位。

先说说当时的卫国,赫赫有名的卫灵公暂不作评价,卫灵公的儿子,也就是太子蒯聩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逃到晋国。卫灵公去世后,立其孙子蒯辄继位,是为出公(蒯辄是太子蒯聩的儿子)。这时晋国想把太子蒯聩送回,借以侵占卫国。卫国为抵御侵略,拒绝太子回国,这就是蒯辄与其父争夺卫君之位的故事。

再来说说伯夷、叔齐弟兄俩的故事,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长子和三子)。孤竹国国君在世时,立三子叔齐为王位继承人。他死后叔齐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父命不能违,不接受,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当国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二儿子继承了王位。伯夷、叔齐弟兄俩后“义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两个故事讲完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多不得意,唯在卫国得到赏识,所以大家推测他会拥戴卫君,甚至连孔子的弟子也有疑问。子贡通过询问伯夷、叔齐之事,窥知了孔子的意向。在孔子看来,伯夷、叔齐不违孝悌,追求道德的圆满,是值得称颂的。因此说出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这一传送千年的名句。因此,子贡做出判断,卫出公以儿子对抗父亲,是不孝不义的,孔子是不会帮助出公的。

2500多年过去了,孔子提出“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的做事做人原则,仍具有现实意义。现在许多人经常抱怨,为什么老让我做好人,要遵守这、遵守那,那么多坏人可以为所欲为?按照孔子的说法,你做好人,已经得到了承认和好的评价,又抱怨什么呢?

孔子还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你心里想到仁,你离仁就不远了。你追求什么,你就将得到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人无论做什么,怎么做,无非求一个“心安”而已。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书画和文化》头条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辉光日新1443】(夫子为卫君乎)说话要讲究艺术性,听话要会听话外音(手机照片)
《述而篇》第十五章
【经典品读】求仁得仁
解读《论语•述而》“夫子为卫君”章
子贡“怨乎”挖出了孔学的灵魂,兼读“夫子为卫君乎?”
67、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富有侠义之气的子路为什么会“不得其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