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卫生讲对联

字随心生,诗从意出




1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深受国人喜欢。


2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自撰联,两个人共同创作时,先写成的一句称为出句,后写成的一句称为对句。出句可以是上联,也可以是下联。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平仄相对;词性对品,结构相同;节奏合拍,语义相关,语势相当。


3

对联在横写时,上联在上,下联在下;竖写及悬挂、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这种高雅的古代文化,在我们现代文学网络中得到了传承、弘扬和发展。很多朋友,在网络中学习和实践,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具有较深的造诣。


4

在临屏即兴对联时,有一些朋友对于对联的一些基本常识了解的还不够清楚、深透,对联律规则运用的还不够娴熟,使本来很有意境甚至是很有哲理的联出现了白璧之瑕,造成些许遗憾。为了能更好的规范我们自身创作,不断提高我们自身品位,准备拿出一点时间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5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6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有位君主叫孟昶。一年除夕时,他心情很好,提起笔来,亲自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吉庆话。从这以后,桃符就逐渐演变成对联,后来桃木又被红纸所代替。提问:这首对联是什么?为什么说它非常吉利?


7

198411月,我们国家成立了中国楹联学会。200761公布了《联律通则(试行)》稿,2008101起中楹会决定正式实施《联律通则》(修订稿)。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的实践中,必须坚持联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因此,学联人要学习和运用该通则就显得尤为必要。


8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相对,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称为张贴的诗。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9

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


10

对联的分类:按用途类分:春联:新年专用之门联。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它以副为单位,每副对联由上联(出句、对公或对头)和下联(对句、对母或对尾)组成。因它是字句相对,意义相联,故名对联。


11

对联常用的修辞手法,一般而言有十种。 1.比喻法:用这一事物或情景,来比喻另一事物或情景,使人产生联想。例如:友如作画须求淡  文似看山不喜平。联语中用作画来比喻交友宜于清淡,用看山来比喻写文章要有峰峦。


12

修辞2.双关法:利用文字同音或同义的关系,使一句话同时涉及到两件事。即从字面上看是一层意思,而另外又有一层意思。例如: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从字面上看是行舟和奏乐两件事。实际上却暗用了名臣鲁肃、大将樊哙、名将狄青和名臣萧何的名字。(十八)


13

修辞3.歇后法 :用歇后语的手法,字面不明说,但有言外意、弦外音,耐人寻味。例如: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弟忠信礼义廉。据说此联是某人在袁世凯称帝时撰写的,怒斥了袁世凯满口仁义道德和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忘八无耻行径。


14

修辞4.叠字法:有层次地反复描写一事一物,或强调一个道理。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起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的作用。例如: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此联说明了西湖鸟语花香的迷人景色。反复强调,印象深刻。


15

修辞5.嵌字法:把要反映的对象或事物名称嵌在联内,嵌在联首为凤顶格,嵌在联尾为脱靴格。要注意自然天成,不露痕迹,方为妙品。例:树立无存,但知藏垢纳污,细流同归于海  勋功何在,除却贪财好色,其余皆不足观 。此联是斥清末上海道袁树勋贪财好色,令人叫绝。


16

修辞6.回文法:是联语的回环反复,既可顺读,也可倒读,颇有兴味。例如: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 。此联系鼓浪屿鱼腹浦回文联,以雾锁山天连水回环写出,自饶风趣。试用学习的修辞法作自撰联,看谁精妙。(六种方法任选一、二)


17

修辞7.同部首法:即出句字某些偏旁部首,要求对句亦采用相应偏旁部首。例如:寂寞守寒窗,寡室宁容客寄寓  逍遥过远道,迷途邂逅遇逢迎。此联全以宝盖之底为偏旁部首,此等对联系游戏之作,没有什么实用意义,但对训练思维和词语的表达能力,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18

修辞8.拆字法:用离合字体的方法来编写,虽文字游戏之作,但对训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是有所裨益。例:长巾帐内女子好,少女尤妙  山石岩中古木枯,此木为柴 。就是用字体的离合法来写的:”“”“”“”“等拆开合拢,便成了别具一格的对联。 


19

修辞9.无情法:即上句和下句各自通顺成章,两句文义必须毫无关联。在句式、意境、风格上越是风马牛不相及,就越是精妙。例:公门桃李争荣日  法国荷兰比利时。上下联各讲各的,具备了极强的歧义效果,初看膛目结舌,细品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但这种手法,难于精妙,亦不多见。


20

修辞10.集句法:将前人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按对联要求组成新联。既保留了原有的字句,又赋予了新的含义,给人以信手拈来别具新意之感。此手法必须博览群书,引用得当,便可自然贴切,恰到好处。例如: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消忧。由《陋室铭》和《归去来辞》中的文句集引而成。



21

横批,又叫横额横幅,是对联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挽联一般不用外,其他对联大都可配上它。好的横批,不但可以起到概括和补充联语内容的作用,而且还有画龙点睛耐人寻味之妙。所谓”,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含有揭示、评论之意,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


22

对联也是书法的艺术。书写对联用直书而不可横写;长联因字数多,一行难于容下,可写作繁体的字形;凡写给别人的对联要写上下款。对联一般不用标点符号。一般说来,贴(挂)在门外的,以楷书、隶书为宜;室内的则以行书、草书为妙。仿宋体和美术字,是不宜书写对联的。 


23

在现代对联写作、评选中,提倡以普通话四声(阴、阳、上、去)为平仄归类标准。但是,前人作品中某些字古韵、今韵读音差异较大,为充分体会其意境和韵味,应该掌握古四声(平、上、去、入)。如果出句注明使用古韵,对句也应遵循古韵,不应在一副对联中古今声韵混用。


24

当代楹联界公认平仄相谐规则是中南大学楹联研究所余德泉教授提出的马蹄韵规则。马蹄韵最基本的规则:平平仄仄两两交替!这是马蹄韵对联规则的精华所在,因状如马蹄的节奏,马蹄韵因此而得名。马蹄韵有两种平仄排列规则(平仄杆):… 平仄仄平平仄 … 仄仄平平仄仄


25

不论是句脚平仄还是句中平仄,均应遵循(平仄杆)规则。完全符合平仄两两交替规则的联句称为正格,不完全符合的称为变格。下联平仄一般要求和上联相反。试举例说明句脚平仄和句中平仄应遵循的(平仄杆)正格以及变格规则。



26

对联句中平仄变格之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规则。此规则一般应用于以两平两仄起头格式,且单言句不计最后一字。要点在于:只注重双音节词组第二个字的平仄交替(第一个字则可以灵活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1)忌孤仄/孤平;(2)忌三仄尾/三平尾。


27

对联句中平仄变格之二:特殊联格。在很多特殊联格中,其平仄运用可以视作马蹄韵的变格,这些特殊联格包括叠字、复字、回文、谐趣、音韵等等。另外,上联全仄、下联全平联句也是很典型的变格。在这些变格联句中,平仄安排几乎没有了任何规律。


28

对联句中平仄变格之三:节奏点平仄交替。(1)成语、成句、专名入联;(2)使用领字的情况。参见《对联领字和领字的使用》。(3)其他应该按语义节奏安排平仄的联句。例:臧克家题李白纪念馆联:酒胆海样大  诗才天比高。上联五字连仄具矫健之美,下联四平一仄有清朗之风。


29

对联写作中一般需要有所规避,俗称楹联九忌,前人编口诀道:一忌合掌二忌重,三忌失对欠平衡。第四失替应留意,五为乱脚六孤平。第七切记三平尾,八忌上重下边轻。九忌初学用僻典,浅显易懂也求精。规避原则,仅对正格和第一种平仄变格作为前提的。


30

一副对联,必须上下比的词语异义相配,才算合格。在作联时,有人误认词类相对,以为上下联意思相同才是对仗工稳,其实这是犯了合掌的毛病。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字数总是有限的,若在有限的空间里重复一件事,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合掌是对联的第一大忌。



31

在同一联(上联或下联)的词语中,平仄应该交替、有规律的出现才对。上联的第246个字应是仄、平、仄,或是平、仄、平;下联的第246个字应该是平、仄、平,或是仄、平、仄。如果不管上下联第246个字出现连续两平或两仄,就叫失替。


32

脚,是指上联或下联的最后一字。必须遵守上联仄收尾,下联平收尾,即上仄下平,违背了这个规律就是乱脚。孤平是指平脚句(下联)里,除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其它都是仄韵,这就叫孤平,上联要是出现孤仄也不可取。


33

三平尾、三仄尾都是对联的大忌,在撰联时很容易被忽视,不管几言联, 只要尾部连三仄(这一点和律诗不同,诗中可以出现三仄尾,联则不可以。)或连三平,都是语病。读起来很别扭,不能给人美感,没有昂扬顿错的节奏,就不能算对联了。(四十)


34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如果上联写得气势强盛(重),而下联写得气势软弱(轻),就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这就叫上重下轻,上重下轻也是对联的病症。如果上联的气势很低,用下联来补倒是可行的。例:南邦庙死个和尚  西竺国多一如来。 上联没一点气势,全靠下联补上。


35

对联用典会增加对联的可观性,使对联显得更高雅。但是若用癖典,叫人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就不好了,特别是初学者,一定要弄清所用典 故的来龙去脉,不然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36

对联的字,是对联逻辑关系的最典型的前题,如果对联内容不起来,根本就不能成为对联,又因为对联的字数少,篇幅短,不可能引用逻辑论理程式,这就要求在构思联文时,要具有高度的逻辑概括能力,熟练地掌握制联结构的整体性,以及上下联文的逻辑性。


37

对联中所有逻辑论证过程,都是以不公开手法完成的,所以上下联在逻辑上和谐统一,就需要写作者用心去领会。尤其是在对句的时候,一定要理解出句人的意图,才能够将上下联的意境揉合在一起。下联可以考虑作为上联的辅义,也可以做递进出现。


38

好的对联如同好的诗,必然是灵性的产物。所以在对联时,上下联都用否定句式,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晓岚)题写在财神、药王合庙上的楹联:有钱难买命  无药可医贫。即否定了买命医贫。这种反义对,逻辑辩证关系、与联文内容更为粘合。


39

当然了,对联形式多样,不胜枚举,象:递进对、遴选对、目的对、流水对等等,都是对前人的逻辑修辞方法的某种总结。我认为做到工、巧、趣,就是一副好的对联。对联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了。历史学家范文澜教授有副自勉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愿与大家共勉。


版权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蹄韵
余德泉《对联格律·对联谱》(1)
湄子传播楹联基础知识【一】
二、联律从根本上说就是马蹄韵
【大家讲坛】梦欣楹联讲座:创作楹联的技巧(2)声律
(12)把握平仄规律 提升联对水平 (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