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国强大,商鞅居功至伟,为何还是被车裂?司马迁用六个字来解答

众所周知,秦国之所以一统天下,商鞅变法居功至伟。然而,商鞅被车裂的结局,也让后人唏嘘不已。关于商鞅之死,《吕氏春秋》和《史记·商君列传》都给予了清晰的记载,被秦惠文王杀害的。

至于原因,吕不韦和司马迁各自记载的都差不多,“秦孝公薨,惠王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欲加罪焉”、“ 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在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有这样一个细节,病重的秦孝公欲将国君之位传给商鞅。

可能有人会说,这完全是编剧虚构的。错也,《战国策》中有清晰的记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如此重用商鞅,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幅提升,“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而秦惠文王也不是昏庸之主,为何他一上台就处死了商鞅?

传统的说法是秦惠文王做太子时,与商鞅发生过多次冲突,所以继位立即打击报复。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实则是无稽之谈。尽管商鞅杀了太子嬴驷的舅舅,又对他的两个老师施加极刑,他对商鞅恨之入骨也实属正常。

然而,秦惠文王杀了商鞅后,却保留了商鞅变法,他深知变法对秦国意味着什么。因此,说一位颇为作为的国君,为报复自己的一己私仇而痛下杀手,未免小看了秦惠文王。所以说,秦惠文王杀商鞅,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时代太久远了,那是两千多年的故事了。翻看最权威的史书《史记》,我们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给商鞅六个字的负面评价:“天资刻薄少恩。”

这六个字的意思是说,商鞅为人刻薄,不讲人性,不讲恩情,最终注定了他必死无疑。在笔者看来,这只是司马迁一家之言。商鞅之死根本原因在于,“彻底打击了秦国宗室贵族的利益,秦惠文王杀商鞅一箭双雕。”

司马迁也提到,“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最可以依靠的大树,秦惠文王决定牺牲商鞅进而获得宗室贵族的支持。也许,在决定杀商鞅时,秦惠文王也曾犹豫过,但在君权前面,一切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商鞅变法已经在秦国深深扎根,商鞅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商君列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商鞅之死——一个延续千年的历史悲剧
被车裂的商鞅
从“世卿世禄制”到“军功爵制”入手,探析商鞅车裂而死的归因
关于商鞅败亡的历史过程分析
秦国成也商鞅,败也商鞅?
战国风云之变法达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