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洹上一“书翁”——记刘颜涛和他的篆书书法艺术


文/冯印强


在辽阔的豫北平原,巍峨雄壮的太行山脉东麓,有一条河横向流过,这就是洹河。虽然这条河从发源到注入卫河不过一二百公里,但它却孕育了辉煌的殷商文明。当年商王朝几经迁徙,最终依洹而定都殷,绝对是洹河沿岸丰厚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吸引了他们,使得他们长期安居下来。历史地理学也告诉我们,几千年前的洹河沿岸就是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自商以后,洹河流域便世代伴随着洹河水的默默流淌而繁衍发展至今,由此孕育了丰厚的洹河文化。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令世界文化界所瞩目,那就是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可以说,甲骨文是洹河的文化象征,也是安阳人民的骄傲。


▲ 刘颜涛 集甲骨文诗


确切地说,甲骨文作为文化并没有像其它文化一样一脉相承地延续下来,而是一个历史性文化遗存。但作为文字,甲骨文又和其后的汉字发展存在着明晰的承续关系。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期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并不属于殷商时期的日常书写,但它却蕴含着殷商先民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在没有其它文献资料作依据以前,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甲骨文的审美型态考察殷商时期的审美心理和思想渊源。也正因为这样,甲骨文完全可以作为考察洹河地域历史文化动向乃至整个民族文化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殷商以后,取而代之的是西方的周文化,并因此使得西周金文在书法史上取代了殷商甲骨文的文化统治地位。可以说,西周作为文化相对落后的部族,能够取代殷商而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肯定和继承了殷商的先进文明有着直接的关系。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它起码说明西周金文和殷商甲骨文作为两个文字系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传承有序的。所以,就书法而言,学大篆必涉甲骨,学甲骨必通大篆。二者缺一都不属于合格的篆书家。


刘颜涛就属于这样一个精通大篆、甲骨的书法家。


▲ 刘颜涛 党相魁联


我和颜涛虽然谋面较少,但由于书法的情结,多年来也始终相互保持着关注。每每看到他在全国性书法大展中摘金夺银,便为安阳有一个这样的老乡和同道而感到高兴。我和颜涛的第一次谋面是2000年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的中国美术馆。当时颜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子不高也不算太矮,声音不大倒显得平和,谈吐温厚随和、举止儒雅稳住,不太注重修饰的随意装着,加上有些斑白散乱的长发,显示出一派文弱书生的含蓄和沉稳。我当时想,颜涛笔下的篆书线条是老辣和沧桑的,结体是浑厚和古拙的。就此而言,这和颜涛儒雅、含蓄、随和的仪态是很不契合的。书如其人,如果书法风格和人的品格出现较大差异,说明肯定是某个书学环节出现了问题。此后,颜涛时常被我思考书法时想起——他成了我思考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时的关照对象。


 刘颜涛 陆游《湖堤》


去年,在一个书法活动中,我又见到了让我思考书法就总被想起的颜涛。“哇塞”!怎么头发全白了?再看仪态,依然是宽厚随和、儒雅稳重。唯一感到变化的,就是言谈举止比以前更加老成。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审视颜涛的书法。和2000年的篆书相比,颜涛现在的篆书明显增添了凝重和浑厚。哦,我明白了,刘颜涛是在身体力行的诠释着浑朴宽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在利用书法艺术来张扬自身淳朴而刚大的精神品格。淳朴和刚大是颜涛书法的个性表现所在。同时,这种个性特征又映射着颜涛坎坷和艰辛的人生历程。贫苦的童年,清苦的学生时代,铸就了刘颜涛淳朴坚毅的人生品格,以及凝重、宽厚的个性秉性。一旦把生命中固有的个性借助于笔墨加以宣泄时,自然就形成了颜涛淳朴、刚健、凝重、浑厚的书法风格。

 刘颜涛 自作诗 题四山摩崖刻经


刘颜涛的大篆秉承商周,涉猎极广,尤其对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用工尤勤。总体而言,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整体造型诡异、线条凝炼,结体稚拙,仪态稳重。实际上,甲骨文和西周金文的这些审美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又是经过多年历史沉积最终显示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当前看到的甲骨文和西周金文属于刻铸文字,是经过多年的风化,增添了锈迹、漶漫的效果以后呈现出来的。这无疑给古老的甲骨文和金文增添了某些古奥和神秘色彩。我们只所以能够欣赏它,能够感觉愈古愈新,实际上是一种崇古尚异的文化心理在起作用。究其原因,则是人们厌恶世俗,回归生命本源在书法方面的反映。


 刘颜涛 自作诗


甲骨文和金文作为文化传统,同样面临着被继承的问题。应该说,颜涛不是一味的继承传统,也不是一味的反传统,而是在演绎传统。颜涛是通过甲骨文、金文传统,追寻商周时期古老的民族文化气象,进而通过自己的笔触,表达出时代审美特征和文化精神。因此,在他的笔下,篆书的线条是凝重和刚毅的,结体是严谨和朴拙的,形态是宽博和浑厚的,而书法的背后,所表达的实际上是颜涛刚毅质朴、随和宽厚的精神品格。这个时候,我才发觉颜涛的篆书书法所展示的风格特征和他的人生品格达到了某种统一。无疑,这种“人书合一”捆绑式的书学方法将会使颜涛逐渐迈向一个新的境界,达到人书具老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老,是老成的老,是书法多年修养的应有境界,而不是年龄大就是“书老”。在我看来,很多所谓的书法家到老年都是人书具废的。
出于期待,我更愿意把颜涛称为“洹上书翁” 。我曾经和颜涛开玩笑地说:你的头发不要再染了,当个书翁多好呀!虽是玩笑,但却是发自内心的期待。我期待着颜涛的大篆书法有朝一日真的能够和他的满头白发一样老辣沧桑、古朴厚重!


刘颜涛 宋 陈亮《梅花》


那天,我燃上一颗雪茄,透过烟雾的缭绕注望着窗外的卫河,看着穿梭于卫河桥上的人流,思考着这个看似峥嵘实则浮华的社会,回忆着自己艰辛的书学历程,情不由己地想象着刘颜涛人书俱老的状态:一个满头银发的书“翁”饱蘸浓墨伏案书写大篆,此时的大篆线条更显凝重质朴,结体更趋古朴和刚大。在这里,凝重和质朴显示的是颜涛多年培养的精神品格;而古朴和刚大则是颜涛对古老民族品格的当代诠释。最终,书法作品承载的是颜涛作为当代书法家的文化使命,流露的是颜涛作为当代人文知识分子的深切关怀!



  

   作者:冯印强 (第四届兰亭奖一等奖获得者,国家一级美术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内蒙古乌海大学专业书法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源丨当代篆书创作的审美倾向探索
西安美术学院王卫民教授:我说大篆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2018期:封面人物+名家赏析+艺星璀璨+论文+文苑
一部书法史,一部文明史,一部贵族史!
巩绪发丨篆书时代中国书法的审美流变
书法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