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至暗时刻,读苏轼三首词,随缘自适恬淡旷达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甚而遭遇至暗时刻,此时是被痛苦压倒还是超然物外?读大文豪苏轼的三首词,不禁被其直面逆境,随缘自适,恬淡旷达的精神所深深折服。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不断地西去东来,南迁北徙,尝尽了人生苦味。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又因“乌台诗案”九死一生而被贬黄州任“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可谓其人生至暗时刻,但苏轼却在谪居黄州的五年里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在大自然中寻求美的享受,领略人生的哲理,我们从他在此期间所作的三首词便可窥见。

第一首是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时是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东坡志林》说:“黄州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词序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就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同行者皆狼狈,我却在雨中照常舒步徐行而又吟啸、谁怕,露出一点点俏皮更具挑战色彩,竹杖芒鞋又怎样,“轻胜马”——无官一身轻也,既然无官便尽享归隐之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一蓑烟雨任平生”。天已晴,斜照相迎,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不禁感慨:月有阴晴圆缺,宦途中的风雨却也有转圆之时吗?若无风雨也就无需盼晴,那便“归去”!“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好过宦途的风雨。

第二首是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三月冒雨去相田买田,九月已开垦出一片荒地,种上庄稼树木,名之曰东坡,自号东坡居士,还在这里筑屋名雪堂,有时布衣芒鞋出入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在大自然中寻求美、领悟人生。这首词就记叙了深秋之夜词人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回居所的情景。你看,醉复醒,醒复醉,豪兴纵饮;三更、四更,无所顾忌;深夜归来,敲门不应,坦然处之,悠悠然“倚杖听江声”,主人公豪放潇洒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理趣。此身非人所自有,不要因世事而百般纠结,随其忙碌,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应坦然面对、接受、改变。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浪漫情调不禁从东坡磊落豁达的襟怀流出。

第三首是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此时谪居黄州已经五年的苏轼接到量移汝州安置的命令,词序说:“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遗之”。虽有归去来兮,时光易逝,日空老大的失意思乡的满腔愁苦,但更有对黄州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楚语吴歌、鸡豚社酒、黄州父老依依不舍的情怀。诗人虽不得不去汝州,虽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虽自己失意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但“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的随缘自适之情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临别之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勤晒渔蓑,希望有朝一日重返故地。原是以戴罪之身来过被羁管的生活,但诗人性情豁达,善于自解自慰,变苦为乐,在流浪之地寻到了无穷的乐趣,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黄州作品看苏轼的旷达人生
超越苦难--俯视沧桑——读苏轼《临江仙》
苏轼诗词鉴赏一
【原创】毕业论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 文赋 - 中国古代文学 -...
论苏轼谪居黄州时期的心灵历程——李林_黄州赤壁
苏轼在黄州的日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