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特区43 vs.宝安1792:深圳故事还缺盐?空墟?少桥段!
userphoto

2023.08.29 澳大利亚

关注

特区43vs.宝安1792:

深圳故事还缺盐?空墟?少桥段!

文图 / 黄伟文

又逢深圳特区43岁庆生,很多庆祝视频画面精美宏大!不过还可以借这个节点把深圳历史说得源远流长一些。深圳建市实际是44年前的1979年3月,而宝安成为郡府和县城则是1792年前的东晋331年。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了解到深圳前身并不是边境“渔村”,我们的深圳叙述,除了强调这40多年快速崛起的高楼大厦美景外,还可以怎么更完整、更令⼈信服地讲好“深圳不是从渔村开始”的故事呢?

深圳应该把⾃⼰的时间线摊开,从中选取关键节点的空间遗产线索,展开与历史相符同时⼜足够创新的时空叙述。⽐如⽤众多遗址讲述深圳地区史前痕迹;⽤盐/盐场来讲述深圳地区2000年“因盐设城”史;⽤⼤鹏/南头所城来讲述600年海防布局;⽤深圳墟/罗湖桥来讲述100多年来深港地理关系和对外开放交往……

这其中三处遗存不能再被忽视和缺失:其⼀是正在被填埋的深圳仅存⻰岐盐场;其⼆是应当恢复成为社区/地区地名并逐步强化其历史连续性的深圳墟;其三是建议申请列⼊国家级⽂物名单、并与⾹港协商迁移到⼝岸⻋站⼴场的闲置罗湖桥

引言

怎么跟人讲:

深圳不是小渔村?

尽管还能检索到⼀些主流媒体、专业期刊和学术⽂章⽤“⼩渔村”来描绘改⾰开放前的深圳,但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深圳⼈通过研究、阅读了解到深圳前身不是边境“⼩渔村”

历史需要物证:深圳遗存的⽂物建筑,国家级有三处,省级有 15 处,市级有 38 处。但讲好深圳历史,光靠列⼊保护名单的有限遗存文物建筑显然不够,因为在深圳历史时间线中,还有⼀些重要环节在现有⽂保名单中存在漏项和空⽩,需要我们不限于⽂保体系来系统选择所有有关联的物质遗存,并以创新⽅式将其编织到深圳的故事线之中。

盐场

深圳地区古代空间叙事的最关键物证:因盐设城

深圳地区记载城市据点的兴起,如三国设司盐都尉垒、东晋设东官郡宝安县,都源于汉置盐官以开发此地盐业资源,甚⾄咸头岭亦有出⼟六七千年前疑似的先⺠制盐器具。此后深圳地区的盐场(栅)在宋元明时期都⼀直兴盛,著名盐场分布于东⻄沿海(如归德(现沙井)、⻩⽥(现深圳机场)、东莞(现南头)、叠福(现⼤鹏)、官富(现⾹港九⻰)等),与盐有关地名也不少(如盐⽥村/墟/区、盐灶村、盐寮下村、盐⽥⽥寮下村、盐下灶村等)。

▲ 龙岐早期盐场历史:1926年宝安县政府成立盐务总处。解放后由于发展农业以及海水养殖业,盐田大量消亡,1988年,龙岐盐场作为深圳市最后的盐场停产。

▲ 龙岐盐场现状

可以说因盐设城⽽兴起是深圳地区古代⽂明史的主线,但这条主线能依托什么空间载体来讲述呢?南头古城固然是关键⼀环,但与盐的可视化关系弱了很多。因此,深圳仅存的⼀处、位于⼤鹏王⺟河⼝⼀侧的⻰岐盐场是⼀个不可再错过的选择。

过去的历次规划都是将该⽚区作为建设⽤地,忽略了该盐场的历史及⽣态价值,随着⼤鹏旅游开发的展开,现在⻰岐湾沿岸美丽的湿地、盐场、养殖塘地貌都在被填埋,这将是本地⽣态地貌的巨⼤转变,如果我们不能全⾯认识深圳历史与空间资源的关系及价值的话,这也将是深圳“因盐设城”两千年历史重要旁证的消失。

深圳墟

深圳近现代由渔农到工商的最关键场所:趁墟立市

⼤家都知道深圳地名源于深圳河,但往往会忽略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沿河开设墟市,并⽤河名命名为墟名。

为什么深圳墟的名字能从众多墟市名字中脱颖⽽出,不断升级为镇、市,直⾄国际⼤都会?这不得不归结于这个墟市先天独特的地理位置,先是位于明清时期本地东⻄两城(南头、⼤鹏)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后⼜位于珠三⻆南北两市(⼴州、⾹港)之间的铁路⻋站边,再⼜作为新⽣共和国通过⾹港与外部世界保持沟通的著名城镇。当深圳因为年轻和⾼速发展⽽闻名世界时,追溯其名字起源,不是⼩渔村,也不是深⽔沟,⽽是与⼀个傍河趁墟的市集⾼度相关。

但今天深圳⼈已经没有深圳墟的概念,深圳墟从地名上已被东⻔⽼街所取代多年,甚⾄深圳墟⻄⻔⼊⼝处也被刻上“东⻔”的名字。我们在深圳墟历次的改造和城市更新中丧失了太多将历史痕迹与当代城市建设结合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地名也是城市最后的遗存和空间指向的话,或许能够重新启⽤“深圳墟”的地名,⽤其依稀可辨的四⾄范围和所剩⼀⼆的⽼街巷,来讲述世界最有奇迹性的城市空间源头所在,⽽不⾄于⽆迹可寻。

罗湖桥

中国现当代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最关键通道:过桥入世

深圳作为毗邻港英的边境县城和后来改⾰开放的窗⼝,其最独特的地理空间标志,莫过于罗湖桥——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海外⾚⼦,许多是踏上这座桥回到祖国的。

40多年来,中国请进来⾛出去扩⼤对外商贸来往、乃⾄全⾯加⼊世界贸易组织融⼊世界,这座桥仍然是最繁忙和最具象征性的通道——但除了传说,有⼏个深圳⼈知道这座桥的真正所在和真实样貌?

这座由詹天佑参与督造的铁路桥建于1911年,⼏经拆建改造,于2003年退役并被平移⾄⾹港⼀侧的荒地中,杂树环绕,⽆⼈问津,更⽆法承担起继续向世⼈讲述中国近现代闭关与开放的亲历故事的⻆⾊,也是深港两地最浪费的⼀笔⾼度珍贵的国家级历史⽂化资产。

▲ 老罗湖桥所在位置

小结

讲好深圳故事,不能缺盐、空墟、少桥段!

为了实实在在地通过实体环境讲好深圳古代及近现代故事,特建议或呼吁:

01

利⽤原址规划建设15公顷以上的⻰岐盐场公园,让深圳古代故事不能没有盐;

02

恢复深圳墟地名(社区级)的使⽤,标示其四⾄范围,引导该范围在改造整治中凸显深圳近现代的变迁线索和痕迹,让深圳近代故事不“空墟”;

03

与⾹港协商,将罗湖桥迁移到罗湖⼝岸及⽕⻋站⼴场上重新搭建,申请国家级⽂物,为深圳乃⾄中国改⾰开放的故事增添最壮观独特的桥段。

图文/黄伟文

编辑/钱梓涵

 本文由FuturePlus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来 + 学院  是一所面向中国城乡问题,融研究、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非正规学院。学院应用批判思维、设计思维和系统思维,探索村城营造——一种适用乡村与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法,系统提升城乡品质。未来+在创新教育同时,还以“空间智库”方式介入实践,以“栖居实验室”负责研发。目前研发产品和工具包括六维资源/影响评估、六维城市互动智能模型、六维村城营造课程。未来 + 学院学员对象主要为愿意摆脱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致力于提升栖居品质的人,包括学生、专业者、管理者和爱好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00年古塔和400年蚝壳祠堂,在这里,深圳是一座古城!
廖虹雷和他的深圳岁月
原汁原味!深圳六七十年代的老照片全纪录
绝密照片,还原百年深圳的真实面目
你知道深圳为什么叫深圳吗?源自客家话!
深圳西部沙滩为何消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