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样是用心给孩子讲绘本,为何到最后差距如此之大?

我知道,很多父母给孩子讲绘本,都是打开书就读起来。

这原本无可厚非,在刚开始亲子阅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样给千寻讲绘本的。

只是后来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开始懂得,亲子阅读并不是翻开书讲起来这样简单的事,如果是这么简单的事,就不会有那么多大师终其一生深耕于阅读了。

同样是阅读,有的孩子由此开启了宝贵的思辨力,丰富的语感,而有的孩子只是完成了一份份书单list。

这中间的差距,在阅读方法上。

好的方法,是需要我们给自己按下暂停键的。不要急着给孩子讲,先做一些正文之外的事,正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诗外功夫”很多,一时半会也说不完,今天我就挑两个最主要的分享给你。

01、通读之前停一停

通读之前停一停,停下来干什么呢?

看封面封底。

我意识到这点,源于一个有趣的契机。

有一天,千寻没有像往常一样迫不及待地走进故事里,而是指着《好脏的哈利》封面上那两只小狗,问我:“妈妈,这两只狗长得好像,可是颜色又不同,它们是什么关系呢......白狗又为什么要咬刷子呢?”

那时,我恰巧刚读完松居直的代表作《幸福的种子》,松居直先生的书里有段话:

“成人看书,习惯性从正文第一页阅读,是的,文字书通常都是从正文第一页才开始讲故事,但绘本不一样,绘本从封面就开始讲故事了。

当成人只关注到开始正文,孩子已经能从封面感觉到有事情发生了,他们开始想象、思考。”

我想起这段话,决心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没再急着打开绘本,而是陪千寻认真看起封面来。

画上两只长得很像但颜色不同的狗,看起来的确像是存在着某种联系。

在接下来的书名页里,白狗咬着刷子往外跑,它想跑去哪儿?为什么跑呢?

我们带着对封面图画的观察和疑问,再进入到故事里。

故事情节,一点点证实或推翻着千寻最初的猜想。

我看到整个阅读过程中,她是那么专注和投入,充满了主动探索的热情。

当时的情景给我带来了很大触动。

这不就是阅读价值最好的体现吗?一个孩子,通过阅读这件事,学会了观察、思考和辨析。而“观察-思考-辨析”就是主动学习者的常用路径!

这个思考习惯,千寻一直保持至今。

进入小学后,她学语文也沿用了这种方式。

比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识字第一课《春夏秋冬》。

千寻预习时,会先观察图,指着图跟我讲:

“妈妈你看,桃花开了柳树绿了,是春天到了;

小荷才露尖尖角,是夏天到了;

树叶黄了,是秋天到了;

雪人戴着围巾,是冬天到了。”

(图片来源于语文教材)

之后,我就顺着她的观察和思考,拓展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都有哪些特点,还读了读与四季有关的诗歌。

最后,我们才正式进入课文朗读。

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很明显,孩子不仅轻松牢固地记住课文内容,知识延伸也到位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语文模式”。

再说回绘本阅读。

封面封底的图画,不仅可以触发孩子观察思考,更兼负了美感、设计思维的塑造。

因为绘本的封面封底,往往是作者“匠心”的体现,融合了作者对美感的把握、对故事精华的提炼。

你看下面这本书:

这是安东尼.布朗的《隧道》。

封面上,一个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正爬进黑乎乎的隧道里,在她身后有一本打开的故事书。

仔细看,你会看见故事书上女巫的插画,似乎预示着隧道那头会发生什么离奇古怪的事。

再看封底,女孩已钻进隧道,故事书也已合拢。

两幅图,充分勾起了阅读者的好奇,这是否是一个像纳尼亚传奇般的有趣故事呢?

这就是安东尼.布朗超现实主义画风的厉害之处。

我们无需给孩子讲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他在看图的过程中,已经自然地感受到了。

假设以后你的孩子学习美术或者鉴赏美术,接触到超现实主义流派,儿时记忆里安东尼.布朗的绘本图画风格,就能给他带来更强的熟悉感以及比其它人更高的理解度。

美感、设计思维在阅读中的培养便是如此!

02、精读之前停一停

说完通读,我们再来说说精读。

通读是千寻4岁前主要的阅读模式,4岁后,我发现她的思维能力提升很快,对识字、字词句的理解也有了浓厚兴趣,便开始了精读。

精读很考验家长的“备课”能力。

是的,你没看错,如果你想要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好老师的角色,备课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是这么做的:

一周一次精读。(精读不是每天都需要,孩子接受度有限,你的精力也有限)

读前需要大人也就是引导阅读者,先吃透故事内容。

我得找出故事精髓所在,准备几个能帮助孩子理解故事精髓的好问题;

留意故事里精妙的语气助词或者形容词在哪里,以便朗读时的语气更富有情感张力;

除了带感情地朗读,还要做一些词汇拓展,比如引导孩子用好词造句、讲讲汉字故事。

这个方法,是受到了语文界泰斗于永正老师的启发。

于老师觉得要把语文课上好,诀窍就在吃透教材。

“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使孩子借助听觉形象进入语言的意境,提高语感。一个精当的、有意思的问题,则能使孩子感到趣味,产生探索的需要。”

比如陪千寻读昆汀.布莱克的《酷阿婆的魔法口袋》,里面有段话:

这个口袋装雨伞,不怕风雨来捣乱……云开日出多欢畅!

读到“不怕风雨来捣乱”时,我会故意放低声音放缓语速,最后再用欢快高亢的语调读出“云开日出多欢畅!”

“欢畅”这个词的含义,透过我的语气语调表露无遗。之后我又带着千寻用这个词造了句,编百字作文。

你看,孩子的语感、词汇量是不是就上去了。

再举个例。

《大卫,不可以》是好多家里都有的绘本,你知道读这本书时该如何提问吗。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好的问题是:

妈妈为什么总说“大卫,不可以”?

这个问题浓缩了整个故事的精华。

孩子在作答过程中,会将故事中大卫出现的破坏行为在脑海里回放,无形中增强了记忆、条理性。

同时也理解了什么样的行为是不ok的,规则的界限在哪里。

像这样的问题,就是需要家长通过“备课”,提炼出来的。

那么,提前“备课”的精读能带给孩子什么收获呢?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语文的灵性。

语文的灵性是什么?

不就是丰富的语感,词汇的积累和善于思考所产生的智慧嘛。

这几点,精读中统统都有了!

时至今日,我已经习惯了“讲绘本不着急,讲前先观察先思考”的模式。

不论是给千寻讲绘本(现在千寻已经大量自主阅读,共读时间越来越少了,老实说,还有点儿怀念往日时光。想了解如何帮助孩子进入自主阅读的朋友可以留言给我),还是给其它孩子讲绘本,我都会自己先好好过几遍。

读得越多,越惭愧于从前“急慌慌”的阅读方式,也越发产生了对绘本的尊重。

好的绘本,每一幅图画、每一段文字,都经过了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作家们的情感与理性认识。

当我们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讲给孩子听,就像是一粒一粒播下语言的种子。

待孩子长大以后,你才会真正了解到,当时那么用心地准备,认认真真播下种子的意义在哪里!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育儿咨讯”,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熊孩子彻底爱上阅读,这些游戏一定要学!
绘本是什么?绘本组成结构
绘本阅读课都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阅读绘本应该注意的细节
让孩子爱上阅读,从阅读精美的绘本开始
【悦转播】让孩子“悦”读绘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