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

主题10 普雷马克原理

普雷马克(Premack)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频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但要注意,对一个学生有效的强化物可能对另一个学生不适合;如果过度使用强化物,强化物可能失去原有效力。

原理简介

普雷马克(D·Premack,1965)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一原理被称为普雷马克原理。由于祖母对付孙子常用这种方法,所以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即“先吃了你的蔬菜,然后你就可以吃甜点。”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例:音乐课上,学生们对枯燥,单调的音节练习缺乏热情,很想谈流行歌曲。当老师领着学生练习几次后,学生们就不耐烦了。老师很聪明,对学生们说去:“如果同学们能准确无误的把这节音节弹出来,就教大家弹一首流行歌曲”。学生们的积极性瞬间被调动起来了。

原理应用:

1.用在学生习惯的培养上

2.用在新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上

3.用在消除已有的不良行为上

4.原理的运用要节制、适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普雷马克原理在教学和生活中的运用
只想“玩”不想“学”?别急着骂,可用“普雷马克原理”来纠正
孩子只想玩不想学?别急着打骂,用“普雷马克原理”养出好习惯
普雷马克效应:先写作业,再看电视
孩子做事爱拖拉,这3个心理学效应很有用,父母不妨试一试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