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肝辩证论治眩晕

眩晕是指视物昏花不清,头胀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不能站立,可伴恶心呕吐,心悸汗出等症状。其发病机制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据此在临床中,多以肝辩证治疗眩晕,每每收到桴鼓之效,现介绍如下:

1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郁的作用。一旦肝气郁结,气机郁滞,或横克脾胃,脾失健运,化湿生痰,痰浊上蒙; 或气郁日久化火,上扰清空,皆可形成眩晕之证。

①肝郁挟痰

症状:眩晕,胸闷壅窒,咳痰,吸气,呃逆,舌苔厚腻,舌质或红或淡,脉弦略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

方药:解郁化痰汤

柴胡15g,白芍20g,香附10g,枳壳10g,天麻15g,白术20g,半夏10g,茯苓20g,陈皮10g,川楝子10g,甘草5g

加减:兼热者加竹沥、贝母; 兼寒者加桂枝、细辛、生姜; 兼头痛加钩藤、川芎、菊花。

气机郁滞,痰气交阻,气结痰凝,本证以肝郁为本,痰凝为标,故重在疏肝解郁,兼以化痰,气机条达,则中阳健运,痰凝自消,眩晕自除。


②肝郁化火

症状:头痛眩晕,耳鸣耳聋,面赤如灼,胁痛烦躁,甚则鼻衄齿衄,舌干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平肝,滋阴降火

方药:平肝降火汤

山栀10g,龙胆草10g,潼蒺冀20g,夏枯草15g,生熟地各20g,女贞子15g,枸杞子20g,白芍20g,牛膝15g,菊花10g,桑叶10g,钩藤15g,炙甘草5g

肝郁化火,肝火内炽,上炎为害。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治疗肝郁化火之症,重在疏肝清肝,养阴泄火,亦可酌加潜镇,活血之品。如本证见胸胁满闷,太息纳呆等症宜加入疏肝之品,如青皮、柴胡、川楝子等,肝为刚脏郁则化火,应用疏肝药时,切忌刚燥伐肝之品,以防助热伤阴。



2肝血不足

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久病耗伤肝血,肝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而见眩晕。

症状:眩晕耳鸣,夜寐多梦,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手足麻木,爪甲不荣,女性可见月经量少,甚则闭经,舌淡脉细。

治法:滋肝养血

方药:补肝汤加减

当归15g,白芍25g,川芎10g,熟地25g,炒枣仁25g,麦冬15g,木瓜15g,黄芪30g,白术20g,陈皮10g,炙甘草10g 

加减: 血虚有热,加甘寒之生地以凉血养阴; 血虚挟淤,宜攻补兼施,可酌加鸡血藤、丹参、赤芍等药,不可用破血逐淤之品。

肝藏血,心主血,肝血不足,则血不养心,神志失和,临床可见脏躁之症,患者头晕目眩,失眠惊惕,悲伤欲哭,不能自主,治宜滋血润躁,方选甘麦大枣汤。



3肝阴不足

情志不遂,化火伤阴,或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液,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导致头晕目眩。

①肝阴虚损

症状:头晕耳鸣,手足麻木,五心烦热,低热盗汗,目涩口干,舌绛少苔,脉细而数。

治法:滋阴柔肝

方药:滋肝定眩汤

天麻20g,生地20g,女贞子15g,墨早莲15g,白芍25g,沙参15g,天冬15g,枸杞子20g,陈皮10g,玄参10g,甘草5g

加减:烦热重者加白薇、胡黄连; 虚火上炎,目涩重者加青葙子、密蒙花。


②阴虚风动

症状:头晕目眩,心烦不得卧,筋脉拘急,肢体震颤,手足蠕动,舌绛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熄风

方药: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15g,白芍25g,钩藤20g,生地20g,石决明30g,生牡蛎30g,络石藤15g,茯神10g,甘草5g,鸡子黄2个

热伤阴血,营阴不足,水不涵木,而致头晕目眩,治之必以滋阴养血熄风为主,辅以潜阳通络。



4肝阳上亢

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肝阳失潜,上逆为害,而致眩晕。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烦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头重足轻,舌红,脉弦细而数。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养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15g,钩藤20g,石决明30g,川牛膝20g,杜仲15g,山栀10g,益母草10g,黄芩10g,熟地20g,酸枣仁25g,麦冬20g,茯苓15g

阳亢之本,源于水亏,本证为肝肾阴亏,阴不潜阳,肝阳亢逆无制,气血随之上冲为病。治疗必以上平亢逆之阳,下补虚损之阴,标本共图、消补兼施为法。



5痰热上扰

肝胆互为表里,胆寄相火,禀气于脾胃,肝胆失和,气机郁滞相火肆虐,脾胃失于运化,化湿生痰,痰火胶结上扰清阳,而见眩晕。

症状:头晕目眩,烦躁胸闷,惊悸失眠,呕恶痰涎,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肝理气,和胃化痰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黄连10g,半夏10g,枳实10g,陈皮15g,竹茹15g,茯苓15g,菖蒲20g,钩藤20g,山栀10g,黄芩10g,连翘10g,木香10g,甘草5g

加减:临证时要辨清痰与热孰轻孰重。痰重者,眩晕较重,舌苔厚腻明显,于黄连温胆汤内加胆南星、青黛等清化痰热之品; 若热重者,烦闷口苦较重,小便黄赤,苔黄脉数,于黄连温胆汤内加山栀、黄芩、连翘解热清心之剂。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症,病因病机纷繁复杂,除以上论述之外,肾精亏虚,痰浊中阻,中气不足等亦不少见,要求医者临证时熟悉脉证,掌握病因病机,善于辩证分析,分清标本虚实而后施治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抑郁症的中医治疗
广东名医胡水勋医案汇集(一)
一个方子只用两味药,从古传到今,建议收藏
医案2
近现代名医验案类编(太有用了,全是名医验案)
失眠多梦中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