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青龙汤加减用药概述

杏仁、苏子、紫菀、款冬花、葶苈子、白芥子均为化痰止咳平喘类药物。

杏仁味苦微温,主入肺经,味苦能降,且兼疏利开通之性,降肺气之中兼有宣肺之功而达止咳平喘,为治咳喘之要药。

苏子味辛性温,长于降气化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常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等证。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入肺经,润肺止咳化痰,用于多种咳嗽,为治咳常用药。

紫菀味辛、甘、苦性温,甘润苦泄,辛温丽不燥,入肺经,长予润肺下气,开肺部,化痰浊而止咳,多用于治疗咳嗽有痰。


葶苈子味苦、辛性大寒,苦降辛散,性寒清热,专泻肺中水饮及痰火而平喘咳,治疗痰涎壅盛,喘咳不得卧之证,还可泻肺气之壅闭而通调水道,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及小便不利等证。

白芥子味辛性温,辛温走散,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饮邪,善治“ 皮里膜外之痰” 而常用于治疗寒痰喘咳、悬饮等;此类方药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肺系疾病时使用频率较高,与咳嗽、咳痰、喘息是小青龙汤证主要临床症状的结果相符合。

石膏为清热泻火类药,其昧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清泄肺热,止咳平喘,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喘咳。小青龙汤加石膏,即成为《金匮要略》中的小青龙加石膏汤方,仲景用本方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治疗外寒内饮而夹热的肺胀咳喘, 临床多表现为肺气胀满、喘咳、烦躁、脉浮等。这说明在小青龙汤证病理演变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寒邪由表入里化热,或体内痰饮郁而化热的机制,因此在解表化饮治疗的同时应仔细辨证,若寒饮有化热趋势则在应用小青龙汤时适当加入清热类药物,助邪外出。

附子为温里药,其味辛、甘性热,回阳救逆,助阳补火,祛寒止痛。

党参为补气类药物,其味甘性平,益气生津止咳,常用于肺气亏虚所致的咳嗽气促;在小青龙汤中加入附子、党参,是由于寒邪外侵,导致体内阳气郁遇、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此时加入适当的温里助阳以及行气类药物,可振奋阳气,温化永湿,使体内痰饮得化。

陈皮为理气类药,其味辛、苦性温,行气燥湿化痰,多用于湿痰、寒痰咳嗽,为治痰之要药。津、气关系密切,寒邪内侵,痰饮内停,阻遏气机;气机不运,痰饮不化,则病情进一步加重,彼时加入适当的理气类药物,则可助小青龙汤蠲饮化湿之功。

茯苓为健脾利水药,其味甘、淡性平,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多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寒饮内停的小青龙汤证在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同时,由于痰饮、水湿停滞于体内不化,甚则还可出现水肿,在应用小青龙汤治疗肺系疾病时,可加入适当的利水渗湿药以增强祛饮之力。

生姜为解表药中的发散风寒药,其味辛性温,温肺敖寒,化痰止咳,可用于治疗风寒客肺、痰多咳嗽以及风寒感冒轻证.在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中,如果表证症状比较突出或严重时,在化饮的同时应适当加强解表之力,防止病邪进一步深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咳嗽之辩证论治(全文)
小青龙汤原方治疗感冒后咽痒、咳嗽的心得体会
经方辨治咳喘4则
咳嗽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
麻黄汤、三拗汤、小青龙汤、华盖散、麻杏石甘汤主治和配伍的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