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2.5.21.小满|一年之中暑邪、湿气开启之际,养生着重于这三点,做好一夏轻松!

原创 药匣子 药匣子在线 2022-05-21 07:00 发表于北京

xiǎo      mǎn

小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天09:22:25,我们正式进入最能表现中国人智慧的节气——小满。

小满过后,再无大满,因为“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不多不少,刚刚好。

《说文解字》中对“满”的解释为:“满,盈溢也。”小满节气也就代表着:雨水增多,气温攀升,麦穗“小得盈满”。

所以,在暑邪、湿气初始之际,人体也要为适应外部环境而进行调节,此时正是未病防治的重要时机,养生将着重于祛暑、祛湿、养心三大方向。

苦菜秀:苦菜是小满节气的时蔬,感火之气而成苦味。夏天适量地吃些苦菜,可以降火消暑。

靡草死:阳气旺盛,靡草这类枝条细软的喜阴草类,不能承受夏日至阳之气而死。

麦秋至:秋天是百谷成熟的季节,唯小麦于初夏成熟,故名“麦秋”。

夏天我们常常感觉到精神萎靡、乏力不想动、食欲不振等脾胃湿症,其实这都是源于夏令暑盛湿重,热气夹带着湿邪,人的肌表、脾胃都容易受到侵害,夏季心火旺,也容易虚热上炎,心烦意乱。

01



注意防治皮肤病

小满后降雨量的增多会产生更多湿气,湿邪外侵肌表、浸渍肌肤,容易导致皮肤病发作,常见的皮肤病有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色斑等,可以艾灸血海、太冲、合谷、曲池、水分等穴位。

衣物也要尽量选择穿着透气性好、吸汗良好的,才能保持皮肤干爽,同时要避免坐卧于潮湿的场地。

▲中草药香囊 点击购买

在湿热的环境下,五毒醒,蚊虫生,易发瘟疫,可以在身上佩戴或室内挂置香囊,燥湿化痰、消暑除烦,达到提高正气、驱虫辟秽的作用。

02



中药泡脚祛湿邪

如果湿邪困脾,容易诱发慢性胃肠疾病的急性发作或延迟发作,像腹痛、腹泻、呕吐等。

所以我们尤其需要祛湿,这样不仅能减少脾胃问题,还能避免因湿气过重而引起浮肿、出油、起痘、便秘等问题。

中医有“中药洗脚,湿邪可祛”的说法,通过刺激足底的各个脏腑反射区,调节脾胃功能,还可以促进全身气血的运行,打开全身的毛孔,让湿气顺着毛孔排出体外,起到去湿的作用。

药方:干姜20克,艾叶30克,桂枝10克,桑枝10克,附子20克,川椒30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

用法:将药用纱布包好,放水里煮开后将药包取出,将汤水倒入洗脚盆中,晾到40℃-50℃时即可泡脚。每天泡1-2次,每次20-40分钟即可。

03



心静暑自消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小满时节人们易感到焦躁不安,中医有云:“风火相煸”,人容易“情绪中暑”。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情绪的剧烈波动还可能引发血压增高、脑血管意外等。所以此时要调适心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

·小满四月坐功·

《遵生八笺》记载“小满四月坐功”,此功法可祛除肺腑蕴滞的邪毒,改善心悸怔仲、掌中热等症状。

1、晨起后盘腿而坐,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局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替相同动作,各做15次;

2、上下牙齿相叩,叩齿36次;

3、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想象将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直至36息而止。

·拍打经络及按摩穴位·

小满节气与人体的手厥阴心包经相对应,心包是心脏外部的一层薄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包经沿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循行,可通过拍打心包经来养生。

此外,弹拨极泉穴、按摩劳宫穴、揉按中冲穴等,可起到清心安神、泻热清心等作用。

心静自然凉,平时也可以多做些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偏于安静的活动,以调养心境。

01



未病先防,防热防湿

小满过后,雨水变多,天气潮湿闷热,所以要防热防湿。

可以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保障脾胃运行正常,更顺利地将体内的湿排出去,同时注意减酸增苦,调理胃气。

适合在此时吃的食物有茯苓、芡实、赤小豆、薏苡仁、冬瓜、丝瓜、西瓜、山药等,少吃芒果、榴莲、鱼虾、羊肉等。

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款健脾祛湿的四神汤,这汤“神”就“神”在能够同时健脾、祛湿、补气、止泻,而且以甘平为主,能补益心肺,健脾益肾,老人孩子都能吃。

·四神汤·

▲原方配比四神汤 点击购买

原料:山药20克、莲子20克、芡实20克、茯苓20克,猪肚500克

做法:

1、提前将芡实、莲子浸泡1小时以上;

2、猪肚用面粉、白酒、白醋洗净后;

3、放入滚水中煮2分钟,捞出冷水洗净,切丝;

4、将猪肚丝,泡好的芡实、莲子,怀山药、茯苓放入锅中;

5、加适量冷水,武火煮至滚开后,文火熬煮3小时;

6、出锅前5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

02



消暑勿贪凉,可饮酸梅汤

暑热之邪侵袭人体,可能会出现烦热、口渴、头晕、乏力等症状,此时要注意避免滥用冷饮消暑。

因为小满过后,人体阳气外浮于体表,阳在外,阴在内,中焦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脾胃喜暖,这时候过度贪凉,就会直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中焦寒湿凝结,不仅脾胃的运化能力会下降,还会导致痛经等问题。

可吃些清爽清淡的素食,如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银耳、绿豆芽等。

及时补充水分,如果不爱喝白卡水,还可以试试酸梅汤,它不仅能够清虚热,酸甘化阴生津止渴,防止暑热伤身,还能防止出汗过多伤气,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调理暑热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吃完火锅等油腻辛辣食物喝一点,还能中和对胃部的刺激。

▲古法酸梅汤 点击购买

03



天热吃“苦”,胜似进补

心开窍于舌,平时可以多观察自己的舌头来检查身体。如果夏天舌尖红起小泡,就可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心火,肾水不能上承,心火不能下移。

可以吃些苦味食物以降心火,还能健脾开胃,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如苦菜、苦瓜或苦丁茶、莲子芯等。但苦味食物都属于寒凉性质,体质比较虚弱者不宜食用。

可以适当吃些苦瓜 ,苦瓜又称凉瓜,入心、肝、胃经,生食能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而熟食苦瓜能养血滋肝,润脾补肾。

·不苦的清炒苦瓜·

原料:

苦瓜1根、蒜三瓣、盐、糖、鸡精少许。

做法:

1、苦瓜切2段,然后剖开,用勺子将中间的瓜子及内瓤处理干净(越干净苦味越淡);

2、将苦瓜切成1厘米左右的瓜段,放入小半勺盐,抓揉,静置10至15分钟;

3、将苦瓜用手抓揉,挤出苦汁,清水反复冲洗;

4、锅中放油,油热加入蒜瓣翻炒,再放入苦瓜翻炒2分钟,依次加入盐、鸡精、白糖,出锅。



01



动三车:祝水源涌旺

谚云:“小满动三车。”这里的三车指的是水车、油车和丝车。

水车:古人相信万物有灵,水车也有灵。传说车神为一条白龙,小满时节,农家在车水前于水车的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

祭品中有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视。

油车:小满也是油菜籽成熟的时节,人们将油菜籽收割回来,送至油坊,启动油车榨油,做成清香四溢的菜籽油,是为动油车。

丝车:小满前后,蚕要开始结茧了,养蚕人家忙着摇动丝车缫丝。

02



祭蚕神:愿天佑养蚕

《清嘉录》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

蚕很娇贵,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长,所以古代把蚕视作“天物”。

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农历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祭祀蚕神。

03



吃苦菜:救青黄不接

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小满时节,麦类、谷物等农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人们采食野菜以度过饥荒。

如今人们吃苦菜是为了尝鲜,清除体内油腻。有童谣云:“甜苦菜、麻苦菜,孙子铲来爷爷卖,卖给城里的老奶奶。老奶奶,笑呆呆,说它好吃是好菜。”

小满时节,

既要养身,

更要养心,

人生小满,却不能自满,

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

四季轮回,二十四节气

蕴含着自然变化带来的能量

养生应按照时间的节律

衣食住行,适时调整

药匣子特推出【节气日历】

每日推出养生要点

顺应自然规律学习健康生活方式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获取穴位、食谱等养生知识

已无更多数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末祛湿排毒有秘方
【转载】明日小满,全家一定要这样吃,保你百病全消一年不生病!
今日小满,多食一味,做好二防,护住三处,夏天少生病,更健康!
小满
立夏,暑热湿气来袭,消暑祛湿,牢记:三瓜、三豆、三种水
小满养生:记三宜忌三满,艾灸6穴健脾祛湿防苦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