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大学》《中庸》精义

 一、大学

《大学》点出“格物”,直承孔子之“学”,大有功于圣门。孔子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与”?“先难而后获”、“先事后得”即是“格物”。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是“好学”,也是“格物”。黄梨洲说“儒、释界限,只一理字”,不穷理不足以尽性,如孔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阳明先生提出“心即理”,反对心外求理,但又说“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由此可见儒家功夫之笃实,决不凌空蹈虚。

但古今对“格物”的注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儒刘蕺山先生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东汉郑玄注解“格物”:“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人心为“感”,物为“应”,这样解释也有可取之处。然知恶则能去恶,而不可能来恶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一句,显然与《大学》下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不合。司马光则认为:“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如果把“格物”解释为革除心中物欲,修持此心不为物牵,则显被动与消极,与儒家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不符。

“格物”其实即是成物,阳明先生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既然“万物皆备于我”,故成物的同时也在成己,所谓“合外内之道也”,这样解释“格物”,可以与下文诚意、正心、修身等节目相贯通。朱子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穷物之理,即是尽吾之性,故《大学》说“致知在格物”,而不承接前文说“欲…先…”。

朱子在《大学章句》中虽训“格”为“至”,但“格物”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至物(或即物)而穷其理。“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至”即“极”,穷尽事物之理,对己来说即是尽性,《中庸》所谓“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

但如果认为格物是“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渐进积累过程,则显支离,与孟子“集义”之说不合。向心外求理,呈现在面前的是一个杂多的世界,心只是一个空旷的容器,才会有多样性的选择,格此物而不格彼物好像取决于主观随意性的选择。其实这不是“格物”,而是“逐物”,孟子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物”是心之物,是当下之“几”,并且“格”也不是一次性发生的动作,而是从心“体”起“用”。阳明先生说:“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功夫”。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亲民”还是“新民”,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朱子认为“亲,当作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程子说:“‘在明明德’,先明此道;‘在新民’者,使人用此道以自新”。而阳明先生认为,“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所谓“养”,即孟子所谓“以善养人”。“使人用此道以自新”,只“教”而不“养”,这正如子路说“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人、我是二分的。阳明先生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这是颜子所谓“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二、中庸

明儒刘蕺山说:“学”字为孔门第一义。在《论语》中孔子虽多次论及“仁”与“孝”,但“学”字才是核心,一部《论语》以“学”字开篇并不是偶然。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践迹”即是“学”。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皆属于孔门十哲之德行科,孔子只称赞颜子好学,“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由此可知“好学”之难能可贵。孔子曾说“天生德于予”,但又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其实两句之间不仅不矛盾,反而蕴含了儒家的中道智慧。这正如阳明先生既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又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善于体会这两句话所蕴含的义理,就会把儒家心性之学与佛学区分开来。

佛家一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与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似乎差别不大。但孟子紧接着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把修养功夫落在了实处。“反身而诚”之“反”也是“学”,所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则有流弊,如果不善于领悟,往往陷入唯我论,禅宗主张顿悟而轻视渐修,末流趋向狂禅和口头禅,就是一例证。

《大学》提出“格物致知”,直承孔子之“学”,不格物致知则不能穷理尽性。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但孔子好学而又无所学,“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孔子自己也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在《易传》中说:“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利而无所利,才是利天下之大利,如《中庸》首章曰“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学而又无所学,利而又无所利,正所谓“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大学》区分本末终始,八目功夫层次分明,但《大学》曰“欲…必先…”,前后不能一以贯之。《大学》所蕴含的义理还不够精微圆满,其实身、家、国、天下也是“物”,如果从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高度审视《大学》,应把格致诚正之修道功夫与修齐治平之弘道事业打成一片,做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大学》曰“格物”,《中庸》曰“不诚无物”,两处“物”字的涵义不同。孔子说善人“不践迹,亦不入于室”,“践迹”相当于《大学》之“格物”。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践形”相当于《中庸》所谓“诚者物之终始”。

子思作《中庸》,赋予“诚”、“中”、“慎独”、“时”、“知”、“物”、“戒慎恐惧”等以新的内涵,目的是把“诚者”与“诚之者”区分开,以“诚”来阐明孔子一以贯之之“道”。如《大学》曰“诚于中,形于外”,“中”与“外”相对,不是大本之“中”,而《中庸》却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大学》曰“诚意”,《中庸》则曰“诚者自成也”,没有一个“诚”的对象。《大学》曰“正心”,《中庸》论“性”不论“心”,说“中”不说“正”。《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子思不满足于“近道”,主张“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大学》曰“欲…必先…”,有先后之分,《中庸》曰“能…则能…”,是前后一以贯之。此外,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而“诚”作为性之德却是终始一贯,所谓“诚者物之终始”。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思却说“忠恕违道不远”,因为“忠恕”毕竟还有人我、内外之别,只能算作“诚之者”或“其次致曲”。

《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朱子说:“历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中庸》义理精微,贯通天道与性命,是最具有哲理性和思辨性的一部儒家经典。虽苦心孤诣反复研读,往往也不得其门而入,难以窥其堂奥。中庸之道“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不精研《中庸》,则不知儒家心性之学的精微与深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的意思是什么?
《黄帝.阴符经》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万化生乎心?
《大学》《中庸》中“诚”哲学理论解读
现代人如何读经典?朱熹早已经给过我们答案
《大学》解读
《大学》之道,你了解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