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郁病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快节奏的生活、高压的工作、长期紧张的心理状态,导致精神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正确认识心理问题、积极治疗心理疾病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喜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现代医学的抑郁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癔症等均可参考郁病辨治。

全国名中医王庆国教授认为郁病发病以少阳枢机郁结不通为先导,与肝胆有关,营卫淤滞不畅是其病理基础,亦是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故和畅枢机、理气活血为治郁之重要着眼点。临床善用经方治疗郁病,对于临床辨证属于营卫淤滞、枢机不利者多从营卫角度论治,擅长运用柴胡桂枝汤治疗。

郁病之发,起于气郁,

郁久及枢,终至营卫淤滞

郁病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并提出了五郁论和情志致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论述了五运之气太过与不及导致土郁、金郁、水郁、木郁、火郁,并提出治郁大法,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对治疗郁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仲景郁病辨证论治体系开创了郁病学说研究先河,提出“郁”是疾病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病机,如《伤寒论》指出:“营卫不通,血凝不流”,营卫运行失常可导致血液失于疏通而凝滞。《金匮要略》中的“梅核气”即为情志不疏,气机郁滞,气滞痰凝而成。后世医家对此又提出了不同见解,如刘完素怫热郁结论、张从正肝脾郁结论、李杲气虚致郁论、丹溪学派六郁论、孙一奎五郁并治法等。

郁病形成的根本在于肝胆气郁,气机不利,致气血失和,即朱震亨《丹溪心法》所谓“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可见气机郁滞不畅是郁病的病机关键。肝胆的疏泄作用对于全身气机的畅达至关重要,郁病起于肝郁气滞,发病以少阳枢机郁结不通为主,营卫淤滞不畅是其病理基础。

郁病之治,和畅枢机,

理气活血,愈于营卫调和

柴胡桂枝汤切中郁病的基本病机,临证治疗本病多以柴胡桂枝汤为基本方化裁。营卫淤滞则易化热、滞脾、生痰瘀,致使枢机更加不畅,疾病逐渐加重。故在治则治法上主旨在“和”,包括和枢机、和气血、和营卫,并据具体临床表现进行随症加减。

第一,和枢机。在论治因肝胆气郁、三焦不畅而致的郁病时,宜首先和枢机,以开泄肝胆郁结,调畅三焦气机,使郁病得以解除。舒肝开郁首宜宣畅少阳,因肝气郁滞是其余各脏气郁之始动因素,故开郁必以疏肝,使木郁解而达诸郁解之目的。同时,治疗过程中要注重胆气的升发宣畅。少阳主枢,包括胆与三焦,其气在表里之间,可出可入,犹如枢机。枢机运转,则气、血、津液敷布及脏腑气机升降正常。少阳为出入表里,通达上下,调理升降之枢机,故肝气之条达,脾气之升举,均受其影响。

第二,和气血。调理气血应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对产生的病理产物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郁病虽易化火,但不能因为郁病表现为实证热象而滥用苦寒之药,治疗时应以“和”法为主,即“当柔缓以濡之,合乎肝为刚脏,济之以柔”。再如郁病兼有痰证时,不宜使用燥烈伤阴的化痰药物,宜用宣通与通补的方法相结合,选择辛散、濡润、通络的化痰之品缓缓图之。

第三,和营卫。营卫调和是机体正常的生理基础,需要枢机调畅作为保障。张仲景调和营卫以桂枝汤类方为基础,包括调营卫、畅气血、和阴阳三个方面。

据机选方,调枢和营,

理气和血,处以柴胡桂枝汤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言:“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柴胡桂枝汤以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相合而成,小柴胡汤具有疏利肝胆、和解少阳、调畅中焦气机的作用,通过升清降浊、调畅三焦而治郁病。桂枝汤调和营卫,实则为调营卫、畅气血、和阴阳,可通过调和人体营卫、气血、阴阳而治郁病。

柴胡桂枝汤证临床表现为口苦、神疲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恶寒、烦躁、腹胀痛、口干渴、肢节烦疼、胸胁苦满、失眠多梦,舌红或淡红,苔薄白或腻。方中柴胡、生姜升清阳,半夏、黄芩降浊阴,人参、炙甘草、大枣补中气、和胃气,俾正气旺盛,邪无内向之机,可以直从外解。桂枝辛甘温,具有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和中功效,和营为其首功;生姜、大枣两药辛甘配伍,调和营卫;炙甘草、大枣与芍药配伍,酸甘化阴,增强和营益阴之效。诸药相合共奏和解少阳,调和营卫之功。柴胡桂枝汤在郁病治疗中还具有通络开结、通津液的作用,对于郁病患者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的症状具有改善作用。因此,柴胡桂枝汤可调理少阳枢机,调畅三焦脾胃,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阴阳。

酌证给药,方有大小,

药有轻重,并重视人文关怀

柴胡桂枝汤全方共9味药,以柴胡、桂枝、黄芩、芍药为必备药物。常用药物可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进行用量增减,常用柴胡8~18 g、桂枝10~15 g、黄芩9~15 g、白芍9~30 g或赤芍10~15 g、半夏10~30 g、党参15~30 g或太子参15~30 g、生(炙)甘草10~30 g、大枣10~30 g、生姜6~12 g。

兼有肝郁内热者加牡丹皮、栀子;肺胃郁热者加黄芩、黄连;下焦郁热者加知母、黄柏。郁病易生痰生湿,使用茯苓健脾渗湿,茯苓性甘、淡、平,甘则能补,淡则能渗,故既可驱邪,又可扶正,无辛燥与滋腻碍气之弊,有渗湿健脾和胃之功,且能安神,针对郁病的气阻、痰湿证甚为适宜。对于伴有瘀血者,宜选择柔润入血、凉血活血之品,如丹参、白芍、郁金、当归等,符合郁病郁、热、实的病机。对于郁病严重,疲乏无力者加三仙汤(仙鹤草、淫羊藿、仙茅)扶正补虚;肾阳亏虚,轻者应用四逆散温阳开郁,重者加炮附片、巴戟天等。

综上,治疗郁病时,在药物加减配伍上应时刻注意枢机、气血、营卫的调和。同时郁病以情感障碍为主,患者大多有可追溯的情志病因,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亦很重要,注重倾听、鼓励患者,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典型病案

患者,女,42岁,2020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心情低落、自觉小腹有冷气窜动1年。1年前因母亲去世出现心情低落,沉默寡言,常悲伤欲哭,自觉小腹部有冷气窜动,手足冷,右侧为重,喜叹息,气短乏力、活动加重,多汗,纳差,失眠多梦,入睡困难,每晚可睡眠3 h左右,大便干、三日一行。舌质淡红、苔白,舌下络脉迂曲、青紫,脉沉细。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心理测评等检查后诊断为抑郁症,患者拒绝口服抗抑郁西药治疗。

西医诊断:抑郁症;中医诊断:郁病(肝郁脾虚、枢机不利、营卫亏虚);治以疏肝健脾、调畅枢机、补益营卫气血为法,方以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北柴胡15 g,炒黄芩10 g,法半夏12 g,桂枝15 g,当归10 g,白芍15 g,陈皮10 g,黄连10 g,菟丝子10 g,淫羊藿15 g,炮附片6 g(先煎),巴戟天10 g,肉苁蓉30 g,党参15 g,黄芪20 g,麦冬20 g,炙甘草15 g,牛膝10 g,大枣15 g,升麻6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

2021年01月04日二诊:患者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症状明显改善,手足冷、气短乏力较前好转,多汗、小腹部冷气窜动减轻,大便不干、二日一行,每晚可睡眠3 h左右,伴多梦,以噩梦为主,舌质淡红、苔白,舌下络脉迂曲、青紫,脉沉细渐起,考虑合并心气亏虚,处方在初诊方基础上加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14剂,煎服法同前。

2021年1月30日三诊:服用14剂后情绪改善,小腹部冷气窜动消失,入睡困难改善,每晚可睡眠5~6 h,纳可,大便二日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效不更方,守二诊方继续服用14剂,煎服法同前。随访至2021年6月患者情志抑郁、小腹部冷气窜动未复发,嘱移情易性,适当运动锻炼,不适随诊。

按语:患者因亲人骤逝,情志不疏导致心情低落,起病以气机郁滞在先,气机郁久则乱,少阳枢机不利,故喜叹息,体内出现异常感觉,自觉有冷气在小腹窜动;纳差,气短乏力,舌苔白,为肝郁克脾,脾气虚弱,运化功能下降所致;手足逆冷,体内冷气窜动,乃因素体肾阳不足,加之病后脾阳受损,不能温养先天之本令肾阳更虚,气化无力,四肢失去阳气温养故觉逆冷;大便不通,当是肾阳、肾气受损,下焦温煦推动作用减弱导致;舌下络脉迂曲、青紫,因气郁及血。结合舌脉,四诊合参,辨证为肝郁脾虚、营卫亏虚、枢机不利,给予柴胡桂枝汤加减。

方中小柴胡汤宣畅气机,即治郁先治气,疏利肝胆,和解少阳,改善情绪低落及自觉小腹冷气窜动等症状;调畅中焦脾胃气机,改善纳差,乏力症状;宣畅三焦,使阳气宣发通畅。桂枝汤调和营卫,改善汗出症状,推动营卫气血运行;配伍菟丝子、淫羊藿、炮附片、巴戟天、肉苁蓉、牛膝温肾阳暖四肢,补肾气助气化,以增强固摄开阖之功;配伍党参、黄芪、升麻补中气,促进中气生发,同时当归、白芍、麦冬滋阴血补益营卫生发之源;黄连清郁热。二诊时因患者多梦改善不明显,为心气亏虚所致,加龙骨、牡蛎潜阳安神改善多梦。诸药合用,切中病机,症状逐渐改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郁病验案
柴胡桂枝汤.脾胃
王庆国教授应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杂病五则
谈《伤寒论》少阳枢纽之郁结
柴胡类方治疗中风后抑郁浅析
慢性病治疗的四大纲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