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岛劈柴院的小吃(原创)


5月2号上午,在免费“地导”的陪同下,孔雀“视察”了青岛著名的劈柴院


据《青岛晚报》报道,“五一这天,劈柴院涌进五万多游客,海胆断档......!五一这三天,老板赚了半个月都赚不到的钱.....!”
 
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江宁路。江宁路呈“人”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了步行街,于是整条江宁路就改叫劈柴院了。江宁路有二十几个院,整条街和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像北京的老东安市场,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
 
 
 
为何把江宁路叫做“劈柴院”?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
 
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有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老青岛人所熟知的这些“劈柴屋”,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
 

劈柴院像老北京东安市场一样,是个门类齐全的市场,40年代《青岛晚报》还专门设有“劈柴院”的栏目,每天报道这里的新闻。老青岛人几乎没有没去过劈柴院的,外地来青岛的游客也会到劈柴院去逛逛。

 

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著名评书艺人葛兆洪、王宝亨等一些后来出名的艺人,开始都是在劈柴院里崭露头角的。

1932年,马三立年方18岁来青岛闯江湖,与刘宝瑞搭档,演出了《对对字》、《大上寿》等段子,很受欢迎。以后,他成了相声大师。1984年他来青岛出席会议,专程到劈柴院寻访旧地。

 下面开吃

 


 

 

 

 


 
 
 
 
 
 
 
 
 
 
 
 
除海鲜而外,小点心也很巴适哦
! 
 
 
眼瞅着这玉盘珍馐、色味俱佳的小吃,
流哈喇子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 雨天逛 青岛劈柴院
游走青岛劈柴院 海鲜小吃馋死人
【云华伴读】青岛地名文化系列(二)|百年老院劈柴院
老街 · 老院 · 老情怀(五十二)江宁路——劈柴院
跟我游青岛(11)劈柴院
曾经的劈柴院,一座城市的回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