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点 | 牛 莉:阅读不仅仅是理解



阅读不仅仅是理解


牛  莉


摘 要: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要想在更广的层面、更高的视角去理解并实施阅读教学,真正使这种教学能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阅读感悟、阅读比较、阅读评判,从而真正激发阅读的自觉,让学生真正读而有悟。学生有了这样阅读的功底和悟觉,然后再去做阅读题目,自然就能统揽全篇,融会贯通,从而顺着作品的思路“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从容应答,自然会如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关键词:体验 感悟 比较 评判



阅读体验,唤起学生的觉醒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必须给学生独自钻研文本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静下心来走进文本。

阅读教学首先应该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文章总是生活的反映,学生则是生活的主人。文本呈现在学生面前,老师第一要务是引导学生到文章的“陌生”中找熟悉,找“似曾相识”,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引他们走进作品,将作品中所写的内容与自己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进行碰撞、融合,产生阅读兴奋,进行阅读体验,渐渐的感知作品,与作品亲密相拥。如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时,我就运用多媒体展现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特有的迷人风光,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启发他们想象威尼斯人和小艇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思路激活了,他们说工人们乘着小艇去上班,邮递员划着小艇穿街走巷去送信送报……这样的“情景导入”营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犹如身历其境,津津有味。让学生充分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这样一种阅读体验,一下子拉近了作品和读者之间的距离,能让读者自觉沉浸于作品之中,行所绘之境,悦所写之人,思考和回答问题也就能基于作品,答到点子上,就可以避免阅读理解上的隔靴搔痒、不着边际。所以,阅读教学首当唤起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能“如临其境”,在境中思,在境中悟,这样方能登堂入室。


阅读感悟,激发学生的联想

阅读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联想。阅读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流程,学生阅读某篇作品也不可能就是眼睛直勾勾地只盯住文本不放,他会由文字而“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关键是我们老师要善于激发这种联想,要对学生的联想进行正确的引导,既促使学生扩开思维,又保证这种联想的正确方向和相关视域,避免联想的不着边际甚至游离。我们说一旦学生的联想行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就能更全面,更深刻。比如上《林海》一课时,在直接进入课题后我问学生:本文我们到底学“林”还是学“海”?大部分的学生一时没了主意,可少数学生马上意会到了因为大兴安岭的林很多,像海一样,故称林海,因而,今天要学的应该是“林”。至此,我又紧追着问:日常我们还把什么比作海?“云海、人海、花海、草海、麦海、歌声的海洋、笑声的海洋、欢乐的海洋。”这样的联想和感悟,创新思维的种子一下子发散,由有限体悟到无限联想,既训练了语言文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了这样的阅读联想,形成了这样的独立而辩证的认识,学生就会不只看表面现象,而会综合起来思考和评价,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这样一种阅读联想品质,形成了全面思考的辩证思维,他们的阅读水平就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他们回答问题就不会片面、残缺、浅显,而会客观、有力度和深度。


阅读比较,活化学生的思维

阅读教学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比较。学生阅读时为什么常常思维打不开、思路凝滞?就因为没有比较的习惯,更不谈善于比较。为此,我们要让他们思路打开,在阅读某篇文章的时候,要善于将与本篇相关联的篇目、相关联的内容联系起来,时不时的拿来与本篇做比较,让比较贯穿阅读的始终。这样的比较阅读不仅能够打开阅读的思路,更能加深对本篇的理解,提高阅读的准确率。有时,为了体现某一字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和作用,可先把这个字删减,使原句与删减后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其含义和作用,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使学生体会语言的情味感。比如:《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为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好像”一词在文中的神奇作用,可这样教学:①出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让学生细读。②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觉得并没有增加。③让学生把“好像”一词加上,细细体会句子意思。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认为花生米增加了,但增加得很少,少得让人看不出来。通过删减“好像”,前后对比,学生了解到,即使多了一个人吃,总理吃的花生米还那么少,可见,平时总理吃的还要少。作者借助“好像”突出了周总理一夜劳苦工作后的俭朴生活。比较的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多篇进行比较,也可以就一篇中的不同段落进行比较;可以相同作家的不同篇目进行比较,也可以是不同作家相近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可以从思想内容、社会背景、人物形象、写作技巧上进行比较,也可以从形式上进行比较,等等。通过比较阅读,启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在自读、自省、自练中启发、领悟、提高,学会比较全面、具体地分析问题,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更清楚地认识文章的特征。


阅读批判,引领学生的辨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来认识一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在努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与阅读批判,从而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需要帮助学生自觉阅读辨析。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引导学生去辨析作品题旨、手法等,使学生理解作品能更准确、更到位、更多元,也更有深度。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解答阅读题时会出现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就因为他们不善于辨析,思维总是往一个牛角里钻,答案自然也就不能很大气、很全面。比如思考《丑小鸭》一文的主题时,学生容易思维定势,以“只要拼搏,身处逆境也能改变命运”作为最贴切的主旨理解,而不善于全视角思考:拼搏还涉及到正确的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外界条件的帮助、灵活机动的策略,等等。引导学生去做一些辨析,会让他们养成多角度、全方位考虑问题的习惯,优化他们的阅读理解品质。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学生分析问题就比较周全,答题也就容易拿高分。例如笔者在教学《生命的林子》一文时,就引导学生不断地反思,如反思文中人物,玄奘为什么原想苦心修炼后又产生动摇;反思自然,为什么没有竞争的树木反而长不高大;反思实践,我们在班内学习要不要竞争……所有这些反思都可以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得以实现,而学生在阅读反思的过程中很好地联系生活、自然、学习的实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悟体验到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一个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集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就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有一个学生对我的引导提出质疑:“灌木成为薪柴,薪柴还可以烧,就好像我们人可以做各种不同的工作呀,怎么说灌木就没有作用呢?”此时我并没有强制学生认同自己,而是让全体学生进行互动评判,学生经过阅读、讨论,终于得出:一棵树木的作用不仅仅是作薪柴来烧,还应该有更大的作用,就好像我们人一样,应该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看法不一定全面,但这种怀疑批判精神很可贵,我们应及时给予鼓励。因为,阅读批判的培养是由低往高、由片面向全面的辩证发展过程。

只要我们长期坚持这种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就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渐渐炼成一双“火眼金睛”,正确区别事物的真假虚实、美丑善恶,从而实现在阅读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将达到一定的层次。阅读批判,可以是从“高于作品”的视角,对文本内容和形式进行肯定、阐释、拓宽、补充等;可以是从“吹毛求疵”的角度,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反驳和匡正;更可以带着读者自己的品味进行更有高度和深度的解读,张扬读者的个性,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当然作为老师,对学生的“批判”应该是独具慧眼,评判时要特别看重其“个性化”的表述。


(作者单位:安徽阜阳袁寨镇江店小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比较
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启示: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产生创造性发现,提升思维品质
儿童视角,独特的生命体验——初中语文教材里鲁迅小说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要注重培养学生结构化言说的能力
比喻和比喻句的教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