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禧得了便秘,御医束手无策,最后竟是靠这么一个小物治好的!

清朝的慈禧太后某年做寿时大摆筵席,她一高兴,吃多了。当时是夏天,她出现了胃胀、大便不通畅等症状,精力也日渐衰弱。御医一看老佛爷病了,肯定是操劳过度累的。于是就用人参汤进补,补了以后发现慈禧太后更加胀满,而且爱发脾气,发完脾气还流鼻血。这下大家都吓坏了,只能张榜求贤,承诺谁要是能治好太后的病,必有重赏。

这时候,苏州有个叫曹沧洲的医生,天天在皇榜这儿看,连看三天后自己琢磨,慈禧估计没什么大病,可能就是过寿吃多了。于是,他就揭榜上京了。在对太后进行仔细诊脉后,他从药箱里取出3钱(约9克)萝卜籽,炒了后研面,加了点白面做成小丸子。之后,用锦布包着,装进一个精致的盒子里,命名“小罗汉丸”。慈禧当天吃了第一丸,鼻血不留了;第二丸,肚子通气了;第三丸,不烦躁了。

慈禧很高兴,赐了他一个红顶子(红顶子是清代官衔的标志)。“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还成了当时流行的歌诀。

慈禧太后病情的好转,说明了用药不在贵贱,只要药症合拍,小小萝卜籽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便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看似常见,但这病也很有迷惑性。很多人觉得便秘是上火引起的,所以吃点去火药、喝点通便茶。这对于大便干结难解的便秘,可能有点功效,但如果是湿邪引起的便秘,这样做无意是雪上加霜。

湿邪引起的便秘有这样一种特点:大便偏软,而且多黏秽。所谓的黏,是说大便细而软,排之不爽,总觉得没排干净,而且粘便池、不容易冲走;所谓的秽,是说大便的气味大。还有人排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这也是大肠湿热的特点。像这种大便黏腻,像胶水一样,虽然稀,但是也很难排出的便秘,中医叫作“湿秘”。

对于湿重的便秘,我有一个小方:莱菔散。莱菔散是由炒莱菔子研面而成,说到莱菔子您可能不太清楚,其实它就是咱们前面说过的萝卜籽。

莱菔散

【材料】莱菔子10克。

【做法】将莱菔子去除杂质,洗净后晾干;之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翻炒,炒至鼓起,有爆裂声,外表色泽加深,闻有香气,取出晾凉;最后研面即可。

【用法】每次1.5克,每天2次,用水冲服。

【适应证】大便秘结,腹满胀痛。

对于便秘,一定要找到病源,才能标本兼治。现在很多人在便秘后服用通便药,而通便药多数都有泄下作用,大都含有大黄的成分,经常用这类药刺激大肠的话,大肠的反应力就会下降。慢慢地,肠子的蠕动就慢了,更容易便秘。治疗这类便秘更需要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文章摘自路志正《无病到天年2:大病预防先除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小萝卜的种子,咋这么厉害?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 莱菔子
姑苏纪事:苏州最后一位御医曹沧洲:三钱萝卜籽换个红顶子
『鼻出血集』一味萝卜籽 止住慈禧鼻出血
治好慈禧太后头晕症的罗汉丸到底是什么
中药典故:莱菔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