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学校”标准解读

“新学校”标准解读  

|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晴朗的天空《“新学校”标准解读》
     解读:好学校到底是什么样的?升学率高、大楼林立、绿草如茵的学校就一定是好学校吗?我们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中国教师报》就曾提出“好学校是一方池塘”,这个借喻来自于梭罗《种子的信仰》里的一段话:如果你在地里挖一方池塘,很快就会有水鸟、两栖动物及各种鱼,还有常见的水生植物,如百合等等,你一旦挖好池塘,自然就开始往里面填东西。相对传统名校,这里的“池塘”,是一个教育的环境生态概念,要求学校首先是平等、和谐的包容、接纳、尊重每一个学生。这很不简单,当传统的“教育学”一直在致力于研究学校评价的几级指标时,我们有可能真的忽视了学生内心的渴望,忘记了教育正在以愈加高尚的名义对生命施以暴行,学校教育必须对生命负责,这是一道再也不可逾越的底线。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升学率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的。如果连“人”都不在了,那么,一切和“人”相关的也就魂飞湮灭了。

 

新学校标准

1、教育即“人学”:富有人性,以人为本,尊重生命;

2、以儿童为课题:立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有一名从来不自诩为“教育家”的校长和一支热爱学生的教师团队;

4、不是应试名校,甚至不一定有很高的升学率;不是硬件名校,甚至不一定是重点学校;

5、有文化,但文化一定不是控制和专政;尊重差异、注重过程,淡化竞争、崇尚合作;

6、不抢生源、不挖“名师”,善待每一名师生,维护教育公平;

7、崇尚学生主体和自然成长,准许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8、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学校生活;

9、是一个让师生在精神及身体上感到安全而愉悦的场所;

10、有良好的教学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教学,更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追求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收获。

新学校的五个标准 

    1是开放办学的学校。开放,意味着海纳百川,推陈出新,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开放,意味着能彰显民主、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开放,意味着教师的教自主、自发,学生的学自主化、实践化、生活化。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是回归生活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局限于校园生活和书本知识,而脱离了生活。但是生活大课堂,恰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载体,就像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学那样,学校就像一个小社会。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才能更好地让意识和知识来源于生活,提炼出新知识,周而复始,学生的学习源头活水自然充盈。
    3是精神永恒的学校。如今物欲横流,世人浮躁。如果能保证教师基本的生活和居住要求,然后用精神引领他们淡泊名利,那样才能静心走进文本,走进课堂,走进学生,走进管理。学生才能在教师精神的潜移默化下,静心读书、专心实践和倾心研究。
    4是书香飘溢的学校。校园内,可闻此起彼伏的朗朗读书声,可见使人明智的史书或使人聪慧的诗歌,抑或其他书籍,揣在每个匆匆行走的人怀中。老师们,博采众长,博闻见广,于课堂游刃有余,成为学生精神的引领人,师生徜徉在智慧的碰撞中。学生们,在读书对话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生活。

    5是自主管理的学校。自主管理,意指学校的管理者,在学校发展规划之下,人人能够主动研究管理,主动承担管理责任,主动挑战管理,主动开拓创新管理,主动配合他人管理,营造一种事事人人管、人人管事事的和谐优化的氛围。自主管理,意指教师主动研究学生,主动协作管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我教育教学能力,主动参与教研、课题研究,达到科研指导教学,教学反哺科研。自主管理,意指学生团队,自主管理开展社团活动、发展全面素质,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自主管理班级事务,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习惯意识,生成终生受益的品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五项新标准(中国教师报 李炳亭)
(原创)教育随笔:评价的单一化将学校教育引向功利
好学校是一方“池塘”
新时期好高中的六条标准
【聚焦】校长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关键
绩效工资为何在中小学实行有难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