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Ta说建筑 | 雷士德的礼物:仁济医院“新楼”
userphoto

2023.06.24 北京

关注

百年前的上海,有一位名叫雷士德(Henry Lester)的英国富商。他虽然非常有钱,但不买房、不买车、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却在去世前(1926年)捐出了他几乎所有的财产,建造了一座医院(仁济医院新楼)、一座医学院(雷士德医学院)和一座工学院(雷士德工学院)。且这座位于上海外滩附近、尚未对公众开放参观的仁济医院“新楼”,至今也仍在使用。

今天就让我们聊聊这位低调、神秘的建筑师雷士德,以及他捐赠的特殊礼物——仁济医院“新楼”。

建筑师——雷士德

1840年2月26日,雷士德(Henry Lester)出生于英国南部港口城市南安普敦市。他曾在伦敦接受建筑师和土地勘测师的训练,1863年到上海后受雇于工部局负责公共租界土地测量的工作,后来也为法租界测量土地。这些工作都完成后,雷士德回归建筑师的角色。他先与一名建筑师合作,但很快独立创业,沿着黄浦江岸设计建造了许多著名的洋行、码头和仓库。

1913年,雷士德又与强生(George A. Johnson)和马立斯(Gordan Morriss)联合创办德和洋行(Lester, Johnson & Morriss),专营建筑设计、土木工程、测绘检验、房地产抵押放款等业务,后来发展成为近代上海实力最强的设计事务所之一。富有眼光的雷士德很早发现了上海的潜力,大量投资不动产,他在上海的运气特别好,无论做什么都能“点石成金”,做成了上海历史上最大的几笔土地交易。

雷士德

1926年5月14日,雷士德在上海公济医院(General Hospital,今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病逝,他在去世前已成为上海最大的土地拥有者之一。虽然拥有当时就价值数百万英镑的巨额财富,雷士德却终生未婚,生活非常简朴。他留下一份惊人的遗嘱,除了少量遗产赠予个人,他将几乎所有遗产留在上海用以成立'雷士德基金会',发展医疗、教育和慈善事业。遗嘱还设立5万两银子的雷士德奖学金,面向在上海就学的所有国籍、所有宗教信仰的14岁以下的男女学生。从这份遗嘱可以看出,雷士德十分重视医学和教育事业。

1927年,雷士德基金会即按照这份遗嘱开展筹建工作,由德和洋行负责设计。雷士德去世后的十年内,他遗嘱中提到的三大项目都建成了,而仁济医院位于山东路的新大楼是最先投入使用的。

Qiao Shanghai 拍摄的
雷士德医学院和雷士德工学院纪录片

雷士德的礼物——仁济医院“新楼”

仁济医院创办于1844年,是上海的第一家西医院。在《仁济医院九十五年1844-1938》(Ninety-Five Years A Shanghai Hospital 1844-1938)一书中,医院董事会秘书埃利斯顿(Eric S. Elliston)提到雷士德与这所为华人提供服务的慈善医院有着深厚渊源。1873年时,雷士德曾负责仁济医院男子病房的设计工作,此后长期为医院提供捐赠。

在1924年12月订立的最后一份遗嘱中,雷士德捐赠100万两款项用于建造仁济医院新楼,还赠予了医院四块地皮。此外遗嘱中雷士德有几项附加条件,除了提出医院需改名为“The Lester Chinese Hospital”外, 还要求医院为穷苦病人免费治疗。

仁济医院

1927年,医院获得雷士德遗产捐赠后,便英文更名为Lester Chinese Hospital(雷士德华人医院), 亦称德和医院。

1931年12月15日,英文《北华捷报》(The North China Herald)报道了雷士德(Henry Lester)为仁济医院捐建的“新家”。

仁济医院新楼

报道中提到:仁济医院新大楼原计划盖5层,因为后来决定让雷士德医学研究院使用其中一层,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加建为6层;且医院每个方面都很现代,柔和色调的墙壁取代了以前令人不快的、刺眼的白墙;“新家”中的卫生、功能也更完善,食物通过服务升降机运送到病房,这样就不需要用托盘或推车了。虽然医院位于市中心,但幸运的是,从病房可以眺望宜人的开阔场地。

1932年,用雷士德遗产资金建造“新大楼”落成,仁济医院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医院。

仁济医院新大楼落成

仁济医院与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在这座新大楼里一起办公,开展良好的密切合作。研究院接办了医院的化验部,帮助其开展细菌学、血清学、临床化学、病理学、临床造影等方面的研究应用。

埃利斯顿评价,研究院的医学专家对医院提供了给力的帮助,而供研究院使用的五楼保留了一些病房,以供专家研究临床疾病。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的结合使仁济医院的水准在当时沪上首屈一指,而两家医学机构都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很多医疗技术人才, 为今天上海的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共同参与医学研究

仁济医院

在“新大楼”投入使用的20世纪30年代,更多的中国医生参加仁济医院的工作。抗战后原南京中央医院泌尿科主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陈邦典担任仁济医院院长,此时医院床位增加到318个。

2014年,雷士德捐建的这座大楼历经修缮重新投入使用,昔日宽敞的大病房和水磨石楼梯犹存。如今,仁济医院已发展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有四个院区,超过2000张床位。昔日的山东路“新大楼”位于西院区。

仁济医院

2019年12月,这家沪上最老的西医医院庆祝建院175周年,开设了院史馆。展品珍贵而丰富,其中就有1932年这座“新大楼”竣工时制作的铜雕模型。

仁济医院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黄浦区也将圣三一堂对公众开放(圣三一堂中的大管风琴以及男童学校也为雷士德捐赠),让市民们能够走进雷士德的文化遗产,近距离感受这位低调神秘的建筑师的大爱精神。

信息来源:黄浦文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人”雷士德的故事
雷士德的遗产(作者:乔争月)
雷士德与雷士德医工学院
本市的保护建筑之五(虹口)
抛开邬达克,一个上海人不会忘记的外国建筑师。
德和洋行在上海(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