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发伤寒论|第五十三讲(263)


第五十三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这条是少阳病的提纲,少阳病的提纲还可以啊。六大提纲里,少阳病这条提纲还算不错的啊。

口苦,这个我一直没想明白,可能是黄芩证啊。就是因为少阳不可发汗不可下嘛,原因是津液比较少,那是不是口苦就代表着津液比较少呢?不知道。口苦是不是就不能用葛根汤发汗,不能用桂枝汤,好像也不一定啊。这个没有特别去验证过啊。咽干是甘草干姜证,就是说咽干的时候代表津液少了。就是发汗多了,也会干,甘草干姜汤补回来。但是,咽干是少阳状态嘛,少阳状态是可以用小柴胡的,就是可以用柴胡剂的。因为柴胡剂不怎么伤津液,不像桂枝啊,麻黄啊,葛根啊,都是有一个发汗的趋势,调动人体的津液去发汗。所以咽干的时候,用甘草干姜去补回来,再去用发汗可以。如果出现了柴胡证,也可以先用甘草干姜,也可以直接用柴胡。但如果咽干的太严重,刚刚说的是微微有点咽干,就可以忽略掉啊,用柴胡剂没事。如果咽干的特别严重,还是甘草干姜去把津液补回来,所以柴胡证是柴胡证,少阳状态是少阳状态。

柴胡是位置,胸胁苦满,指的是胸胁这边的位置。少阳是津液比较少,是一个人体的一个状态,两个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放一起?因为少阳状态,可以用柴胡,所以放一起。就像太阳状态,太阳状态是津液比较充足嘛,人体自然而然的首选是发汗,在太阳状态里,人体喜欢汗解嘛。头痛,毛孔不通的话就身痛,毛孔通的话就汗出。这个太阳状态,就是像桂枝,麻黄解表的。有些皮肤病,病是在表的,优选方式也是发汗。包括四肢痛,手啊,脚啊,痛啊什么的都是表啊。那么痛的时候,其实也是应该选用解表的药。所以一个是位置,一个是状态,太阳状态是太阳状态,病在表是在表,两个不一样。虽然可能用同一个方子,就是可能都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或者怎么样,但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什么放一起呢?就是因为太阳状态可以用解表的药,有表证的时候也可以用解表的药,所以放一起。

然后就是目眩,在茯苓里面提到头眩,起则头眩,其实头眩就头晕嘛,对吧。目眩是眼睛看到天旋地转嘛,茯苓白术也有效果的。但是,是不是头晕用茯苓白术,而目眩可能就是柴胡证,因为群里之前,有小伙伴说用小柴胡效果不错。这个待考察,要多看几个医案,是不是确认茯苓白术无效啊?因为苓桂术甘也可以啊,真武汤也可以呀,都可以。之前说头晕是头眩啊,头晕是茯苓白术证,对吧,这个反复被验证过了。

那么既然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包括头晕目眩,那么头晕啊也应该属于少阳,就是茯苓白术剂应该是归于少阳内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比如说用麻黄汤,用葛根汤带麻黄的,用完以后可能麻黄会有副作用。什么副作用?手抖,抽筋心慌是吧,恶心是吧。因为身为振振摇嘛,所以用苓桂术甘汤或者用真武汤都能去解,就是它们可以去解掉麻黄的副作用。然后我们去看苓桂术甘汤的条文,就是伤寒若吐若下,对吧,就是已经损失了一定津液了,不是说是一个很完整的太阳的状态,损失了一定津液,津液损失以后叫什么,少阳,阳是津液,对吧。太阳是完备的,损失津液了,变少阳。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从提纲来讲,还是从津液的情况来讲,茯苓白术都是少阳剂啊。

为什么会头晕呢,正常人应该是头痛,正常发烧的话。津液不足的人,他发不起烧,或者说头痛不起来。为什么?头痛就是整个津液往头上冲嘛,头痛对吧。如果用桂枝啊麻黄之类的,汗发了,解掉了,他就不痛了,对吧。那头晕,就是想解啊,但是无力汗解,无力上解,只能下解,用什么茯苓白术啊。所以表现出来的是头晕啊,就是比头痛弱,但是还是想解外啊,把外邪解掉。用茯苓白术的下解比用麻黄桂枝的上解啊,损耗的津液要少很多,但好像也有点损耗,就比如说五苓散是有损耗的啊,苓桂术甘汤也有损耗的,有生姜的会补回来一点,就是说真武汤就不一定会有损耗啊。所以有头晕的,比如用五苓散用真武汤,茯苓白术之类的,咽最好不要咽干。有咽干或者有痰,还是得考虑生姜或者干姜,带干姜生姜的茯苓白术。如果咽干严重,直接先用甘草干姜,说不定咽干好了,头晕也就好了。可以把那个茯苓白术归在临近少阳的,或者说少阳不太重的,就是津液少了,但还没有特别少的这个层次,还能稍微消耗一点,就往下解。稍微消耗一点,如果解掉了,那么整个人就恢复正常,自己慢慢生津液就行了,不用去抗病。如果还没解掉,那得补完津液再去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高手总结的伤寒笔记
张驰-从《伤寒论》引《本经》药评解(四)
58条伤寒定法、读书笔记
《伤寒论》笔记杂抄(七)
伤寒杂病论笔记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85)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白术:麻黄加术汤;白术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脚肿如脱,腰间盘突出、滑膜炎;六经辨证源于六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